在華醫療宣教
在19世紀裡和20世紀初期,基督新教和天主教的醫生以及外科醫師的在華醫療宣教(英語:),為中國現代醫學奠下許多基礎。西方醫學宣教建立第一批現代化診所和醫院,訓練第一批護士,並開設第一批醫學院。[1]他們還展開反對鴉片濫用的工作。許多成癮的中國人接受醫療和護理,最終對公眾和官方輿論發生影響。[2]到1901年,中國是醫療宣教教士最普遍的目的地。當時有150名外國醫生,管理128家醫院和245間藥房,治療過的患者達到170萬人次。1894年,男性醫療宣教士佔所有在華宣教士的14%。女性醫療宣教士佔4%。中國的現代醫學教育是由國際宣教士管理的醫院,在20世紀初期肇始。 [3]
背景
中國的傳統中醫歷史悠久。道家的道士發展呼吸吐納方法(請參考:內功),並採取一些植物和礦物的療法,但他們的方向是期望獲得長生不老,而不是提供治療。佛教給中國帶來有關致病原因的新觀念,強調心靈的作用。相傳,佛陀本人曾對寶誌禪師說:"你先去醫治他的身體,之後我再來對他的精神痛苦做治療。"
據報導,中國第一家醫院是由宋朝詩人蘇軾在杭州所建立,而與此同時,聖巴多羅買醫院和聖托馬斯醫院則在倫敦建立。蘇軾的醫院僱用的人員是佛教的比丘。蒙古帝國的記錄提到一個名叫艾西(Aisie)的人,他是一名語言學家,占星術士,是元朝時期忽必烈汗的御醫。他於1271年在北京(當時稱為燕京)開設一家醫院。艾西可能是法國或猶太裔。1273年的記錄說他是穆斯林,但較早的記錄則說他是基督徒。[4] [5]
沒有證據表明公元635年的聶斯脫里主義基督教宣教會,或者他們之後在元朝時的宣教會,或者是天主教方濟各會的若望·孟高維諾在1294年的宣教會有在中國從事任何醫療宣教工作。
1569年,屬於羅馬天主教會的葡萄牙人在澳門創立"仁慈堂")。1667年,聖辣菲醫院(Hospital de St. Raphael,當地稱為白馬行醫院[6])在當地建立,由仁慈堂管理,在澳門為患有癌症的病人提供醫療服務的拉拉.雷伊斯診所(Lara Reis Cancer Clinic)也由仁慈堂管理。
耶穌會在華醫療宣教會的宣教士在17和18世紀參加過醫療工作。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徐光啟由利瑪竇安排皈依天主教,受洗後取名保羅(Paul)。耶穌會宣教士使用從印度而來的一磅金雞納樹皮,成功治愈康熙皇帝和朝中瘧疾的患者。"康煕三十八年(1699年),宣教士羅德先(Br. Bernard Rhodes)還用自製的西藥為皇帝醫好上唇腫病與心臓病,據說羅德先與另一名宣教士安泰(Etienne Rousset)也因此成為當時的御醫"[7][8]。人們對羅德先的評語是:"一位外國人,分文不取,卻能做我們那些最相關的醫生即使收錢都不肯做的事,這是多麼奇特。"。[9]
基督新教徒醫療宣教會
最早的西方醫學療法是1820年由馬禮遜(Rev Robert Morrison)牧師和約翰·利文斯頓(John Livingstone)醫生(曾在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擔任外科醫生)在澳門為中國人而開的一家慈善藥房中提供。雖然馬禮遜不是醫生,但他曾在倫敦的聖巴多羅買醫院做過短期的研究。馬禮遜藥房的目的之一是發現中國藥典是否"除了有減輕西方人痛苦的手段以外,能不能提供任何別的用處 "。
馬禮遜私底下購買800冊中醫書籍,以及各式中藥。一位李姓中國大夫指示配藥,並由一位草藥師傅在場解釋他提供藥材的特性。[10]
1828年,原來在不列顛東印度公司任職的基督教外科醫生湯瑪斯·理查遜·卡利吉博士在廣州開設一家醫院(博濟醫院,後改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卡利吉相信基督徒有責任幫助中國的病人,但他無法把全部時間投入醫療宣教的工作。他與當時的基督新教宣教士協會聯繫,並在1834年由第一位全職新教醫學宣教士伯駕,經由美國公理會差會任命,在廣州開設一家醫院。
伯駕很快意識到需要有經過訓練的中國人來協助,並於1836年訓練第一位醫學學生Kwan Ato(關杜)[11]。伯駕把乙醚麻醉和全身麻醉藥(利用麻醉用氯仿)引進中國。孫中山醫生是他醫學院學生中最有名者,孫中山在1886年於廣州學習一年,然後返回香港繼續學業。
