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文物局提出,经安徽省政府批准,上报国务院备案,正式对外公布并竖立标志的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老第一批:1956年11月22日,共72處[1]
- 老:1960年3月31日,涇縣新四軍革命遺蹟共1處7點[2]
- 老第二批:1961年7月3日,共31處[3]
- 老:1976年8月2日,鳳陽明皇陵共1處[4]
- 老:1980年5月19日,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共1處
- 調整後第一批:1981年9月8日,共102处,将原有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以调整,保留60处,撤销46处,新增42处并重新公布[5]。包括:
- 革命旧址、革命纪念建筑物:23处
- 石刻、石窟及塑像:8处
- 古建筑、历史纪念建筑及其它:41处
- 古遗址:20处
- 古墓葬:10处
- 第二批:1986年7月3日公布,共52处,包括:[6]
- 革命旧址、革命纪念建筑物:6处
- 石刻、石窟及塑像:3处
- 古建筑、历史纪念建筑及其它:27处
- 古遗址:7处
- 古墓葬:9处
- 第三批:1989年5月27日公布,共46处,包括:[7]
- 革命旧址、革命纪念建筑物:3处
- 石刻、石窟及塑像:4处
- 古建筑、历史纪念建筑及其它:23处
- 古遗址:9处
- 古墓葬:7处
- 第四批:1998年5月4日公布,共131处,包括:[8]
- 古遗址:26处
- 古墓葬:8处
- 古建筑:72处
- 石刻及造像:9处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6处
- 第五批:2004年10月28日公布,共120处,包括:[9]
- 古遗址:15处
- 古墓葬:10处
- 古建筑:71处
- 石窟寺及石刻:6处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8处
- 另有与已有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10处
- 第五批增补:2007年8月9日公布,共3处,包括古墓葬1处(六安汉代王陵墓地),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处(安徽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大楼和江淮大戏院主体建筑)[10]。
- 第六批:2012年6月21日公布,共173处,另有9处与现有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包括:[11]
- 古遗址:26处
- 古墓葬:12处
- 古建筑:80处
- 石窟寺及石刻:5处
- 近现代:42处
- 其他:8处
- 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9处。
- 第七批:2012年12月26日公布,共80处,另有1处与现有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包括:[12]
- 古遗址:19处
- 古墓葬:6处
- 古建筑:39处
- 石窟寺及石刻:1处
- 近现代:15处
- 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1处,芜湖市繁昌县五代、宋代骆冲窑址合并入第一批省保柯家村遗址。
- 第八批:2019年3月28日公布,共207处,另有17处与现有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包括:[13]
- 古遗址:46处
- 古墓葬:12处
- 古建筑:107处
- 石窟寺及石刻:1处
- 近现代:41处
