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車站 (鐵道部)

大稻埕車站日语: Daitōtei-)是過去臺灣總督府鐵道淡水線的一個車站,前身為台北車站第1代車站,位於今台灣台北市大同區(大稻埕地區)。舊址南方今有臺北捷運北門站,副站名為「大稻埕南」。

大稻埕
Twatutia/Daitōtei
位置 日治臺灣台北市泉町
机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途经淡水線
距离0.8(臺北起)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平面車站
历史
启用日期1891年(清光緒17)10月20日[1](p. 76)
全臺鐵路商務總局臺北火車碼頭
1896年(明治29)7月5日[2](p. 241)
(陸軍臨時臺灣鐵道隊臺北停車場
1902年(明治35)2月1日[2](p. 244)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大稻埕乘降場
关闭日期客運:1915年(日大正4年)8月17日
貨運:1937年(日昭和12年)12月1日
服务
◄(終點站)
(0公里)
北門
(0.5公里)
大稻埕車站地圖
淡水線大稻埕=臺北間路線圖
清代的台北車站,本建築於1908年拆除

歷史

清朝統治時代

大稻埕車站位於大稻埕市街南側,約位於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紅磚色新大樓(中興院區醫療大樓)的位置,鐵道末端在現今忠孝國中、玉泉公園及長安西路底。 清代這一帶建有「臺北火車碼頭」,是今日台北車站的初代站址,「臺北火車票房」則是指售票處。於1891(清光緒17年)年10月20日啟用,分別通往基隆新竹,為一座歐洲式棚式車站(亞洲只有印度鐵路泰國華喃峰火車站(Hua Lamphong)車站為類似建築;至於一般所指稱的磚造洋樓建築,其實是車站附近的德國商公泰洋行)。

日本統治時代

  • 明治29年(1896年)7月5日,初代台北車站由帝國陸軍臨時臺灣鐵道隊重啟營運[3]
  • 明治34年(1901年)8月25日,縱貫線改線開通及淡水線通車,作為改線後縱貫線車站以及淡水線起點的台北車站移轉到現址[lower-alpha 1]營運(第2代台北車站),同時初代車站內改設置專營貨運的貨物站「淡水河岸貨物取扱所」[4]
  • 明治35年(1902年)2月1日,「淡水河岸貨物取扱所」改稱「大稻埕場」兼辦客運[7]
    • 6月1日,改稱「大稻埕停車場」[8]
  • 明治36年(1903年),成為淡水線發車站[9]
  • 明治41年(1908年),遷至初代車站舊址,並且原地新建日式木造車站。
  • 大正4年(1915年)8月17日,改為貨運站,客運由同日啟用的北門場(後改稱北門停車場)接辦[10]
  • 昭和12年(1937年)12月1日,樺山貨物驛[lower-alpha 3]落成,大稻埕停車場廢止[11],貨運由樺山接辦。

戰後

該車站的屋樑,之後成為臺鐵舊禮堂(臺北工場)的屋樑,至今仍存。

台北捷運民生汐止線計畫在本站北邊現在的大稲埕碼頭附近設置起點站。

廢止前利用狀況

歷年旅客人次紀錄
年間 1日平均
上車 下車 上下車 來源 上車 上下車
臺北車站時期
沒資料
1897年度96,49391,920188,413[12]264516
1898年度93,15295,835188,987[13]255518
1899年度103,502104,397207,899[14]283568
1900年度261,433261,433522,866[15]7161,433
1901年度3,5962,5796,175[16]1526
大稻埕車站時期
1902年度26,38425,86152,245[17]447886
1903年度33,36132,13865,499[18]91179
1904年度35,50636,68372,189[19]97198
1905年度39,07640,93880,014[20]107219
1906年度41,33942,61683,955[21]113230
1907年度39,53141,37680,907[22]108221
1908年度42,70245,34088,042[23]117241
1909年度42,68744,99087,677[24]117240
1910年度41,53437,68379,217[25]114217
1911年度50,62950,677101,306[26]138277
1912年度71,21767,869139,086[27]195381
1913年度77,66981,255158,924[28]213435
1914年度69,48673,773143,259[29]190392
1915年度25,03729,77954,816[30]181397

相關條目

鄰近車站

  • 廢止營運模式

註釋

  1. 位於臺北市北門町 ,正門開在「表町通」(今館前路),並與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今國立臺灣博物館)遙遙相立
  2. 明治41年(1908年)拆除,但保存屋頂的鋼製屋架。鋼製屋架的24組鋼梁鉚接組中,有11組於明治42年(1909年)成為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油漆工場屋頂的鋼製屋架,另外13組也成為客車工場屋頂的鋼製屋架;昭和14年(1939年),臺北工場遷至松山後,油漆工場與客車工場皆改作為辦公室;戰後,原油漆工場於1950年拆除,原客車工場則改作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禮堂(闢建市民大道時拆除4組鋼梁鉚接組),禮堂剩餘部分已經被列為古蹟[5],正在進行修復工作[6]
  3. 戰後改名為華山貨運站,已廢止
  1. (PDF).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17-04-01 [2018-09-22]. ISBN 978986051933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8-31).
  2. (日語). 鐵道院. 1917: 241頁 [2018-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2).
  3. 鐵道省. . 國立國會圖書館. 1917年3月: 頁241 [202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8).(日語)
  4. (日語)官報第5450號臺灣總督府報告示第88號. . 大蔵省印刷局. 1901-08-19 [201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4). 國立國會圖書館
  5. .
  6. . [200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19).
  7. (日語)官報第5579號臺灣總督府告示第16號. . 大蔵省印刷局. 1902-01-28: 213 [201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4). 國立國會圖書館
  8. (日語)官報第5670號臺灣總督府告示第62號. . 大蔵省印刷局. 1902-05-20: 661 [201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4). 国立国会図書館
  9. 件名:二等旅客取扱開始(鐵道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903年10月11日 中央研究院 數位文化中心
  10. 官報第909号台湾総督府告示第92、93号. . 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1915-08-12: 238 [2018-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3).
  11. 台湾総督府交通局. . 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 50 [2018-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0).
  12. . . 臺灣總督府 第1回(明治30年)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 1899年: 頁194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8).
  13. . . 臺灣總督府民生部文書課 第1-2回(明治30-31年) (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1899年: 頁326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2).
  14. . . 臺灣總督府民生部文書課 第3回(明治32年) (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1901年: 頁465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2).
  15. . .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 第4回(明治33年) (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1902年: 頁525–527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2).
  16. . .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 第5回(明治34年) (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1903年: 頁624–625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2).
  17. . .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 第6回(明治35年) (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1904年: 頁697–699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8).
  18. . .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 第7回(明治36年) (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1905年: 頁859–862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8).
  19. . .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 第8回(明治37年) (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1905年: 頁609–611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8).
  20. . .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 第9回(明治38年) (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1907年: 頁854–857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21. . .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 第10回(明治39年) (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1907年: 頁734–737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22. . .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 第11回(明治40年) (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1908年: 頁607–610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23. . . 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 第12回(明治41年) (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1909年: 頁627–630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24. . . 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 第13回(明治42年) (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1910年: 頁530–532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25. . . 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 第14回(明治43年) (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1912年: 頁472–473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26. . . 臺灣總督府 第15(明治44年) (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1913年: 頁504–505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8).
  27. . . 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 第16(大正元年) (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1914年: 頁522–523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8).
  28.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 . 1914-11-10: 頁30–33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9). 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29.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 . 1915-11-30: 頁30–33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1). 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30.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 . 1916-11-30: 頁28–31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1). 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