1836年10月,郭雷樞、伯駕、裨治文聯合發表了一份公開聲明,呼籲建立中華醫學傳教會。不久後,伯駕執業的消息傳開。當時中國不允許公開宣教,外國人被限制只能住在廣州十三行。雖然中國人半信半疑,他們仍然被新醫院所吸引。來自村莊的已婚婦女整夜坐在廣州大街上,以便在第二天清晨找機會排入擁擠在醫生門口病人隊伍裡面。另外,1838年中華醫學傳教會召開第二次會議,會員投票決 定,因廣州眼科醫院進行裝修和擴建,由伯駕在澳門開辦並主管一間醫院,於是,伯駕南下澳 門,並將他的學生、醫院侍役、門衛、買辦及幾位正在治療中的病人一同帶至澳門。 而由於主 管澳門醫院的伯駕為美國人,因此,其又被稱作美國醫院。[12]在1840年,伯駕的廣州眼科醫院因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發生而關閉之前,已經治療過9,000例嚴重病例,還有無數的輕微病例。[13]
在1839年時,在中國的醫療宣教士只有兩名。到1842年,有更多的醫療宣教士抵達。50年後,則已有61家醫院和44個藥房,其中有 100名男性和26名女性醫生,以及一批經由醫療宣教士訓練過的本地助手。西方醫術在中國普及之前,一般中國人對外科手術所知不多,但很快的,他們對外科治療的需求就遠超出宣教醫院的能力。在1895年宣教醫院的年度報告中說,每年接受治療的病例不少於 500,000例,施行約70,000例手術,其中約有8,000例屬於重大手術。起初,中國人必須對外科醫生建立信心,並冷靜地接受艱難的外科手術。醫院在動手術前會先徵詢患者的親屬,萬一有高風險的手術失敗,通常患者家屬不會對醫院有所怨恨。[14]
最初,中國人常對宣教醫生到中國行醫的動機有所困惑。根據查爾斯·埃斯蒂斯·薩姆納(Charles Estes Sumner)於1895年發表的一篇論文[15],那些曾接受過醫療宣教士的和善態度和醫療技術的病人,對他們而言,幾乎算是碰到奇蹟,因此他們覺得能啟發這種工作的宗教一定是好的宗教。
薩姆納解釋說,有些人對此並未表示感激,認為他們自己允許外國人提供治療,等於他們也對外國人提供了幫助,許多患者不願接受醫生的宗教信仰,但是有些則願意接受。薩姆納認為,許多患者返回偏遠老家之後會皈依基督教。[14] 這種說法是描繪自認高貴基督教徒對東方中國人的看法,以及他們忘恩負義的行為,展現早期西方人對待亞洲人的家長式觀念。
用中文撰寫的西方醫學文獻,首先是由醫療宣教士所提供,而當地人的西醫訓練也是首先由醫療宣教士所提供。
在19世紀傳入中國的西醫,主要是由基督教宣教組織派遣而來的醫療宣教士,例如倫敦會(英國)、大英循道會差會 (英國)、聖道公會(英國[16]、和美国長老會。倫敦會在1839年派遣醫學宣教士合信(生1816年,卒1873年年)到廣州,成立營運非常成功的惠愛醫館[17][18]。香港華人西醫書院是由倫敦傳道會於1887年成立,第一位畢業生(1892年)是孫中山,他在 1911年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華民國。香港華人西醫書院於1911年併入香港大學,成為香港大學醫學院,於2006年改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由於中國有男女授受不親社會習俗,中國婦女不願接受西醫男性醫生的治療。因此,中國急需受過西醫教育的女性醫生。美以美會女子外國宣教協會於1873年 安排盧辛達·庫姆斯醫師到中國北京,專門治療中國婦女的疾病,她是第一位女性醫療宣教士。庫姆斯醫師還在1875年建立中國第一家西醫婦女兒童醫院。上海的第一家西醫女子醫院西門婦孺醫院(現稱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由黎施德在1884年成立。
隨後,女性醫療宣教士富馬利博士(生1854年,卒1927年)[19]由長老會差會派出,在中國廣州建立第一所女性醫學院广东女医学堂,提供四年制課程。[20][21]由于建校經費由美國印第安納州Edward A.K. Hackett先生捐贈,該校后改名为广东夏葛女医学校(The Hackett Medical College for Women),后又改为私立夏葛医学院(The Hackett Medical College)。到1915年,该校已經有60多名學生,多數是住校。1936年该校併入私立岭南大学,其后成为中山医科大学的前身院校,最终又成为中山大學医学学科的源流之一。
大多數學生受到富馬利醫師的影響,成為基督徒。學院文憑上標有廣東省政府的正式印鑑,表示是政府正式承認的學院。這個學院致力在宣導基督教和現代醫學,以及提高中國婦女的社會地位。夏葛醫學院附屬柔濟醫院[22][23],是學院的附屬機構,學院畢業的學生包括周理信(生1890年,卒1979年)和黃婉卿(WONG Yuen-hing),兩人在1910年代末畢業[24][25][26],然後在廣東省的醫院執業。
從事人道主義工作,也存在其特有的風險。在亂世時,流傳說外國醫生會挖人眼以製藥餌。1868年發生的揚州教案是由這種錯誤觀念所引起。[27]當1894年夏天在廣州和香港爆發腺鼠疫瘟疫時,有謠言說外國醫生散佈有氣味的藥袋來殺人,一聞到就會致命,因此密謀全面舉事,誅殺外國人