- 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17处

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标识碑
列表
此表列举了各市、区、县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情况,后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未包括在内。
索引: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滁州市、阜阳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池州市、宣城市、跨市区县
合肥市
蜀山区
- 安徽农业大学主教学楼(含主教学楼、第二教学楼及南大门)(6-160)
- 安徽大学龙河校区教学主楼(6-162)
庐阳区
瑶海区
包河区
- 包公祠(1-66)
- 大孔祠堂(5-27)
-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陈列大楼(6-161)
- 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主教学楼(6-163)
- 安徽省图书馆主楼(6-164)
巢湖市
长丰县
- 武王墩(1-94)
- 严氏孤堆(1-95)
- 孝子墩古墓(5-16)
- 尹氏宗祠(5-30)
肥东县
- 大城头遗址(1-76)
- 大陈墩遗址(1-77)
- 龙城遗址(1-86)
- 振湖塔(4-79)
- 包氏宗祠(4-80)
- 父子进士祠堂(5-29)
- 古城宣遗址(8-23)
- 吴氏旧居(8-108)
肥西县
庐江县
- 周瑜墓(3-42)
- 武壮公祠(4-78)
- 汤池果树窑址(5-9)
- 何堿墓(5-23)
- 孙立人故居(6-132)
- 三官殿遗址(8-18)
- 慕容城遗址(8-26)
- 城池村古城址(8-34)
- 吴公祠(8-107)
芜湖市
鸠江区
- 米芾芜湖县学记碑和明刻李阳冰歉卦碑(1-25)[14]
镜湖区
弋江区
- 红星神墩遗址(6-17)
- 门村船墩遗址(6-22)
湾沚区
- 东门渡窑址(4-24)
- 楚王城遗址(7-16)
- 珩琅塔(7-26)
- 胡湾胡氏宗祠(7-27)
- 九十殿(8-155)
繁昌区
- 柯家村遗址(1-90)[15]
- 阮墩遗址(5-1)
- 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7-69)
- 孙村章氏祠堂(8-152)
无为市
- 米公祠(1-33)
- 新四军七师司令部旧址(3-1)
- 洪巷周氏宗祠(6-77)
- 杭西遗址(7-1)
- 白鹤观遗址(7-25)
南陵县
- 下西遗址(7-11)
- 九龙包土墩墓群(7-20)
- 张氏宗祠(7-53)
- 徐家大屋(7-54)
- 牛头山土墩墓群(8-47)
- 惠民桥(8-153)
- 漳河龙门桥(8-154)
蚌埠市
蚌山区
- 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5-120)
禹会区
- 钓鱼台遗址(8-15)
怀远县
- 禹王宫(3-9)
- 常氏三王墓(5-21)
- 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6-153)
固镇县
- 谷阳城遗址(5-7)
- 集东遗址(6-2)
- 南城孜遗址(6-10)
- 津浦铁路固镇火车站旧址(8-189)
五河县
- 沫河口关卡(3-25)
- 韩庄遗址(6-3)
蚌埠经济开发区
- 栖岩寺石屋(6-45)
淮南市
田家庵区
- 魏家古堆遗址(6-9)
- 大孤堆古墓葬(6-31)
大通区
谢家集区
- 黄泥孤堆(黄歇墓)(5-19)
- 李三孤堆墓群(6-30)
- 赖山清真寺(6-76)
- 马家孤堆(7-22)
潘集区
- 小孙岗遗址(6-4)
凤台县
- 硖山口《慰农亭》及摩崖石刻(5-44)
寿县
马鞍山市
雨山区
花山区
