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军节度使
宣武军节度使,唐朝、五代在今河南省东部设立的节度使。中和三年(883年)朱温为节度使,以此为根据地,兼并中原,建立后梁。首府汴梁(即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成为後來宋东京开封府的雏形。
历代变更 | |
設置 | 唐朝 |
使用状况 | 河南省開封市 |
唐朝 | 河南節度使(755年,758年廢) 汴州都防禦使(758年,759年廢) 汴滑節度使(759年,761年廢) 河南節度使(762年復立,776年廢) 宋亳潁節度使(781年) 宣武軍節度使(781年後) |
五代十国 | 宣武軍節度使(後唐) |
名稱與轄區
又稱宣武节度使、宋亳潁节度使、滑鄭汴節度使、河南节度使、汴梁节度使、汴州节度使、汴宋节度使、汴滑节度使、汴濮节度使、滑濮节度使等。
宣武军治所在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长期管理汴州、宋州、亳州、颍州,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封丘、开封、尉氏、柘城、沈丘以东,山东省单县和安徽省砀山、亳州、涡阳、蒙城、阜阳、颍上等地。
年表
755年十一月设置河南节度使,管辖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东到大海十三郡(汴州陈留郡、宋州、滑州、陈州、颍州、亳州、曹州、濮州、淄州、沂州、泗州、徐州、海州),节度使兼领陈留郡太守。
758年废节度,改为汴州都防御使,下辖汴州、宋州、徐州、泗州、海州、淄州、沂州。
759年,设汴滑七州节度使,下辖汴州、滑州、曹州、宋州、濮州;再设河南节度使,下辖徐州、泗州、海州、颍州、亳州、濮州。
760年,海州归青密节度使,颍州、亳州归郑颍节度使,濮州归郓齐兖节度使。废除后徐州、泗州归淮西节度使。
761年,汴滑七州节度使归淮西节度使,後又设滑郑汴节度使。
762年复设,管理汴州、宋州、徐州、兖州、郓州、曹州、濮州、颍州八州,节度使兼领汴州刺史。广德之后改称汴宋节度使。
765年,滑郑汴节度使改为滑濮节度使。769年,增加泗州,颍州归属泽潞节度使。
776年废除,宋州、泗州归永平节度使,曹州、兖州、郓州、徐州、濮州归平卢节度使,后来复设。
781年建号宣武军,驻地宋州,下辖宋州、亳州、颍州。
784年闰十月,滑濮节度使改为汴滑节度使。
785年三月,汴滑节度使改为郑滑节度使。
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四月,升汴州為東都開封府,廢宣武軍號。开平三年(909年)改于宋州设立宣武军。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東都開封府復為宣武軍節度使,下轄汴州。宋州宣武军改称归德军。
天成元年(926年),增領曹州。
後晉天福三年(938年)十月,升汴州為東京開封府,廢宣武軍號。
遼大同元年(947年)三月,遼國佔領開封府,又改為宣武軍節度使。六月,後漢廢除遼國所置節度使,復為開封府。
历代節度使
- 河南(汴宋)
- 张介然(755年)
- 李庭望(755年;安禄山)
- 李随(756年)
- 李祗(756年)
- 李巨(756年)
- 贺兰进明(756年—757年),因陈留为燕军所陷,治彭城
- 尹子奇(757年;安庆绪)
- 张镐(757年—758年)
- 崔光远(758年)
- 安太清(759年;史思明)
- 张献诚(760年—764年)
- 田神功(764年—774年)
- 田神玉(774年—776年)
- 李迥(775年)(遥领)
- 李勉(776年)(未任)
- 李灵曜(776年)
- 李忠臣(776年—779年)
- 汴滑
- 宣武
- 刘玄佐(785年—792年)
- 吴凑(792年)(未任)
- 刘士宁(792年—793年)
- 李谌(793年—795年,亲王遥领)
- 李万荣(793年—796年)
- 董晋(796年—799年)
- 陆长源(799年)
- 刘全谅(799年)
- 韩弘(799年—819年)
- 张弘靖(819年—821年)
- 李(821年—822年)
- 李㝏(822年)
- 韩充(822年—824年)
- 令狐楚(824年—828年)
- 李逢吉(828年—831年)
- 杨元卿(831年—833年)
- 李程(833年—835年)
- 王智兴(835年—836年)
- 李绅(836年—840年)
- 王彦威(840年—845年)
- 孙简(846年—847年)
- 刘约(847年),未上任即暴卒
- 卢钧(847年—850年)
- 卢弘止(卢弘正)(850年)
- 郑朗(851年)
- 崔龟从(851年—853年)
- 刘瑑(853年—856年)
- 裴休(856年)
- 马植(857年)
- 郑涯(857年—859年)
- 畢諴(859年—860年)
- 杨汉公(861年)
- 令狐绹(861年—862年)
- 李福(862年—863年)
- 蒋伸(863年—864年)
- 郑处诲(864年—867年)
- 李蔚(868年—870年)
- 郑从谠(870年—871年)
- 归仁晦(872年—873年)
- 王铎(873年—877年)
- 穆仁裕(877年—879年)
- 安某(879年—880年)
- 康实(881年—883年)
- 朱溫(883年—907年)
另《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下载纪王李慎子李庄有子汴州节度使李行祎,但当时未设汴州节度使,或有误。
- 东都留守(后梁)
- 宣武(后唐之后)
- 王瓚(923年),副使,权知
- 卢质(923年—924年),知军州事、权知
- 李存審(924年),未任卒
- 李嗣源(924年—925年)
- 孔循(925年—926年),权知
- 高逖(926年),权知
- 韦俨(926年),权知
- 孔循(926年),权知
- 朱守殷(927年)
- 石敬瑭(927年—928年)
- 李從厚(928年—929年)
- 赵敬怡(929年),权知
- 赵凤(929年),权知
- 符習(929年—930年)
- 李從曮(930年—933年)
- 趙延壽(933年—935年)
- 范延光(935年—936年)
- 李周(936年)
- 楊光遠(936年—938年)
- 盧文進(937年—938年),南吳立,遙領,一作宁国军节度使之误
- 杨承祚(938年)
- 蕭翰(947年),遼國立
- 东都留守(开封府尹)
参考资料
- 《新唐书·方镇表》
- 《五代十國方鎮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