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波沙大馬路
巴波沙大馬路(葡萄牙語:)是澳門其中一條主要幹道,位於澳門半島的北部,以堂區劃分即花地瑪堂區。北端為關閘廣場,南端至青洲大馬路連接罅些喇提督大馬路。長度約475米,闊度為11米。路名由來為紀念葡屬澳門第107、111、114任總督巴波沙的功勞。至今,巴波沙大馬路每日還是一條繁忙的街道,每日堵塞的情況經常發生[1]。巴波沙附近是關閘出入境口岸,工人體育場和台山,令到該條馬路非常重要。
命名日期 | 1931年(為紀念他的成就) | |||||||||||||||||||||||||||||||
---|---|---|---|---|---|---|---|---|---|---|---|---|---|---|---|---|---|---|---|---|---|---|---|---|---|---|---|---|---|---|---|---|
道路長度 | 475(1,558英尺) | |||||||||||||||||||||||||||||||
道路度 | 約11 | |||||||||||||||||||||||||||||||
车速限制 | 60公里每小時 | |||||||||||||||||||||||||||||||
地點 | 澳門花地瑪堂區 | |||||||||||||||||||||||||||||||
座標 | 22.212289°N 113.547553°E | |||||||||||||||||||||||||||||||
起點 | 關閘廣場 | |||||||||||||||||||||||||||||||
主要路口 |
| |||||||||||||||||||||||||||||||
終點 | 青洲大馬路、罅些喇提督大馬路、拱形馬路 |
由來
在巴波沙在任期間,位於台山的木屋區(現今已不存在)發生一場重大的火災,造成全部房屋都被燒毀,為挽救這些市民的住處,巴波沙、社會人士和政府出錢在原址興建平民屋來安置災民。平民屋數量有900餘間,全部都是低矮的磚屋,整齊的排列成11個街。為賠償災民,巴波沙以低價租給平民們,並命名為“巴波沙坊”。而在開闢巴波沙坊時空出來一條大馬路,為感謝巴波沙的幫助,該條新馬路命名為“巴波沙大馬路”[2][3][4]。
重要性
因為當時交通不發達,巴波沙大馬路成為一個主要連接關閘的馬路,生意隨處可見。
附近交通
- 巴波沙大馬路(巴士站)
- 台山平民大廈(巴士站)
- 關閘總站
- 牧場街總站
註釋
- 順序為北到南。
參考文獻
- 巴士的報有限公司. . www.bastillepost.com. 2015-04-12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6) (中文(香港)).
- Macau Data. . www.macaudata.mo.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6) (中文(澳門)).
- 楊仁飛. . www.icm.gov.mo.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6) (中文(澳門)).
- 利冠棉. . www.macaumemory.mo.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6) (中文(澳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