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警察局
基隆市警察局(簡稱基隆市警局、基市警局)為基隆市最高警察行政機關,隸屬於內政部警政署及基隆市政府,負責基隆市內治安之維護及市內所有警察行政、人事、教育及訓練等事務。總局設於信義區信二路及義五路口,下轄四個分局。
基隆市警察局 Keelung City Police Bureau(英語) | |
---|---|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 |
所屬部門 | 內政部警政署及基隆市政府 |
授權法源 | 基隆市警察局組織規程 |
主要官員 | |
局長 | 翁群能( 警監二階) |
副局長 | 李青泉( 警監三階)、 |
成立沿革 | |
成立日期 | 1945年11月 |
聯絡 | |
基隆市警察局總局廳舍 | |
地址 | 201201基隆市信義區信二路205號 |
電話 | +886 2 2426-8181~5 |
網站 | www |
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
基隆街在1924年12月25日升格為基隆市,並同時設立「基隆警察署」,管轄基隆市的警察事務[1],位置在基隆郡役所廳舍(原址現為基隆市防災大樓)內[2]。1935年9月2日,設立「基隆水上警察署」,基隆港、連接基隆港的運河、基隆市沿岸海面、基隆嶼、花瓶嶼、棉花嶼、彭佳嶼改由其管轄[3]。1938年7月28日,位在壽町(現在信二路、義五路口)的基隆警察署廳舍完工舉行落成式,其為一棟兩層樓的現代主義風格建築,由台灣總督府營繕課井手薰設計[2]。1944年5月12日,設立「基隆消防署」,位在基隆市義重町[4]。基隆警察署在1944年6月轄下的派出所包含:日新町、田寮町、元町、旭町、西町、明治町、瀧川町、仙洞町、真砂町、社寮町、八斗子、深澳坑、大武崙等13處警察官吏派出所[5]。
戰後
原日治時期台北州下的基隆警察署、基隆水上警察署、基隆消防署在1945年11月合併為「基隆市警察局」,下設第一科、第二科、第三科、秘書室、會計室、督察處、偵緝隊、消防隊、衛生隊、第一分局、第二分局、水上分局、18個派出所;1947年2月增設第三分局,1958年7月增設第四分局,1967年8月增設第五分局。
1947年7月,基隆市警察局水上分局與基隆港務局港務警察隊整併為「基隆港務警察局」。1948年7月,基隆港務警察局更名為「基隆港務警察所」,隷屬臺灣省政府警務處,並受基隆港務局指揮監督。1958年7月,基隆港務警察所回歸基隆市警察局管轄。
1984年,基隆市警察局廳舍拆除改建為現貌[6]。1986年1月,基隆市警察局裁撤第五分局。1987年7月,基隆市警察局設置安檢課,接管漁港安全檢查。1992年7月,基隆市各戶政事務所劃歸基隆市政府民政局。1993年12月,基隆市警察局增設資訊室。1998年7月,基隆市消防局成立,基隆市警察局消防警察隊裁撤移撥消防局。2000年2月,基隆市警察局漁港安全檢查移撥行政院海岸巡防署,裁撤六個漁港安檢所。2000年6月,基隆市警察局成立公共關係室。2000年7月,基隆市警察局成立少年警察隊、女子警察隊。
本局單位
基隆市警察局在2022年2月之編制包含13科、3室、2中心、1大隊、4隊、4分局、20派出所,編制員額1,274人。
- 分局:第一分局、第二分局、第三分局、第四分局
- 直屬(大)隊:刑事警察大隊、交通警察隊、保安警察隊、少年警察隊、婦幼警察隊
- 科室:行政科、保安科、訓練科、外事科、後勤科、保防科、防治科、鑑識科、督察科、公共關係科、秘書科、資訊科、法治科、人事室、會計室、政風室
- 中心:勤務指揮中心、民防管制中心[7]
分局
分局名稱 | 照片 | 轄區 | 地址 | 人口 | 面積 | 創立時間 | 分駐所(派出所) | 網址 |
---|---|---|---|---|---|---|---|---|
第一分局 | 仁愛區 | 仁愛區仁五路22號 | 48,628 | 4.2 | 1945年11月 | 忠二路、延平、南榮 | 1st.klg.gov.t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第二分局 | 信義區、中正區 | 信義區信二路193號 | 107,346 | 20.7 | 1945年11月 | 信六路、安瀾橋、和一路、深澳坑、八斗子、信義、東光、正濱 | 2nd.klg.gov.t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第三分局 | 七堵區、暖暖區 | 七堵區明德一路142號 | 93,929 | 87.6 | 1947年2月 | 百福、七堵、復興、瑪陵、八堵、暖暖、碇內 | 3rd.klg.gov.t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第四分局 | 中山區、安樂區 | 安樂區麥金路242號 | 133,501 | 28.2 | 1958年7月 | 安樂、安定、中山、中華路、大武崙 | 4th.klg.gov.t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