- 五担岗遗址(8-21)
博望区
- 袁氏宗祠(8-93)
当涂县
- 黄山塔(2-11)
- 叶家桥(4-53)
- 琉璃瓦窑址(5-15)
- 金柱塔(5-95)
- 青山墓群(6-34)
- 园艺晋墓群(7-25)
- 当涂城濠(8-41)
- 天子坟(8-53)
- 济美坊(8-83)
含山县
- 大城墩遗址(2-38)
- 古昭关遗址(3-37)
- 江淮桥(4-60)
- 华阳洞石刻(5-102)
- 漕川佘氏祠堂(6-111)
- 薛瑞丰砻坊(6-116)
和县
- 龙潭洞遗址(1-73)
- 陋室(2-33)
- 霸王祠(2-34)
- 镇淮楼(3-18)
- 万寿塔(4-38)
- 文昌塔(8-84)
淮北市
相山区
- 显通寺(3-27)
- 共姬墓(5-17)
- 汉阙遗址及水牛墓(5-33)
- 徐集徐氏祠堂(6-68)
- 秘霞洞石刻(7-65)
- 渠沟公墓(8-177)
杜集区
- 颛孙子张墓(8-48)
烈山区
- 青龙寺(6-69)
- 赵集二级扬水站旧址(6-172)
- 烈山窑址(8-40)
- 古饶赵氏宗祠(8-163)
- 榴园村石榴园及乡土建筑(8-168)
濉溪县
- 淮海战役双堆集战场旧址(1-21)
- 化家湖遗址(5-3)
- 濉溪老街古建筑群(6-115)
- 口子酒窖池及建筑群(6-133)
铜陵市
铜官区
- 竹丝墩遗址(8-17)
郊区
- 罗家村大炼渣
- 大通天主教堂钟楼(6-149)
- 铜山铜矿工人俱乐部旧址(8-205)
义安区
- 铜井山古铜矿遗址
- 陈翥墓(4-31)
- 赵氏宗祠戏楼(6-80)
- 师姑墩遗址(8-20)
- 金山与燕子牧铜矿遗址(8-27)
- 顺安桥(8-82)
枞阳县
- 太平军枞阳会议旧址(1-3)
- 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1-22)
- 方以智墓(1-101)
- 姚鼐墓(2-51)
- 刘大魁墓(3-44)
- 吴汝纶墓(4-34)
- 子华墩遗址(6-13)
- 钱澄之墓(6-37)
- 何氏家庙(6-84)
- 会宫张氏宗祠(6-85)
- 桐东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6-152)
- 白柳公社矾矿冶炼遗址(6-170)
- 浮山中学“中大楼”(7-74)
- 方学渐墓(8-55)
- 钱家桥(8-81)
安庆市
迎江区
- 迎江寺(1-52)[17]
- 同仁医院旧址(4-120)
- 熊、范二烈士专祠(4-121)
- 安徽邮务管理局旧址(4-123)
- 中共安徽地委旧址(4-124)
- 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旧址(4-125)
- 太平天国英王府及太平天国英王府壁画(5-118)
- 安庆江西会馆(8-169)
- 安徽劝业场旧址(8-190)
大观区
- 熊成基安庆起义会议旧址(1-6)
- 安庆谯楼(4-65)
- 夫子城遗址(5-10)
- 严凤英墓(与严凤英故居一同保护,名称为严凤英故居及墓)(7-72)
- 安徽省立图书馆旧址(8-192)
- 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8-193)
宜秀区
- 严凤英故居(与严凤英墓一同保护,名称为严凤英故居及墓)(7-72)
- 刘文典墓(7-80
- 安庆叶氏宗祠(8-156)
桐城市
- 吴樾故居(2-5)
- 施从云墓(2-6)
- 戴名世墓(2-52)
- 半山阁(3-28)
- 姚莹墓(3-46)[18]
- 余珊墓(5-25)
- 左忠毅公祠(5-92)
- 凤义兴商号楼(6-101)
- 姚元之旧馆(6-109)
- 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6-159)
潜山市
- 刘源题字石刻(1-24)
-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1-28)
- 觉寂塔(1-51)
- 杨家祠堂(4-86)[19]
- 占庄老屋(5-93)
