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 (隋朝)

壽州隋朝時設置的

沿革

隋唐五代

隋朝開皇九年(589年),改揚州(治壽春)為壽州,隸壽州總管府,治壽春(今安徽省壽縣),領四縣:壽春、安豐、小黃、長平。開皇十九年(599年),析置霍丘縣。大業元年(605年),廢總管府。大業三年(607年),改壽州為淮南郡。後省長平縣。[1]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平杜伏威,改淮南郡(領壽春、安豐、霍丘、小黃四縣)復置壽州,隸和州總管府。武德三年(620年),壽州改隸壽州總管府。武德四年(621年),析置松滋、肥陵二縣,松滋、霍丘二縣改屬蓼州。武德七年(624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廢蓼州,其所領霍丘縣改屬壽州;省小黃、肥陵二縣。貞觀元年(627年),壽州直隸於揚州大都督府;廢霍州,其所領霍山縣改屬壽州。至此,壽州領四縣:壽春、安豐、霍丘、霍山。貞觀十年(636年),壽州直屬淮南道武周神功元年(697年),改霍山縣為武昌縣。

唐朝神龍元年(705年),復武昌縣為霍山縣。開元二十七年(739年),改霍山縣為盛唐縣。天寶元年(742年),改壽州為壽春郡,析置霍山縣。天寶十五載(756年),壽春郡隸淮南節度使(駐揚州)。乾元元年(758年),復壽春郡為壽州。至此,壽州領五縣:壽春、安豐、霍丘、盛唐、霍山。乾元二年(759年),壽州改隸淮南西道節度使(駐壽州)。上元二年(761年),壽州還隸淮南節度使,又改隸舒廬壽都團練使(駐壽州),又還隸淮南節度使興元元年(784年),壽州改隸濠壽廬都團練觀察使(駐壽州)。貞元四年(788年),壽州還隸淮南節度使[2]

唐朝寿州辖县
618年寿春县安丰县霍丘县小黄县[3]
621年寿春县安丰县小黄县霍丘县改属蓼州,新设肥陵县[4]
624年寿春县安丰县霍丘县来属,废除小黄县肥陵县
627年寿春县安丰县霍丘县霍山县[5]来属)
697年寿春县安丰县霍丘县霍山县(改名武昌县
705年寿春县安丰县霍丘县武昌县(改名霍山县
739年寿春县安丰县霍丘县霍山县(改名盛唐县
742年寿春县安丰县霍丘县盛唐县(新设霍山县[6]

五代十國時期,壽州先後為南吳(907年-937年)、南唐(937年-957年)、後周(957年-960年)的領土。南吳天祐十四年(917年),壽州改隸清淮軍節度使(駐濠州)。乾貞元年(927年),清淮軍節度使移駐壽州。後周顯德四年(957年),改清淮軍節度使為忠正軍節度使,壽州仍隸之;潁州下蔡縣改屬壽州,壽州移治下蔡(今安徽省鳳臺縣)。至此,壽州領六縣:下蔡、安豐、霍丘、壽春、盛唐、霍山。[7]

宋金

北宋時,壽州屬淮南路開寶元年(968年),霍山縣併入盛唐縣。開寶四年(971年),改盛唐縣為六安縣。至此,壽州領五縣:下蔡、安豐、霍丘、壽春、六安。熙寧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為兩路,壽州屬淮南西路政和六年(1116年),升壽州為壽春府[8]

金朝天會七年(1129年),佔領南宋壽春府淮北的下蔡縣,亳州蒙城縣改屬壽春府。劉齊阜昌元年(1130年),得金之壽春府,降為壽州金朝天會十五年(1137年),廢劉齊,得壽州。天眷二年(1139年),歸還壽州予南宋,廢州,領縣併入壽春府(治下蔡)。皇統元年(1141年),佔領南宋壽春府下蔡、蒙城、安豐、霍丘四縣。同年議和,歸還淮南的安豐、霍丘二縣(置安豐軍)。

