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便佛報恩經
《大方便佛報恩經》,簡稱《報恩經》,出三藏記集題為《大方便報恩經》,失譯,收於《大正藏》本緣部[1],西藏大藏經收有此經,是從漢語轉譯[2]。阿難聞外道譏佛非孝,佛於是為大眾說過去世曾為須闍提太子,以身肉濟父母之難,以及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等孝養故事[3]。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內容
《報恩經》主要以講孝養故事為主,共分九品,即:
- 序品。敘述阿難路遇婆羅門乞討供養父母的故事。為《報恩經》的緣起部分。
- 孝養品。講須闍提(Sujāti,善生)太子割肉濟養父母的故事。
- 對治品。講轉輪王以身剜於孔,燃千燈,以求正覺的故事。
- 發菩提心品。講佛在過去世因七情六慾而墜地獄,後發菩提心脫離地獄成佛的故事。
- 論議品。講忍辱太子挖眼、抽髓救父王,以及鹿母夫人的故事。
- 惡友品。講善友太子入海取摩尼珠故事。
- 慈品。講大光明以頭施敵國,一大臣不忍見而先王自刎盡,以及五百盲賊,蓮華色比丘尼的故事。
- 優波離品。有關戒律的說教。
- 親近品。講金毛獅子堅誓的故事。
影響
大足寶頂山石窟繪有〈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主像為釋迦半身像,左右壁面分別刻有釋迦「親探父王病」、「親抬父王棺」、「割肉供父母」、「捨身飼虎」、「鸚鵡行孝」、「剜眼出髓為父王治病」等前身和今身行孝故事,以及「六師外道謗佛不孝」等情節[8]。
考證
關於《大方便佛報恩經》的性質和成書年代,有學者認為該經是從各佛教經論中,抄錄有關孝養的內容,在劉宋、蕭梁之際(445年至516年之間)撰集而成,為佛教中國化的表徵。
林顯庭認為《大方便佛報恩經》恐係中土人士抄纂所成,而非譯自梵文經本。《優波離品》抄《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第一卷,其餘內容多抄自北魏《賢愚經》。謝生保認為《大方便佛報恩經》是由中國僧人割裂、截取、增改、節錄《賢愚經》、《雜寶藏經》、《六度集經》、《涅槃經》等經典而編造成的一部新經[6]。
Sumet Supalaset認為《大方便佛報恩經》是把一些零散地被帶到中國的印度材料進行翻譯,然後有人為證明佛教有知恩、報恩的思想,將這些翻譯後的材料加以編集。[9]
參考文獻
- 印順法師認為本經編在「本緣部」不大適合,應編入(大乘)「經集部」
- Jonathan A. S ILK. . 2019 [2022-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6).
- .
- .
- .
- 方一新; 高列过. (PDF). 浙 江 大 学 学 报. 2012 [2022-03-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3-05).
- . [2017-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3).
- .
- Sumet Supalaset,『大方便仏報恩経』の成立問題,《印度學佛教學硏究》第 57 卷第 2 號,2009 年,第 164-167 頁。
參見
- 父母恩重難報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