- 余蟹形老屋(6-88)
- 方家花屋(6-102)
- 余氏五世支祠(6-103)
- 徐家高老屋(6-104)
- 张恨水故居(6-130)
- 林氏祠堂(8-158)
- 洪庄老屋(8-159)
- 徐高楼屋(8-160)
- 官庄烈士墓(8-182)
宿松县
- 小孤山石刻(3-4)
- 廖河戏台(4-84)
- 朱书墓(6-38)
- 贺氏启六公祠(6-70)
- 小圩罗家老屋(6-75)
- 吴家五房屋(7-56)
- 黄鳝嘴遗址(8-1)
- 樟树湾祝家新屋(8-162)
- 养英山庄(8-191)
太湖县
- 安城堡(2-27)
- 赵文楷墓(4-33)
- 西风禅寺及摩崖石刻(5-90)
- 花亭湖遗址群(6-14)
- 赵畇墓(6-36)
- 蔡家畈古建筑群(6-117)
- 龙潭寨古建筑群(6-118)
- 佛图寺摩崖石刻(6-121)
- 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抗日英烈园(6-155)
- 刘邓大军刘家畈高干会议旧址(6-156)
- 太湖赵朴初墓园(含旧居)(6-165)
- 龙门桥(7-57)
- 雷氏太史第(8-91)
- 远岫轩(8-157)
- 国民革命军第21集团军48军138师抗日阵亡烈士公墓(8-198)
怀宁县
- 金鸡碑及五猖神庙碑(2-9)
- 铁砚山房(2-35)
- 邓石如墓(2-50)
- 城河遗址(6-15)
- 南方村官闸(6-112)
岳西县
望江县
- 黄家堰遗址(4-8)
- 雷阳书院(4-85)
- 汪洋遗址(6-7)
- 望江文庙大成殿(6-105)
- 褒隐寺塔(6-106)
- 渡江战役二野四兵团司令部旧址—陈氏宗祠(6-158)
- 戴家墩遗址(7-2)
- 虎山胡氏宗祠(8-161)
黄山市
屯溪区
黄山区
- 六角楼(3-12)
- 苏氏宗祠与海宁学舍(5-68)
- 希范堂(5-69)
- 麟凤桥(6-66)
- 弦歌里廊桥(6-108)
- 知还山庄(6-140)
- 必吉岭古道(8-44)
- 三甲祠(8-80)
- 三口汪氏宗祠(8-133)
- 谭家桥战斗旧址(8-197)
- 上海黄山茶林场场部大楼(8-202)
徽州区
歙县
- 新州石塔(1-40)
- 张林福宅(1-46)
- 方春福宅(1-47)
- 方士载宅(1-49)
- 贞白门(1-50)
- 圣僧庵壁画(1-53)
- 新安碑园石刻(2-8)
- 郑村忠烈坊(2-22)
- 渐江墓(2-49)
- 南谯楼(3-19)
- 黄宾虹故居(3-30)
- 大观亭(4-41)
- 丰口四面坊(4-43)
- 殷尚书坊及大司徒坊(4-44)
- 东谯楼(5-73)
- 曹氏二宅(5-74)
- 天心堂(5-77)
- 敬本堂(5-78)
- 大邦伯祠(5-81)
- 汪华墓(6-35)
- 昱岭关(6-39)
- 大母堨(6-42)
- 昌溪庙坦及水口(6-43)
- 紫阳桥(6-52)
- 万年桥(6-54)
- 槐塘双坊(6-62)
- 徽州府衙(6-67)
- 王氏故宅(6-90)
- 郑村和义堂(6-91)
- 雄村五石坊(6-92)
- 吴承仕宅(6-93)
- 张曙故居(6-129)
- 蜈蚣岭梯田及大队部旧址(6-173)
- 尚宾坊(7-32)
- 徽州古城墙(8-59)
- 许氏叙伦堂(8-71)
- 姚氏宗祠(8-72)
- 郑氏世科坊(8-73)
- 黄氏叙伦堂(8-74)
- 旌孝坊(8-75)
- 大夫第(8-76)
- 宋氏德政堂与施政堂(8-87)
- 方氏敦本堂与爱敬堂(8-88)
- 叶氏雍睦堂(8-89)
- 柯氏宅(8-145)
- 老方厅(8-146)
- 明伦堂与县学甲第坊(8-147)
- 仁里程氏宗祠(8-148)
休宁县
黟县
祁门县
- 伟溪塔(3-11)
- 郑之珍墓(3-43)
- 贞一堂(4-106)
- 中土坑遗址(5-8)
- 合一堂(5-66)
- 倪望重宅(“一府六县”)(5-67)
- 历溪村古建筑群(6-65)
- 大洪岭古道(7-18)
- 一本堂(7-35)
- 环砂村叙伦堂(7-36)
- 桃源村古建筑群(7-37)
滁州市
琅琊区、南谯区
天长市