皇統二年(1142年),降壽春府壽州(刺史州),隸山東西路武寧軍節度使(駐徐州),領二縣:下蔡、蒙城。貞元元年(1153年),壽州改隸南京路宣武軍節度使(駐歸德府)。正隆六年(1161年),壽州陷於南宋,升為壽春府大定二年(1162年),奪回壽春府,復為壽州。泰和六年(1206年),升壽州為防禦州,同年陷於南宋後又奪回。天興元年(1232年),下蔡陷於大蒙古國,不久被棄。天興二年(1233年),下蔡陷於南宋,州治遷至蒙城,不久蒙城亦陷於南宋南宋改壽州為壽春府[9]

明清

吳元年(1367年),降壽春府復置壽州,屬江南行中書省臨濠府,治壽春(今安徽省壽縣),領五縣:壽春、安豐、下蔡、霍丘、蒙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壽州直隸於中書省。洪武四年(1371年),壽州還屬臨濠府,省附郭壽春縣及安豐、下蔡二縣入本州。至此,壽州領二縣:霍丘、蒙城。洪武六年(1373年),改臨濠府中立府,壽州仍屬之。洪武七年(1374年),改中立府鳳陽府,壽州仍屬之。[10]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佔領壽州。雍正三年(1725年),霍丘縣改屬潁州,蒙城縣改屬亳州,壽州不再領縣。雍正十一年(1733年),分壽州置鳳台縣[11]

1912年,改壽州為壽縣,直隸於安徽省[12]

