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
晉高祖石敬瑭(892年3月30日—942年7月28日[1][2]),五代十国時期的后晋开国皇帝(在位:936年11月28日-942年7月28日)。庙号高祖,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他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给契丹,使中原地區丧失了北方屏障,使後代皇朝難以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攻打,直至明朝初年才奪回對該地區的控制權。此外,石敬瑭為感謝契丹出手相助,就對契丹王朝俯首稱臣。他無視朝廷群臣反對,自行宣布對外尊稱辽太宗為父皇帝,自稱兒皇帝,此舉大受時人所詬病。
晋高祖 | |||||||||||||
---|---|---|---|---|---|---|---|---|---|---|---|---|---|
統治 | 936年11月28日[1]-942年7月28日 | ||||||||||||
出生 | 唐昭宗景福元年三月三十日 892年3月30日 | ||||||||||||
逝世 | 後晉高祖天福七年七月二十八日 942年7月28日 (50歲) | ||||||||||||
安葬 | |||||||||||||
| |||||||||||||
政权 | 后晋 |
早期
《新五代史》指石敬瑭的祖先是沙陀人,石敬瑭稱帝後,自稱本是卫國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祖先在漢末的戰亂中流居甘州。近代發挖出土的石重貴墓誌銘則自稱他們家是後趙石勒之後裔[3]。
石敬瑭的高祖父石璟在元和年間与李克用的祖先一同從甘州入附,被任命為为河东阴山府裨校,以戰功累官至朔州刺史。曾祖父石郴早死,祖父石翌曾任振武防御使,父親石绍雍沙陀名臬捩鸡,善骑射,在李克用父子麾下屢立战功,曾任平、洺二州刺史,追赠太傅,景福元年二月二十八日夫人何氏生石敬瑭于太原汾阳里,為石绍雍次子。
石敬瑭自少便弓马,寡言笑,喜读兵书,作战时身先士卒,勇猛异常,深得李嗣源(日後的唐明宗)赏识,为其亲兵将领,被招为女婿。後唐莊宗同光四年(926年),邺都之变,石敬瑭力劝李嗣源入汴京,转攻洛阳。李嗣源即位后,石敬瑭历任保义、宣武、天雄、河阳、河東诸镇节度使。
934年,閔帝李從厚徙石敬瑭為成德節度使。閔帝討伐潞王李从珂失敗,逃到衛州向石敬瑭求援,可是石敬瑭的部下把閔帝隨從殺盡,石敬瑭把閔帝安置在衛州,最後閔帝被李从珂派人殺死。
建國
末帝李从珂继位后,任石敬瑭為河東節度使,後來開始對石敬瑭起疑,石敬瑭也暗中謀自保。石敬瑭以多病為理由,上表請求朝廷調他往其它藩鎮,借此試探朝廷對他的態度。末帝在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改授石敬瑭為天平節度使,並降旨催促赴任。石敬瑭懷疑末帝對他起疑心,便举兵叛变。後唐派兵討伐,石敬瑭被圍,向契丹求援。九月契丹軍南下,擊敗唐軍。
石敬瑭的岳父是唐明宗李嗣源。李嗣源的义父是李克用。李克用曾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结为兄弟,故石敬瑭按辈份称比他小10歲的耶律阿保机的儿子耶律德光为亚父,并在国书中稱自己為“兒皇帝”,耶律德光为“父皇帝”。
石敬瑭在十一月受契丹冊封為大晉皇帝,然後向洛陽進軍,後唐末帝在閏十一月(937年1月)自焚,後唐遂亡。石敬瑭滅後唐後,按约定将燕雲十六州献给契丹,其结果使中原地區丧失了北方屏障。另外晋国向辽国每岁奉绢三十万匹。
後期
石敬瑭在位期間,各地將領魏博节度使范延光、西京留守张从宾、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等引发的叛變事件不斷,他的兒子石重信和石重乂亦遭叛軍殺害。后因成德節度使安重榮及河东节度使劉知遠先後接受吐谷浑部族投降,石敬瑭屡遭契丹责问,乃忧愤而死。
後世評價
参考文献
注释
前任: - |
中国后晋皇帝 936年—942年 |
繼任: 侄后晋出帝石重贵 |
官衔 | ||
---|---|---|
前任: 康延孝 |
陕州保义军节度使 926-927年 |
繼任: 刘仲殷 |
前任: 朱守殷 |
汴州宣武军节度使 927-928年 |
繼任: 李从厚 |
前任: 赵敬怡 |
邺都天雄军节度使 928-931年 |
繼任: 李从厚 |
前任: 卢质 |
孟州河阳节度使 931-932年 |
繼任: 康义诚 |
前任: 李从温 |
北京河东节度使 932-934年 |
繼任: 李从珂(未任) |
前任: 范延光 |
镇州成德军节度使 934年 |
繼任: 李重美 |
前任: 李德珫 |
北京河东节度使 934-936年 |
繼任: 宋审虔(未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