- 石梁土城遗址(3-35)
- 杨捷墓石刻(4-114)
- 抗大八分校旧址(4-130)
- 普济桥(7-49)
- 天长图书馆旧址(7-73)
- 青狮墩遗址(8-22)
明光市
- 法华禅庵塔(2-16)
- 古戏台、火神庙、嘉佑院古建筑群(5-84)
- 辛氏庄园(7-70)
- 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8-201)
全椒县
- 国光楼(4-76)
- 梅花垄古墓群(7-24)
- 神山寺(7-39)
- 襄河古桥(7-40)
- 丰乐城遗址(8-36)
来安县
- 尊胜禅院旧址(5-85)
定远县
- 侯家寨遗址(4-2)
- 东城遗址(4-20)
- 池河太平桥(5-83)
- 阴陵城遗址(8-33)
- 红卫汉墓(8-50)
- 藕塘烈士陵园(8-185)
- 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8-200)
凤阳县
- 龙兴寺(1-54)
- 钟离城遗址(1-84)
- 鼓楼基座(3-14)
- 玉蟹泉摩崖石刻(4-108)
- 陈德墓石刻(5-101)
- 小岗村大包干发源地旧址(8-206)
阜阳市
颍州区
- 资福寺(3-24)
- 阜阳文峰塔(4-71)
- 颍州奎星楼(6-44)
- 颍州府城隍庙(6-74)
- 金种子酿酒老窖池遗址(7-19)
- 颍州古城墙(7-31)
- 颍州义仓(7-45)
- 颍州卫所(7-46)
- 潘氏公馆(7-47)
颍东区
- 程文炳宅(5-86)[22]
- 口孜清真寺(7-44)
颍泉区
- “四·九”暴动旧址(1-7)
- 会老堂(7-43)
- 葛大桥(8-103)
界首市
- 新阳城遗址(4-19)
- 臧家公馆(5-87)
- 田营十三窑(8-167)
临泉县
- 老邱堆遗址(1-82)
- 九槐遗址(7-8)
- 费子街遗址(7-9)
- 沈子国遗址(7-15)
- 张老家祠堂(7-38)
- 王新庄遗址(8-2)
- 宫庄遗址(8-3)
- 岗上遗址(8-7)
- 民国临泉县政府旧址(8-173)
颍上县
- 管鲍祠(2-28)
- 尤家花园及故居(5-89)
阜南县
- 贺胜台遗址(4-14)
- 运河桥(4-61)
- 台家寺遗址(7-7)
- 方集陈家祠堂(7-48)
- 老楼遗址(8-19)
- 清凉寺遗址(8-28)
太和县
- 倪邱集遗址(1-83)
- 太和县文庙大成殿(2-24)
- 灰角寺遗址(4-7)
- 太和城关清真寺(4-75)[23]
- 徐氏宗祠暨杨虎城在太和旧居(5-88)
- 殿顶子遗址(8-31)
- 新郪遗址(8-32)
- 旧县镇清真寺(8-104)
宿州市
埇桥区
- 陈胜、吴广起义遗址(1-85)
- 九女坟画像石刻(2-7)
- 蕲县古城遗址(2-39)
- 闵子蹇祠及墓(4-73)
- 林探花府(4-74)
- 宿州基督教福音堂(6-134)
萧县
泗县
- 泗县文庙大成殿(2-31)
- 通济渠故道泗县段(6-166)
- 墩集霸王城遗址(7-5)
砀山县
- 砀山天主教堂(4-122)
- 南关清真寺(6-73)
灵璧县
- 虞姬墓(2-45)
- 玉石山遗址(4-5)
- 磐石山摩崖造像(4-110)
六安市
金安区
- 六安西古城遗址(1-87)
- 皋陶墓(3-40)
- 东城都遗址(4-11)
- 多宝庵塔(4-37)
- 毛坦厂老街重点古建筑(5-46)
- 白鹭洲墓群(6-32)
- 刘大圩庄园(8-99)
裕安区
叶集区
- 叶集江西会馆(5-45)
霍山县
- 下符桥窑址(2-43)
- 霍山文庙(3-17)
- 四望堡寨址(4-81)
- 狮山中学玉玺楼(5-49)
- 霍山文峰塔(6-110)
- 佛子岭水库连拱坝(7-78)
- 戚氏宗祠(8-100)
- 决兴庵(8-101)
- 西镇暴动旧址(8-194)
霍邱县
- 红墩寺遗址(3-34)
- 霍邱文庙(5-51)
- 大洪城遗址(7-3)
- 双墩孜墓葬(7-23)
- 蓝桥湾遗址(8-5)
- 大古城遗址(8-6)
- 大马城遗址(8-8)
- 范家古城遗址(8-9)
- 老鸹山遗址(8-10)