長官

隋朝壽州刺史(589年-607年)
唐朝壽州刺史(619年-742年,758年-907年)
  • 張鎮周(兼任都督壽濠二州諸軍事,624年-625年)
  • 盧祖尚(兼任都督壽濠二州諸軍事,625年-?)
  • 李元軌(633年-635年)
  • 李元名(636年-642年)
  • 李元裕(654年-658年)
  • 李鳳(663年)
  • 李上金(666年)
  • 高智周(总章、咸亨年间)
  • 李元嬰(上元年间)
  • 李詢(唐高宗时)
  • 李沖(唐高宗末年)
  • 鄧玄挺(約684年)
  • 趙瓌(約685年-688年)
  • 姚慎盈(武周时)
  • 徐湘(武周时)
  • 張敬之(神龙年间)
  • 辛怡諫(唐中宗、唐睿宗时)
  • 盧成務(开元年间)
  • 崔湛(开元年间,未任)
  • 元寄(开元年间)
  • 寿春郡太守
  • 元從(唐肃宗时)
  • 崔昭(約758年-760年)
  • 王仲昇(兼任淮南西道節度使,760年-761年)
  • 張萬福(唐代宗初年)
  • 獨孤問俗(約766年-768年)
  • 張緯之(約769年-771年)
  • 韋延安(約772年-773年)
  • 裴諝(約773年-774年)
  • 張公度(775年之前)
  • 張鎰(777年-779年)
  • 皇甫政(大历年间)
  • 崔昭(建中年间)
  • 張建封(約783年-788年)
  • 李規(贞元初年)
  • 許子餘(贞元前期)
  • 楊承恩(?—799年)
  • 王宗(799年—?)
  • 羅珦(802年)
  • 李通(贞元年间)
  • 張士平(元和初年)
  • 李湘(809年見任)
  • 王宗儒
  • 令狐通(?—814年)
  • 李文通(815年-817年)
  • 張植(元和末年)
  • 李諒(821年—?)
  • 唐慶(长庆年间)
  • 劉元鼎(长庆年间)
  • 楊歸厚(824年見任)
  • 韋審規(宝历年间)
  • 裴墉(約828年-829年)
  • 李紳(830年-833年)
  • 賈直言(約833年-834年)
  • 高承恭(約835年-836年)
  • 渾鐬(836年-838年)
  • 劉某(838年—839年)
  • 王鎮(?—845年)
  • 韋正貫(845年-846年)
  • 裴識(846年-848年)
  • 盧簡求(852年-855年)
  • 令狐緒(856年見任)
  • 李玄(857年—?)
  • 李琢(859年—?)
  • 孟鈺(?—866年)
  • 辛晦(咸通年间)
  • 楊某(868年)
  • 張翱(中和年间—887年)
  • 江儒(?—892年)
  • 江彥溫(?—894年)
  • 江從勗(894年-895年)
  • 朱延壽(895年-904年)
  • 朱瑾(天祐年间)
  • 魏承休
  • 裴通
  • 尹耀[15]
五代十國壽州刺史(907年-960年)
  • 劉仁贍(兼任清淮軍節度使,955年-957年)[16]
  • 楊承信(兼任忠正軍節度使,957年-960年)[17]
北宋知壽州軍州事(10世紀-1116年)
劉齊知壽州軍州事(1130年-1137年)
  • 王威
  • 宋超(?-1137年)[53]
金朝壽州刺史(1142年-1206年)
金朝壽州防禦使(1206年-1233年)
  • 徒單羲(1206年-?)[56]
  • 完顏弼(1208年-1210年)[57]
  • 奧屯襄[58]
  • 蒲察阿里[58]
  • 烏古論仲溫(?-1213年)[56]
  • 移剌福僧(1213年-1215年)[59]
  • 完顏乃剌(1223年見任)[60]
明朝壽州知州(1367年-1645年)
  • 夏侯顯(1369年出任)
  • 秦克用(1380年出任)
  • 錢唐(洪武時)
  • 王謙(1404年出任)
  • 惠理(1440年出任)
  • 甄譓(1445年出任)
  • 王長福(1445年出任)
  • 羅訓(1460年出任)
  • 楊晟(1465年出任)
  • 趙宗(1468年出任)
  • 陳鎰(1478年出任)
  • 李沖(1484年出任)
  • 劉㮣(1486年出任)
  • 劉瓚(1488年出任)
  • 王肅(1489年出任)
  • 王嘉慶(1493年出任)
  • 江潮(1501年出任)
  • 李昆(1503年出任)
  • 吳節(1509年出任)
  • 林僖(1513年出任)
  • 常龍(1516年出任)
  • 李鳳(1519年出任)
  • 鄭元深(1521年出任)
  • 河東萊(1524年出任)
  • 劉天民
  • 王鎣(1525年出任)
  • 戴奇(1533年出任)
  • 王重質(1535年出任)
  • 劉永準(1537年出任)
  • 錢雍熙(1539年出任)
  • 周宗正(1541年出任)
  • 史弘詢(1541年出任)
  • 栗永祿(1547年出任)
  • 鄭紹恷(1550年出任)
  • 鄭源彬(1554年出任)
  • 呂穆感(1559年出任)
  • 陳懋興(1560年出任)
  • 傅霖(1563年出任)
  • 楊惟喬(1566年出任)
  • 甘來學(1568年出任)
  • 南軒(1573年出任)
  • 楊潤(1573年出任)
  • 周以敬(1574年出任)
  • 鄭珫(1574年出任)
  • 莊桐(1576年出任)
  • 黃克纘(1583年出任)
  • 李聯芳(1585年出任)
  • 張允紳(1586年出任)
  • 李和(1589年出任)
  • 李邦潢(1595年出任)
