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輪壩
天輪壩,是臺灣的一座攔河堰,由台灣電力公司管理,位於臺中市和平區天輪,位於上谷關附近的大甲溪中游,即位於谷關發電廠下游2.5公里、谷關水庫下游10公里處,主要功能是將大甲溪溪水經由隧道引至天輪發電廠發電,是大甲溪上最早完成的水壩。天輪發電廠下游13公里處設有天輪壩後池堰,係調節天輪發電廠尖峰發電之尾水。1999年馬鞍壩於天輪壩後池堰上游完工運轉後,天輪壩後池即轉為馬鞍發電廠之後池[5]。
| 天輪壩 | |
|---|---|
![]() 天輪壩正面 | |
![]() 天輪壩在臺灣的位置 | |
| 国家 | |
| 位置 | 台中市和平區天輪 |
| 现状 | 使用中 |
| 始建 | 1952年 |
| 啟用 | 1956年[1] |
| 所有者 | 台灣電力公司 |
| 水坝和溢洪道 | |
| 水坝类型 | 混凝土重力壩攔河堰 |
| 高度 | 48.2(158英尺)[1] |
| 地基高度 | 705(2,313英尺) |
| 长度 | 91(299英尺)[1] |
| 壩頂海拔 | 753.2(2,471英尺) |
| 壩頂寬度 | 4.5(15英尺) |
| 溢洪道 | 五座固定輪水門 每座寬10.8公尺、高9.5公尺 |
| 溢洪道类型 | Gated overflow, service |
| 溢洪量 | 3,800立方公尺/秒 |
| 形成 | 天輪調整池 |
| 总容量 | 82.4萬立方公尺[1] |
| 有效容量 | 36.6萬立方公尺[1] |
| 集水面积 | 760平方公里 |
| 表面积 | 8.3公頃[1] |
| 正常水位 | 737.5(2,420英尺)[2] |
| 操作人員 | 大甲溪發電廠 |
| 運作日期 | 1952年 |
| 類型 | 传统式 |
| 涡轮机 | 法蘭西斯豎軸水輪發電機組 |
| 裝機容量 | 195 MW |
| 年均發電量 | 5.5億度(天輪分廠) |
| 天輪壩後池堰 | |
|---|---|
![]() 天輪壩後池堰在臺灣的位置 | |
| 国家 | |
| 位置 | 台中市東勢區大茅埔段慶福里 |
| 现状 | 使用中 |
| 所有者 | 台灣電力公司 |
| 水坝类型 | 混凝土重力壩 |
| 高度 | 上池:7.5(25英尺) 下池:7(23英尺)[3] |
| 形成 | 天輪後池(馬鞍後池) |
| 总容量 | 80萬立方公尺[4] |
| 正常水位 | 434(1,424英尺) |
主要構物物
- 壩型:混凝土重力壩
- 壩頂標高:753.2公尺
- 壩底標高:705.0公尺
- 壩高:48.2公尺
- 壩頂長:91.0公尺
- 有效蓄水量:54萬立方公尺
圖集
天輪壩進水口遠觀,左邊為天輪1至4號機進水口,中間為5號機進水口,最右邊是谷關分廠尾水出口。
大甲溪發電廠谷關分廠尾水出口,尾水直接排入天輪調整池。
天輪壩上游庫容區。
註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