- 楼城孜遗址(8-11)
- 小古城遗址(8-12)
- 徐家庙台遗址(8-13)
- 中洪城孜遗址(8-14)
- 许集汉墓(8-51)
舒城县
- 花城遗址(4-16)
- 七门堰(4-35)
- 褚氏祠堂(5-48)
- 新四军四支队驻舒城旧址(5-109)
- 杨家岗头遗址(7-6)
- 蟠龙城遗址(7-10)
- 瑜城村城址(7-13)
- 春秋塘墓群(7-21)
- 舒城县立初级中学南楼(7-75)
- 龙头塔(8-192)
- 毛泽东视察舒茶休息室旧址(8-203)
金寨县
亳州市
谯城区
- 华祖庵(1-65)
- 花戏楼(1-70)
- 青凤岭遗址(1-78)
- 钓鱼台遗址(1-79)
- 明王台遗址(1-91)
- 汤王墓(1-93)
- 薛家孤堆(1-96)
- 董园2号石墓(1-97)
- 曹四孤堆(1-98)
- 江宁会馆(3-16)
- 道德中宫(3-21)
- 傅庄遗址(3-32)
- 薛阁塔(4-62)
- 牛集遗址(6-8)
- 程井遗址(6-19)
- 城父遗址(6-23)
- 金不换酿酒古窖池(6-25)
- 四女汉墓群(6-33)
- 古淝公所(6-71)
- 张虚谷宅(6-113)
- 城里清真寺(6-114)
- 姜桂题公馆(6-127)
- 涡北基督教堂(含亳州一中白楼)(6-131)
- 十九里关帝庙(7-42)
- 唐庄遗址(8-16)
- 章华台遗址(8-24)
- 八角台遗址(8-35)
- 一女孤堆(8-52)
利辛县
- “伍奢冢”遗址(5-4)
- 禅阳寺遗址(6-16)
- 红门寺遗址(6-18)
- 阚疃天主教堂(6-137)
- 阴阳城遗址(7-14)
涡阳县
- 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旧址(含彭公雪枫德政碑)(2-2)
- 张乐行故居(1-1)
- 捻军会盟旧址(1-2)
- 天静宫遗址(4-23)[29]
- 北平城遗址(5-5)
- 高炉家酒酿酒古窖池(6-26)
- 峨眉山古墓葬(6-28)
- 义门清真寺(6-72)
- 马玉昆公馆(与蒙城马玉昆府第一同保护,名称为马玉昆府第)(6-126)
- 袁氏宗祠及袁大化故居(7-61)
蒙城县
- 蒙城文庙(4-70))[30]
- 马玉昆府第(与涡阳马玉昆公馆一同保护,名称为马玉昆府第)(6-126)
- 陆建章宅(6-138)
- 檀公城遗址(8-29)
- 红城遗址(8-30)
- 蒙城城隍庙(8-85)
池州市
贵池区
东至县
- 陶公祠、靖节祠(1-64)
- 建德文庙大成殿(3-29)
- 东流双塔(4-87)
- 金氏宗祠(5-60)
- 许世英故居(5-112)
- 华龙洞遗址(6-1)
- 枣林湾遗址(6-11)
- 梅山摩崖石刻(6-120)
- 周馥接官厅及周氏宗祠(含周馥墓)(6-124)
- 皖赣特委旧址(8-178)
石台县
- 汪氏宗祠(4-56)
- 崇德堂戏台(4-88)
- 严氏宗祠(5-57)
- 沟汀遗址(6-6)
- 西溪胡氏后祠(7-55)
- 处岭古道(8-37)
- 丁氏祖屋(8-130)
青阳县
宣城市
宣州区
- 梅文鼎墓(3-45)
- 谢朓楼遗址(4-26)
- 梅清墓(4-32)
- 景德寺塔(4-36)
- 施闰章墓(5-24)
- 水东花戏楼(5-34)
- 宣州古窑址群(6-24)
- 龙溪塔(6-41)
- 南湖章氏宗祠(6-99)
- 水东大夫第(6-100)
- 鸦山与九曲岭古道(8-42)
- 刘廷藻墓(8-54)
- 李家桥(8-61)
- 狸头桥(8-62)
- 龙首塔(8-63)
- 三道桥(8-94)
- 孙氏祠堂(8-109)
- 五道井(8-110)
- 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8-199)
宁国市
- 周氏祠堂(5-43)
- 千秋关(6-40)
- 上坦桥(6-46)
- 山门洞摩崖石刻(6-119)
- 宁临古道(8-39)
- 望仙桥(8-95)
- 东山渡桥(8-97)
- 廉夫桥(8-165)
广德市
- 下阳遗址(4-9)
- 万孺人墓(5-18)
- 云氏宗祠及《长生殿》戏文砖雕贞节坊(5-37)
