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
宜城市是中国湖北省襄阳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总面积为2115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約47万人,市人民政府駐鄢城街道。宜城市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古称“鄢”,楚國國都之一,是战国时期鄢郢之战的主战场,也是抗日战争时期枣宜会战的重要战略据点。
宜城市 | |
---|---|
县级市 | |
宜城市的地理位置 | |
坐标:31°42′42″N 112°15′19″E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隶属行政区 | 湖北省襄阳市 |
面积 | |
• 总计 | 2,113.86 平方公里(816.17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 | |
• 總計 | 45.94万人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郵政編碼 | 441400 |
行政区划代码 | 420684 |
历史沿革
宜城历史悠久。商为邔国。周时为罗国、鄀国。春秋时并于楚,在楚文王時成為楚國國都鄢郢(一說為楚國陪都)。战国时为邔、鄀、鄢3邑。秦时为鄢、邔、鄀3县,隶属南郡。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改鄢县为宜城县。后变更分合,至唐天宝七年(748年)又改名宜城县,宋、元、清名因之。
1945年为纪念枣宜会战中殉国抗日将领张自忠,更名自忠县,隶属湖北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7年12月以后,汉水以东地区隶属中共襄枣宜县。1948年7月后,汉水以西地区隶属中共荆钟宜县。1949年恢复宜城县建制,隶属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
199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城县,设立宜城市。
地理
宜城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东界随州、枣阳,南接钟祥、荆门,西邻南漳,北抵襄阳。地处东经111°57′-112°45′,北纬31°26′-31°54′。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53公里,总面积2115平方公里。
宜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冬冷夏热,陆性率64%,有典型的大陆气候特征。
境内各地年降水量在800至10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16.4天。降水分布趋势是东西山区多于中部丘陵平原区,北部少,南部多。历年自然降水状况大致是丰雨年、缺雨年和正常年各占三分之一。日照时数多年平均为19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4%,为全省日照时数高值区。一年中日照最多的月份是8月,占56%,最少的是2、3月,占36%。
人口民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宜城市常住人口469417人。[2]
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56.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86万人,乡村人口33.5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770人,出生率8.45 ‰;死亡人口3278人,死亡率5.81‰;自然增长率为2.64‰。
宜城市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7%。 少数民族有回、满、壮、苗、黎、瑶、藏、蒙古、土家、锡伯、维吾尔等,人口为0.12万人,约占人口0.23%。分布在全市各镇(办事处),主要集中在流水镇和板桥店镇。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回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以上。
矿产资源
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铅矿、铝土矿、磷矿、矿泉水、耐火粘土、高岭土、铁矾土、膨润土、砖瓦粘土、石灰石、白云石、硅石、方解石、大理石、云母、氧化铁红、煤、镓、铁、石英砂等20余种,已被开发利用的有12种。主要分布在“两山一线”既东南两山、随南线,已探明的矿石储藏量14亿吨。
- 铜、铅、银多金属矿,储量70多万吨,储藏价值1亿多元;
- 铝土矿,储量800多万吨,居全省第一。
- 硅石,储量达1500万吨,平均品位达98%,属特级矿。次为孔湾覆船山和雷河胡耳硅矿,主要生产硅铁、硅锰等硅质合金;
- 耐火粘土,总储量3600万吨;
- 磷块岩,储量400万吨;
- 白云岩,储量3亿吨以上;
- 石灰岩,总储量2亿吨以上,平均含氧化钙54%以上,属一级品,系中南地区罕见的大型优质石灰石矿;
- 白云母,储藏于孔湾夫子娅的杨坡群片岩中,共有6条矿脉;
- 膨润土,储量37.56万吨,品级Ⅱ至Ⅲ级;
- 矿泉水,出露于板桥上湾张集,被命名为含偏硅酸、锶、溴、氟、硒的重碳酸硫酸至钙镁型矿泉水,日自然溢出量达2200吨,系1987年国家首批公布的八大优质天然矿泉水之一。
特产
宜城板鸭: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参考文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民政部关于湖北省撤销宜城县设立宜城市的批复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 .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