  • 舒琛(1599年出任)
  • 郭蒙吉(1603年出任)
  • 徐來建(1604年出任)
  • 馬□□(1609年出任)
  • 彭汝賢(1610年出任)
  • 閻同賓(1615年出任)
  • 王□□(天啟時)
  • 李來鳳(天啟時)
  • 郭宗振(1627年出任)
  • 范紹裘(1627年出任)
  • 茅望之(1635年署任)
  • 劉純慶(崇禎時)
  • 朱大紱(崇禎時)
  • 袁翎(崇禎時)
  • 張鴻勳(崇禎時)
  • 李彬(崇禎時)
  • 趙□□(崇禎時)
  • 王□□(崇禎時)
清朝壽州知州(1645年-1912年)
  • 胡永善(1645年出任)
  • 劉士瑜(1645年出任)
  • 王棐(1646年出任)
  • 王業(1647年出任)
  • 于三躍(1651年出任)
  • 李大升(1653年出任)
  • 裘組(1658年出任)
  • 劉裴印(1660年出任)
  • 黎士毅(1663年出任)
  • 張希召(1668年出任)
  • 沈顯貴(1678年出任)
  • 甯養氣(1682年出任)
  • 王治國(1683年出任)
  • 佟山年(1687年出任)
  • 黃汝鈺(1694年出任)
  • 王永偀(1695年出任)
  • 傅君錫(1697年出任)
  • 王帝臣(1700年出任)
  • 徐國璽(1708年出任)
  • 祝鍾雋(1710年出任)
  • 謝亮揆(1712年出任)
  • 李孔嘉(1715年出任)
  • 鮑學灝(1722年出任)
  • 姚宗先(1728年出任)
  • 饒荷禧(1729年出任)
  • 王瓚(1731年出任)
  • 張毓珂(1732年出任)
  • 唐際運(1732年署任)
  • 周之晉(1734年署任)
  • 馮原(1734年出任)
  • 段文元(1735年署任)
  • 趙宗炅(1736年出任)
  • 范從轍(1737年出任)
  • 孔傳檀(1742年署任)
  • 金宏勳(1743年出任)
  • 王瓚(1744年出任)
  • 陳韶(1746年出任)
  • 馮源(1747年出任)
  • 郭瀛(1751年出任)
  • 朱扆(1753年出任)
  • 劉瑍(1754年出任)
  • 李天璽(1756年出任)
  • 王如玖(1757年出任)
  • 王心銘(1757年出任)
  • 徐廷琳(1761年出任)
  • 席芑(1765年出任)
  • 張肇揚(1767年出任)
  • 梁鈺(1767年出任)
  • 周錫疆(1769年署任)
  • 鄭基(1770年出任)
  • 亢愫(1770年署任)
  • 周錫疆(1770年署任)
  • 劉立詮(1772年署任)
  • 楊先儀(1773年署任)
  • 張佩芳(1774年出任)
  • 杜明德(1774年署任)
  • 徐紹基(1777年署任)
  • 黃周鼎(1778年署任)
  • 楊有源(1780年署任)
  • 林夢鯉(1783年出任)
  • 陳於禮(1786年署任)
  • 蔡必昌(1786年出任)
  • 姚繼祖(1787年署任)
  • 趙霖(1787年署任)
  • 李廷儀(1790年署任)
  • 何孝達(1791年署任)
  • 李法(1792年署任)
  • 彭同堉(1793年署任)
  • 周光鄰(1793年署任)
  • 黃繩祖(1794年署任)
  • 高質連(1794年出任)
  • 孫菖生(1797年出任)
  • 鄭泰(1799年出任)
  • 沈南春(1803年署任)
  • 玉福(1805年署任)
  • 靳天培(1807年署任)
  • 陳之揆(1810年出任)
  • 許鴻磐(1811年署任)
  • 沈南春(1811年署任)
  • 李兆洛(1812年兼理)
  • 靳天培(1813年署任)
  • 沈南春(1813年出任)
  • 杜茂材(1814年署任)
  • 姜廷燦(1816年署任)
  • 周恕先(1818年署任)
  • 龔式穀(1819年署任,1820年出任)
  • 張家檙(1822年兼理)
  • 王毓芳(1822年署任)
  • 王友仁(1823年署任)
  • 傅懷江(1825年署任)
  • 裘恩澍(1826年署任)
  • 朱士達(1826年出任)
  • 袁忠圖(1829年代理)
  • 高瑞慶(1830年出任)
  • 續瑞(道光時)
  • 王恩植(道光時)
  • 陸耀如(道光時)
  • 徐青照(道光時)
  • 陳葆森(道光時)
  • 許道藩(道光時)
  • 張清元(道光時)
  • 劉汝剛(道光時)
  • 楊斯熙(道光時)
  • 饒元英(1847年任)
  • 裕泰(1851年代理)
  • 李寶善(1851年任)
  • 金光筋(1852年任)
  • 黃元吉(1855年任)
  • 任春和(1857年任)
  • 毛維翼(1862年任)
  • 施照(1863年任)
  • 顏海颺(1868年出任)
  • 李蔚(1869年署任)
  • 陸顯勳(1870年出任)
  • 王寅清(1873年署任)
  • 金耀奎(1875年代理)
  • 何慶釗(1875年署任)
  • 陸顯勳(1876年出任)
  • 李祖福(1880年署任)
  • 覺羅錫光(1881年兼理)
  • 陸顯勳(1881年出任)
  • 沈慶立(1883年署任)
  • 周辛炳(1884年署任)
  • 王鼎臣(1885年出任)
  • 曾道唯(1887年出任)
  • 鄭思賢(1888年代理)
  • 曾道唯(1888年回任)
  • 宗能徵(1889年代理)
  • 王萬甡(1890年署任)[61]

