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七將軍廟
大里七將軍廟,舊稱忠義祠七將軍廟,是位於臺灣台中市大里區新里的七將軍廟,祭拜六員清軍與一隻犬,以尋找失物出名,酬神戲之多遂有「隔時無隔日」之說。
大里七將軍廟 | |
---|---|
基本 | |
位置 | 中華民國(臺灣)台中市大里區新里新興路26號 |
主神 | 七將軍 |
例祭 | 農曆七月初五 |
地圖 | |
歷史
舊說地方志、新聞報導,此廟的建立是為祭祀在同治九年(1870年)前往阿罩霧柳樹湳巡視時、被原住民所殺的大里杙汛翁均、張烈等六位士兵[1][2][3][4][5][6]。
但時間、汛名、人數皆錯誤,正確是在乾隆時身亡的七員柳樹湳杙士兵。與其他七將軍廟同,此廟地區在台灣清治時期時皆設有營汛。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林爽文事件平定之後,依福康安之意,在今大里區設立大里杙汛,位置可能在此廟右側之地(今大里警察分駐所),民間稱該處為「抄封館」、「總兵部」。嘉慶十五年(1810年)柳樹湳汛遭裁撤後,大里杙汛成為烏溪北岸唯一的汛塘。柳樹湳反而成為大里杙汛巡防地點,加上廟內有黃維昭於同治十年(1871年)春贈的古匾,故翁均等士兵被誤認為同治年間的大里杙汛兵。[4]
1935年和2008年歷經兩次改建,原名「忠義祠七將軍廟」後改為「七將軍廟」[1]。廟內分為三殿,中殿為忠義祠、左殿七將軍、右殿大眾爺[2][3]。
祭祀
霧峰柳樹湳七將軍爺廟、草屯南岸七將軍廟、南投市營盤口七將軍廟在烏溪流域汛塘廢除後,信徒集中於祠廟週邊居民,唯位在大里區新里新興路26號的七將軍廟因大里的社會、經濟變化而轉型成功[4]。太平洋戰爭時,傳說台籍日本兵家人若到大里此廟祈求,廟內的犬神就會保佑該士兵平安,於是香火更加鼎盛[2]。
該廟是地方信仰中心,也以找尋失物出名,答謝的民眾多以演戲酬神,特別農曆七月初五七將軍忌日時,大里路還得管制交通[1][2][3][6]。過去幾乎天天都有戲劇可看,遂有「隔時不隔日」之說[5]。布袋戲師、南投女子江賜美,1940年代末初次在此廟初次客串後布袋戲後,先後在台東、高雄、屏東、里港、北港、新港、民雄、新竹等地演出,當時倍受歡迎[8]。
參考
- 陳建志. . 《自由時報》. 2014-07-30 [2016-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6) (中文(臺灣)).
- 林上玉. . 《民生報》. 2003-12-06 (中文(臺灣)).
- 黃永順. . 《聯合報》. 1997-11-14 (中文(臺灣)).
- 張志相. (PDF).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 (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2007-06, (第14期) [2016-11-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8-16) (中文(臺灣)).
- 黃國斌. . 《臺灣日報》. 2010-08-15 [2016-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6) (中文(臺灣)).
- 林欣儀. . 《中國時報》. 2015-08-17 [2016-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中文(臺灣)).
- 『神之格思』匾,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 《聯合報》. 1953-05-23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