大多數早期宣教醫院一開始僅配備一名醫療宣教士,沒有其他受過訓練的人員協助。最早的宣教醫院中,有倫敦會在上海設立的 "中國醫館"(由雒魏林於1844年創立)在運作,雒魏林於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發生,英國軍隊佔領舟山時,在浙江省定海開設第一家中國宣教醫院。[28]後來被稱為"仁濟醫館,英文則稱為山東路醫館"(請參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太平天國動亂期間,宣教醫療進展中斷,直到1865年,宣教醫院和醫學院開始設立,屬於永久性質的機構。東華醫院在香港成立,大清皇家海關總稅務司(1912年後改稱中國海關總稅務司)附設的醫療服務及其珍貴的醫療記錄在由此開始。由於當地中國人不相信西醫,以及不相信外科手術,海關醫療服務的醫生通常治療的是外國患者。
萬巴德爵士(生1844年,卒1922年)曾在福建省廈門市的"濟世館醫"工作。他在那裡服務期間發現肺吸蟲。1866年,美國圣公会差會的汤蔼礼牧师(Elliot Heber Thomson)和中国牧師吴虹玉在上海虹口救主堂附近(今塘沽路大名路)開辦同仁醫院。1869年,英国圣公会的密杜氏(Dr Meadows)博士來到杭州,在横大方伯(今解放路)租房开设戒烟所,1871年,甘尔德医生(James Galt)将其扩展为大方伯医院,后來发展為廣濟醫院,這所醫院由梅滕更(David Durean Main)博士領導下,蓬勃發展,設有專門的麻風病和結核病療養院,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已有459張病床。
1875年,西格妮·特拉斯克從美以美會獲得經費,在福建省福州市建立一家女子醫院,該醫院在成立後第一年年底已有1,208名註冊患者。特拉斯克的福州當地學生有許金訇,她被安排到美國學習。之後許金訇在1895年回到福州,為當地的婦女提供西醫訓練。[29] 1880年,英國伦敦会的马根济博士建立天津马大夫医院(現為天津市人民醫院)。路博施博士接任马根济,讓這家醫院成為當地頗負盛譽的醫院。[30]
在此期間,另一位著名的醫療宣教士是中國內地會(現已改組為海外基督使團)的創始人戴德生,他曾在皇家倫敦醫院受教。雖然最初的中國內地會少有訓練過的醫生,但後來有兩位訓練有素的宣教士赐斐德和海恆博加入。[31] 1883年,苏格兰长老会传教医师司督阁在盛京(沈阳)东关小河沿开办一所诊所,后来发展为盛京施醫院(現稱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司督阁後來在1912年在醫院旁建立奉天醫科大學(後被併入現在的中國醫科大學)。
台灣
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博士於 1865年開始在台灣開展醫療宣教工作。他育有兩位著名的醫療宣教士兒子。馬士敦和小马雅各。馬士敦在北京協和醫學院擔任婦科學教授,小马雅各在前中華醫學會(China Medical Association,請參考中國醫療行業)工作,並擔任麻風病醫療傳道會遠東區秘書。小马雅各最終於1949年初重中國,在杭州擔任麻風病專科醫生,並在浙江醫科大學擔任醫學教授。他於1951年去世,小马雅各贏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尊重,葬禮時政府有派員參加。在香港的喜靈洲有"麥克斯韋紀念醫院"以他的名字命名(這醫院在1975年被關閉,病人移往荔枝角醫院)。[32]
20世紀
1931年,在中國的500家醫院中,有235家由基督新教宣教士所管理,有10家由天主教宣教士所管理。當時接受西式醫學教育的,醫生中,宣教醫院的佔61%,護士中宣教會佔32%,醫學院中宣教會佔50%。到1923年,在中國的宣教醫院病床的數目以及教會醫生的數目,都佔全世界宣教會的一半左右。[33]
到1937年,中國共有254家宣教醫院,但其中一半以上,或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軍空襲炸毀,或者在中國抗日戰爭、或是在國共內戰之中,兩軍交戰時被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些醫院中的大多數至少已部分復原,最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管,但仍繼續作為醫院運作中。
參考文獻
- Choa, "Heal the Sick".