註釋及徵引文獻

  1. 《隋書·卷三十一·志第二十六》
  2.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3. 安徽省寿县正阳关镇
  4. 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孙庙乡
  5.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
  6. 安徽省霍山县衡山镇
  7.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五代十國卷》
  8.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宋西夏卷》
  9.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遼金卷》
  10.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
  11.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清代卷》
  12.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
  13. 《隋書·卷二·帝紀第二》
  14. 《隋書·卷五十五·列傳第二十》
  15. 《唐刺史考全編》
  16. 《新五代史·卷三十二·死節傳第二十》
  17. 《新五代史·卷二百五十二·列傳第十一》
  18. 《宋史·卷二百四十九·列傳第八》
  19. 《宋史·卷二百七十·列傳第二十九》
  20. 《宋史·卷二百七十六·列傳第三十五》
  21. 《宋史·卷二百九十六·列傳第五十五》
  22. 《宋史·卷三百○四·列傳第六十三》
  23. 《宋史·卷三百○七·列傳第六十六》
  24. 《宋史·卷二百五十·列傳第九》
  25. 《宋史·卷二百八十四·列傳第四十三》
  26. 《宋史·卷三百○二·列傳第六十一》
  27. 《宋史·卷二百八十六·列傳第四十五》
  28. 《宋史·卷三百○一·列傳第六十》
  29. 《宋史·卷二百九十七·列傳第五十六》
  30. 《宋史·卷二百八十三·列傳第四十二》
  31. 《宋史·卷二百八十八·列傳第四十七》
  32. 《宋史·卷二百九十一·列傳第五十》
  33. 《宋史·卷二百六十五·列傳第二十四》
  34. 《宋史·卷二百六十九·列傳第二十八》
  35. 《宋史·卷三百○九·列傳第六十八》
  36. 《宋史·卷二百九十四·列傳第五十三》
  37. 《宋史·卷二百九十五·列傳第五十四》
  38. 《宋史·卷二百九十·列傳第四十九》
  39. 《宋史·卷三百○三·列傳第六十二》
  40. 《宋史·卷三百二十四·列傳第八十三》
  41. 《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傳第七十五》
  42. 《宋史·卷三百三十一·列傳第九十》
  43. 《宋史·卷三百三十三·列傳第九十二》
  44. 《宋史·卷三百三十·列傳第八十九》
  45. 《宋史·卷四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46. 《宋史·卷三百四十七·列傳第一百○六》
  47. 《宋史·卷三百五十三·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48. 《宋史·卷十八·本紀第十八·哲宗二》
  49. 《宋史·卷四百四十二·列傳第二百○一·文苑四》
  50. 《宋史·卷三百五十四·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51. 《宋史·卷三百五十六·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52. 《宋史·卷三百四十六·列傳第一百○五》
  53. 《宋史·卷二十九·本紀第二十九·高宗六》
  54. 《金史·卷九十一·列傳第二十九》
  55. 《金史·卷五·本紀第五·海陵》
  56. 《金史·卷一百二十一·列傳第五十九·忠義一》
  57. 《金史·卷一百〇二·列傳第四十》
  58. 《金史·卷一百〇三·列傳第四十一》
  59. 《金史·卷一百〇四·列傳第四十二》
  60. 《金史·卷十六·本紀第十六·宣宗下》
  61. 《光緒壽州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