- 耿村明代耿姓民宅(5-38)
- 桃州鼓角楼城台(6-49)
- 下阳祠山庙(6-56)
- 张光藻墓(6-119)
- 广德603探空火箭发射场旧址(6-171)
- 卢承华宅(7-28)
- 桥头村祠山庙戏楼(7-29)
- 小三线广德九四零厂旧址(7-79)
- 太极洞摩崖石刻(8-166)
郎溪县
- 欧墩遗址(4-15)
- 侯家祠堂(4-91)
- 明代城墙(5-35)
- 磨盘山遗址(6-12)
- 有斐堂(6-98)
- 鸦山岭古道(6-169)
- 飞狸桥(8-67)
- 吕氏花敞厅(8-68)
- 青碧桥(8-69)
- 吴家昌宅(8-123)
- 夏雨初烈士故居及墓(8-174)
泾县
旌德县
绩溪县
- 太平军攻城图壁画(1-4)
- 胡家村遗址(1-80)
- 冯村进士坊(3-13)
- 霞间窑址(3-38)
- 五教堂(4-50)
- 许氏宗祠及听泉楼(4-67)
- 汪氏住宅(4-96)
- 湖村民居(含余社旺宅、章祖望宅、章祖强宅、章秀珍宅、章氏宗祠、湖村木子堂)[35](4-97)
- 绩溪文庙(4-98)[36]
- 周氏宗祠(4-99)
- 石家村古建筑群(5-42)
- 华阳中正坊(6-47)
- 磡头节妇坊(6-48)
- 陈凤仙宅(8-64)
- 文星桥(8-65)
- 石门周氏宗祠(8-66)
- 德锦汪氏宗祠(8-111)
- 伏岭栢公祠(8-112)
- 胡祠文昌阁(8-113)
- 魁星阁和南山桥(8-114)
- 仁里敬爱堂(8-115)
- 石门古戏台和太尉庙(8-116)
- 坦头汪氏宗祠(8-117)
- 西山民宅(8-118)
- 瀛洲章氏宗祠(8-119)
- 方祠文昌阁(8-120)
- 下溪王氏宗祠(8-121)
- 邵作舟故居及墓(8-170)
- 利民酒坊旧址(8-176)
跨市区县
- 箬岭与旌歙古道(黄山市黄山区、歙县、宣城市旌德县)(8-38)
注释
- 2004年第五批公布庐州府城隍庙戏楼,2012年第六批并入庐州府城隍庙。
- 1998年公布李鸿章家族住宅,2004年李鸿章享堂归入并改名李鸿章故居及享堂,2013年李鸿章故居升级为国保李氏家族旧宅。
参考文献
- 「安徽省人民委員會關於轉發文化局所提出的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56)皖文潘字第01379号
- 「安徽省人民委員會關於公布涇縣新四軍革命遺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文字第0091號,《安徽政報》,1960,第3期,57-58
- 「安徽省人民委員會關於公布第二批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文字第00129號,《安徽政報》,1961,第4期,98-100
- 「安徽省革命委員會會關於公布鳳陽明皇陵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各行署,各市,縣人民政府(革委會),省直有關委、辦、廳、局,各大學:.自一九五六年以來,經省批准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共一百零六處。「文化大革命。中,文物遭到嚴重破壞,有些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巳不存在或面目全非,有的不宜繼續列為省級單位,同時,又發現了一批較為重要的文物單位。根據國務院(1981)9號文件《國務院批轉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關於加強文物工作的請示報告》精神,省政府決定將原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加以調整i保留六十處,撤銷四十六處,另新增加四十二處,共一百零二處;現予公布。對撤銷的單位,由各址,市,縣加以調整,確定保護方案,各地要加強對文物工作的領導,防止失傳,有的可與旅遊點的建設結合起來,進行整修。