- Lodwick, Crusaders Against Opium.
- Henry Otis Dwight et al.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Missions (2nd ed. 1904) p 446 Online
- Parker (1905), p.181.
-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Asia, Vol. I: Beginnings to 1500, 第 1 卷 作者:Samuel Hugh Moffett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5r0dBAAAQBAJ&pg=PT433&lpg=PT433&dq=Aisie++a+doctor+to+kublai+khan&source=bl&ots=e_ahoRpf4E&sig=ACfU3U2makhjss8sqBl1dFOphhXv3W2Y0Q&hl=zh-CN#v=onepage&q=Aisie%20%20a%20doctor%20to%20kublai%20khan&f=fal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2020-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0).
- 康熙皇帝與中西文化交流,https://www.npm.gov.tw/exh100/academic/download/1/paper/Speech03.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中國文化史 P. 270,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hp6IzKpfaqEC&pg=PA270&lpg=PA270&dq=%E5%82%B3%E6%95%99%E5%A3%AB%E7%BE%85%E5%BE%B7%E5%85%88&source=bl&ots=ZNzFekGLja&sig=ACfU3U2NgFjTvZ3doq3WYzbOl_Mvzvmbcg&hl=zh-CN#v=onepage&q=%E5%82%B3%E6%95%99%E5%A3%AB%E7%BE%85%E5%BE%B7%E5%85%88&f=false
- 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 中国回忆录, 第 1-2 卷,P. 133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50zlAAAAMAAJ&pg=RA1-PA133&lpg=RA1-PA133&dq=%E7%BE%85%E5%BE%B7%E5%85%88&source=bl&ots=Mw3UCAV9EP&sig=ACfU3U3LfImFukdKvAhT_NJRmFdO99zpUg&hl=zh-CN#v=onepage&q=%E7%BE%85%E5%BE%B7%E5%85%88&f=false
- 胡成,西洋醫生與華人醫藥──以在華基督教醫療宣教士為中心 (1825-1916),http://www2.ihp.sinica.edu.tw/file/2788zENVvYb.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Gerald H. Choa, "Heal the Sick" was Their Motto: The Protestant Medical Missionaries in China,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pqnMkfsZWlYC&pg=PA75&lpg=PA75&dq=Kwan+Ato&source=bl&ots=cqXmry8zNI&sig=ACfU3U1KPNUHMOivRS-ManOYFDIBUj2gnQ&hl=zh-CN#v=onepage&q=Kwan%20Ato&f=false
- 關俊雄:〈初創時期的中華醫學傳教會澳門醫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澳門研究》2019年第2期總第93期,第136-153頁。
- Ch 6, "Opium and the Approach of War," Gulick, Peter Parker.
