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维埃·梅西安

奧立佛·梅湘法語:法语发音:[ɔlivje mɛsjɑ̃]1908年12月10日—1992年4月27日),法國作曲家風琴家、音乐教育家,普遍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樂常融入複雜的節奏語言(他私下鍾愛古希臘印度音樂),並以「有限移調調式」(梅湘自他早期作品中提出的概念)鋪陳出和聲旋律。梅湘身為一位天主教徒,曲作中常流露出他對信仰的虔誠。

梅西安
1986年的梅西安
原文名
出生1908年12月10日
 法國沃克吕兹省阿维尼翁
逝世1992年4月27日(1992歲—04—27)(83歲)
 法國上塞纳省克利希
国籍 法國
知名作品管弦乐《图伦加利拉交响曲》,宗教音乐《我主基督之变形》,钢琴曲《圣婴二十默想》《鸟类图志》,室内乐《时间终结四重奏
所属时期/乐派20世纪
擅长类型管弦乐,键盘音乐,宗教音乐
学生/受影响人物

他時常遠行,因而在作品中融入了多樣元素,例如日本音樂、猶他州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的風景以及聖方濟各的生活等。梅湘曾形容,當他聽見和音、尤其是根據他的音樂調式所譜出的和聲時,會不由自主產生共鳴、聯想到色彩(即所謂的聯覺現象),進而將這些色彩結合、轉化入旋律之中。有一段時間,他全心投入關於「全序列主義參數化的實驗,因此被後世認定是序列主義領域的革新先鋒。他是首位在管弦樂曲中使用馬特諾琴的作曲家之一。

梅西安對調性和聲十二音列鳥歌、希臘節奏、印度節奏等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其音樂理論著作有《我的音樂語言》(Technique de mon langage musical)和《節奏、色彩與鳥鳴的理論》(Traité de rythme, de couleur, et d'ornithologie)等。他並且是國立巴黎音樂院的教授,門生有布莱兹施托克豪森洛里奧(後來成為梅西安第二任妻子)、澤納基斯陳其鋼、張昊[1]等人。

生平

梅西安在法國南部的亞維農出生,父親皮耶(Pierre)是英語教師,母親西西莉則是詩人[2]。梅西安的音樂教育啟蒙於吉朋(Jehan de Gibon),後者將德彪西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的總譜贈予年輕的梅西安。梅西安對此表示:「我反覆不停地彈奏且歌唱它。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決定性的影響。」[3]

1919年至1930年間,就讀於國立巴黎音樂院,修讀和聲學、對位賦格、鋼琴伴奏、風琴即興演奏、作曲、定音鼓與打擊樂等課程[3],充分展現其多才與天賦。1931年起,受聘為巴黎天主圣三教堂的風琴師,並且持續終生。1932年與小提琴家德爾勃斯(Claire Delbos)成婚[4]

1939年受召入伍,不久即被德軍俘虜。遭關押期間,譜寫了著名的《时间终结》四重奏,並且在五千名戰俘的見證下完成首演。1941年梅西安幸運獲釋。1942年受聘於母校巴黎音樂院,教授和聲學、樂曲分析、美學等課目[5]

1953年起,梅西安開始以鳥鳴聲作為自己主要的創作素材,致力於紀錄上百種鳥類的作息與叫聲。自稱:「我是一個鳥類學家正如我是一位作曲家,或者更有甚於我是一位作曲家。」[6]此時代表性的作品有《鳥兒甦醒》(Réveil des oiseaux)、《異國鳥》(Oiseaux exotiques)、《鳥誌》(Catalogue d'Oiseaux)等。1966年之後,風格更加兼容並蓄,結合宗教情懷與自然元素,甚至引入印度節奏、希臘節奏、序列音樂等多元的元素。例如管弦樂與合唱作品《耶穌基督的變容》(La Transfiguration de Notre-Seigneur Jésus-Christ),以及管弦樂曲《星辰峽谷》(Des canyons aux étoiles)等,都屬於這種綜合性質的大篇章作品。

作品節選

梅西安創作的最大特色,是對於色彩的概念與運用。「我的音樂是色彩的音樂。」[7]梅西安將音響與色彩(ton-couleur)結合,成為「音樂色彩」。現在普遍認為,這種看法事實上是联觉的徵狀。梅西安則是自述[8]

當我聽到聲音的時候我同時可以看到色彩。但是,請注意,我不是以我的眼睛來看色彩,我是理知地,在我的腦中看到色彩。對我來說,聲音複合體和色彩複合體是相連結的[註 1]

其深信音響與色彩的連結,如果位置或音域有所改變,「色彩」也隨之改變。梅西安將個人狀況落實在作品中,他獨樹一幟的和弦和轉換(例如所謂「有限移位調式」),目的僅在為色彩服務,譜出個人標誌性的聲響。

梅西安的作品部分節錄如下:

  • 1935年:管風琴曲基督降生(La nativite du seigneur)
  • 1941年:《时间终结》四重奏(Quatuor pour la fin du temps,又譯末日四重奏),為小提琴、單簧管、大提琴、鋼琴
  • 1943年:雙鋼琴曲阿門之幻想(Visions de l'amen)
  • 1944年:20首圣婴的冥想 (Vingt regards sur l'enfant-Jésus,又译作:对圣婴—耶稣的二十次凝视)
  • 1946–48年:图伦加利拉交响曲(Turangalila Symphony,又譯作:愛之交響曲)
  • 1959–60年:時間色彩(Chronochromie)
  • 1932年:昇天(L'ascension)
  • 1948年:康德約蒂亞(Cantéyodjayâ)
  • 1974年:星辰峽谷
  • 1952年:黑喜鵲(Le merle noir)
  • 1953年:鳥兒甦醒
  • 1955–56年:異國鳥
  • 1956–58年:鳥類圖誌
  • 1963年:天堂的色彩(Couleurs de la Cité Céleste)
  • 1975–1983年:阿西西的聖方濟各(Saint-François d'Assise)

註釋

  1. 聲音複合體指法語complexes sons,色彩複合體則指complexes couleurs。

參考資料

參照
  1. .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2022-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2. 黃意淳 2010,第3頁
  3. 黃意淳 2010,第4頁
  4. 黃意淳 2010,第5頁
  5. 黃意淳 2010,第6頁
  6. 黃意淳 2010,第7頁
  7. 黃意淳 2010,第92頁
  8. 黃意淳 2010,第11頁
文獻
  • 黃意淳. (碩士论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0 [2022-04-14].

延伸阅读

电影

  • Apparition of the Eternal Church – Paul Festa's 2006 film about responses of 31 artists to Messiaen's music.
  • Messiaen at 80 (1988). Directed by Sue Knussen. BFI database entry.
  • Olivier Messiaen et les oiseaux (1973). Directed by Michel Fano and Denise Tual.
  • Olivier Messiaen – The Crystal Liturgy (2007 [DVD release date]). Directed by Olivier Mille.
  • Olivier Messiaen: Works (1991). DVD on which Messiaen performs "Improvisations" on the organ at the Paris Trinity Church.
  • The South Bank Show: Olivier Messiaen: The Music of Faith (1985). Directed by Alan Benson. BFI database entry.
  • Quartet for the End of Tim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with the President's Own Marine Band Ensemble, A Film by H. Paul Moon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奥利维埃·梅西安

音频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