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鹼
小檗鹼,又稱為黃連素(berberine),是一種季铵生物鹼,其化学式为C20H18NO4+,要存在于小檗科、罂粟科、毛莨科、芸香科和防己科等植物中。在應用上,有抗菌、止瀉、消炎等效果。[1]
| 小檗鹼 | |
|---|---|
![]() | |
| 识别 | |
| CAS号 | 2086-83-1 |
| PubChem | 2353 |
| ChemSpider | 2263 |
| SMILES |
|
| InChI |
|
| InChIKey | YBHILYKTIRIUTE-UHFFFAOYAJ |
| ChEBI | 16118 |
| DrugBank | DB04115 |
| 性质 | |
| 化学式 | C20H18NO4+ |
| 336.36122 g·mol⁻¹ | |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 |
从乙醚中可析出黄色针状晶体;熔点145°C;能缓慢溶解于冷水(1∶20)或冷乙醇(1∶100),在热水或热乙醇中溶解度比较大,难溶于苯、乙醚和氯仿。其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都比较小,例如盐酸盐为1∶500,硫酸盐为1:30。它存在于中药黄连、黄柏、三颗针等许多植物中。它的提取方法有酸水法、石灰乳法的几种,网络上均有报道.
药理
1. 抑菌作用
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表皮葡萄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大肠埃希菌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对霍乱、贾第虫、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疗效独特。小檗碱能够与细菌体内的辅酶磷酸吡哆醛竞争酪氨酸脱羧酶、色氨酸酶上的酶蛋白,产生不可逆抑菌作用; 抑制细菌内糖代谢过程中的丙酮酸氧化,使细菌对维生素AT 和烟酰胺等的利用受到限制达到抑菌效果;抑制细菌体内的NDA、RNA、蛋白质和类脂的合成,从而干扰细菌的繁殖。
制备
小檗碱传统的提取方法主要有酸水提取法、碱水提取法、乙醇提取法等。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