- Estes (1895), p.143
- Charles Sumner, The Complete Works of Charles Sumner,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Dc9xCwAAQBAJ&pg=PT3077&lpg=PT3077&dq=Charles+Estes+Sumner&source=bl&ots=4eYO2qZTrw&sig=ACfU3U0sZ_J817m0sT6-Zp-r-Z0tcIW-oA&hl=zh-CN#v=onepage&q=Charles%20Estes%20Sumner&f=false
- 循道宗
- . blog.ifeng.com. [2015-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3).
|url-status=
和|dead-url=
只需其一 (帮助) - . mall.cnki.net. [2015-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2).
- Mary H. Fulton. The United Study of Forring , 编. . BiblioBazaar. 2010 [2020-05-31]. ISBN 978-11403417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6).
- PANG Suk Man. (PDF).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February 1998 [10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10-16).
|url-status=
和|dead-url=
只需其一 (帮助) - . cqvip.com. [2015-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0).
- Allen, B.J.; Mason, C.A. . Central committee on the united study of foreign missions. 1919 [2015-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 . news.qq.com. [2015-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4).
- Rebecca Chan Chung, Deborah Chung and Cecilia Ng Wong, "Piloted to Serve", 2012
- . facebook.com. [2015-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6).
- Deborah Chung
- Taylor (2005), page needed
- Chusan: the opium wars, and the forgotten story of Britain's first Chinese island, D'Arcy-Brown, L (2012)
- Burton, Margaret E. .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1912 [2020-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6).
- Bryson, Mary. . London: H.R. Allenson. 1895.
- Taylor, (2005).
- https://leprosyhistory.org/database/archive308
- Gerald H. Choa. .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12.
- Austin, Alvyn. . Grand Rapids, Michigan: Eerdmans. 2007. ISBN 978-0-8028-2975-7.
- Broomhall, Alfred. .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1981. ISBN 0-340-26210-9.
- Gulick, Edward Vose. . Cambridge, Mas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95, No. 3 (Jul.–Sep., 1975). 1975. ISBN 0-674-66326-8.
- Parker, Edward Harper. . London: John Murray. 1905. OCLC 1896744.
- Hector Park, William. .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99. OCLC 4259165.</ref>[1]<ref>Taylor, James H. III. . Hong Kong: OMF books. 2005. ISBN 962-8402-05-6.
進一步閱讀
- Kaiyi Chen. Seeds from the West : St. John's Medical School, Shanghai, 1880–1952. Chicago: Imprint Publications, 2001. ISBN 1-879176-38-6.
- G. H. Choa. "Heal the Sick" Was Their Motto : The Protestant Medical Missionaries in China. Shatin, N.T.,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962-201-453-4
- Kathleen L. Lodwick. Crusaders against Opium :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China, 1874–1917.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95. ISBN 0-8131-1924-3.
- Karen Minden. Bamboo Stone: The Evolution of a Chinese Medical Elite. Toronto; Buffal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4. ISBN 0-8020-0550-0.
- Guangqiu Xu. American Doctors in Canton: Modernization in China, 1835–1935.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11. ISBN 978-1-4128-1829-2.
- Austin, Alvyn J Saving China: Canadian missionaries in the middle kingdom 1888–1959.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6. ISBN 0-8020-5687-3
- Crawford, David S James Watson, MD, LRCSE - an Edinburgh-trained physician and surgeon in northeastern China 1865–1884. Journal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of Edinburgh v.36:4. December 2006. pp. 362-36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Fulton, Austin. Through Earthquake, Wind and Fire - Church and Mission in Manchuria 1867-1950" St Andrew Press, Edinburgh 1967.
- Estes, Charles Sumner. .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1895. OCLC 10128918.
Charles Sumner Es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