要切實落實保護,管理,維修的責任,規定保護範圍,作出標誌說明,建立科學記錄檔案,採取有效措施,把文物保護好,以適應文物事業發展的需野更好地為四化建設服務。安徽省人民政府。一九八一年九月八日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依法治市综合网. 1986-07-03 [2009-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3-26).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准则库. 1989-05-27 [2009-10-26].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中国安徽(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 1998年5月4日 [2009-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3月3日).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中国安徽(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 2004年10月28日 [2009-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5月17日).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中国安徽(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 2007年8月23日 [2012-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2-06-21 [2013-05-19] (简体中文).
- .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2-12-26 [2013-05-19] (简体中文).
- .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9-03-28 [2019-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8).
- 2012年第六批芜湖文庙大成殿归入
- 2012年第七批五代、宋代骆冲窑址归入
- 2019年第八批九龙岗铁路俱乐部建筑群归入
- 2019年第八批大士阁归入
- 2012年第六批姚莹故居归入
- 2012年第六批杨家老屋归入
- 2012年第六批红二十八军旧址群归入;2019年第八批岳西县红二十八军店前河会议活动地旧址,红二十八军驻扎地旧址,红二十八军妙道山阻击战驻扎地旧址,金寨县红二十八军重建旧址归入
- 2012年第六批王步文烈士墓归入
- 2019年第八批程恩普旧居归入
- 1998年,公布太和清真北寺为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太和清真南寺和太和清真北寺合并,并改现名
- 2019年第八批欧盘窑址归入
- 1981年公布独山暴动指挥部旧址,2004年独山革命旧址群归入并改现名
- 2019年第八批裕安区中共六安中心县委旧址归入
- 2019年第八批岳西县刘邓大军皖西区委、军区旧址归入
- 2019年第八批商城县农民协会、红军医院旧址,豫东南道革命根据地金寨革命旧址群归入豫东南道委、道区苏维埃政府机关旧址,更为现名
- 2004年第五批东岳庙归入
- 2012年第六批明伦堂归入
- 在九华山风景区
- 2019年第八批义门归入
- 2019年第八批翟氏前份、中份祠堂归入
- 2019年第八批凫山书院、吕氏祖屋、五子登科楼归入
- 2012年第六批章氏宗祠归入,2019年第八批湖村木子堂归入
- 2012年第六批明伦堂考棚归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