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 (盖尔森基兴)
布尔(德語:)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非县辖城市盖尔森基兴市的一个市区。它与肖尔温、哈塞尔一起组成盖尔森基兴的北区。
从1911年到1928年布尔是一个城市,1928年与豪尔斯特一起并入盖尔森基兴。到1930年为止合并的城市叫盖尔森基兴-布尔,此后改名为盖尔森基兴。今天叫布尔的市区只包括过去布尔市的中心。今天盖尔森基兴的北区、东区和西区一共包括八个市区,相当于过去布尔市的面积范围,今天盖尔森基兴半数以上的居民居住在这里。直到今天部分当地人依然认为布尔是一个“独立的老城镇”。这里有地理位置的因素,也有历史因素,此外布尔的中心也比较大,与整个盖尔森基兴相比这里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也比较高。
地理
历史
布尔成市前属于雷克灵豪森县。1928年4月1日布尔、豪尔斯特和盖尔森基兴合并成盖尔森基兴-布尔[1]。1929年矿山工会创办了一座医院,2002年该医院与市医院合并为布尔矿工健康和儿童医院。1930年5月21日合并城市的名字改为盖尔森基兴[1]。从此布尔只是一个市区。一开始的时候该市区的面积基本上包括过去整个布尔市的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圣乌尔班诺斯100米高的教堂钟楼被炸弹摧毁,此钟楼只有一座高50米的平顶。
1975年行政区划改革中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所有非县辖城市分市区。原布尔市的地区被分为三个区,其中今天的市区布尔在北区,只包含过去的市中心。
2003年市区庆祝布尔这个地名在文献中出现1000周年。
居民
2019年12月31日盖尔森基兴-布尔共有33126名居民[2]。
人口发展
以下为布尔2004年以来的人口发展:
年 | 人口[3] |
---|---|
2004年12月31日 | 34,872 |
2005年12月31日 | 34,877 |
2006年12月31日 | 34,707 |
2007年12月31日 | 34,600 |
2008年12月31日 | 34,308 |
2009年12月31日 | 34,130 |
2010年12月31日 | 33,969 |
2011年12月31日 | 33,917 |
2012年12月31日 | 33,799 |
2013年12月31日 | 33,730 |
建筑物
宗教
天主教教会
约公元1000年时当地属于威尔顿修道院。1160年圣乌尔班诺斯教堂成为牧区教堂。这座教堂在历史上曾经被多次建造,一开始是罗曼式的,1302年改建成哥特式的。1688年大火之后在18世纪初又重建。今天的圣乌尔班诺斯教堂是1893年建造的,原高度为100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钟楼被炸后它的高度只留下了50米,上面盖了一个平顶。1955年该教堂被升级,从牧师教堂升到牧师长教堂。
1915年布尔设立了一个自己的教会区。1954年这个区被分成南北两个区。1958年1月1日它们被并入天主教埃森教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大量天主教教徒迁移到鲁尔区,20世纪中许多东欧的德国人被驱逐,后来又有许多原来住在东德的人迁到鲁尔区,因此从布尔的牧区分出8子牧区。
后来由于德国天主教教会缺乏牧师,加上教徒数量减少,以及埃森教区的经济问题,2000年到2004年间一些牧区又合并。2008年埃森教区进行结构改革,2007年8月19日该改革生效,从布尔分出去的牧区又全部合并成一个牧区。它成为德国信徒数目最高的牧区。共有约4万名信徒,甚至于多于整个天主教格尔利茨教区(3万信徒)的信徒数。
新教教会
原来布尔主要是天主教地区。从1873年开始随矿山的发展许多人涌入鲁尔区,当地城市化带来了许多其它信仰的人。1888年5月4日在使徒教堂成立了布尔的第一个独立的新教教会。此后在布尔又创立了三个新教教会,它们有些甚至在1960年代里还创办了子教会。
犹太教
1922年布尔的猶太會堂建成,1938年11月9日水晶之夜中该会堂被焚毁。此后在原来会堂的地方建造了市室内游泳池。部分原来会堂的地基可以通过玻璃瓦砖看到。其它部分完全被游泳池覆盖。此外一块很大的纪念柱和一块牌子纪念会堂的遗址。安妮·弗蘭克家的一个朋友奥古斯特·凡·佩尔斯和弗蘭克一家一起躲在阿姆斯特丹,她出生于布尔[8]。
伊斯兰教
1980年代里从土耳其和北非来的移民在布尔创办了一个伊斯兰教教会。今天市区内有三座由协会资助的清真寺。
名人
- 哈利勒·阿尔滕托普,土耳其国家足球队运动员
- 哈米德·阿尔滕托普,土耳其国家足球队运动员
- 格尔德·法尔廷斯,数学家
-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医学家
- 曼努埃尔·诺伊尔,德国国家足球队守门员
照片
以下照片是从市政厅塔上向四个方向拍摄的:
1955年
- 向北
- 向东
- 向南
- 向西
2005年
- 向北
- 向东
- 向南
- 向西
书籍
- Buersches Lesebuch – 1000 Jahre Buer 1003–2003. Hrsg. Verein für Orts- und Heimatkunde e.V. Gelsenkirchen-Buer, Gelsenkirchen 2002.
- Beiträge zur Stadtgeschichte – 1000 Jahre Buer. Band XXIII, Verein für Orts- und Heimatkunde e.V. Gelsenkirchen-Buer, Gelsenkirchen 2003.
- Kira Schmidt (Hrsg.): Kicker, Kumpel, Kohlrouladen – Ein Buersches Bergbau-Lesebuch. Verlag Beluga New Media, Gelsenkirchen 2006, ISBN 3-938152-10-9.
- Dietmar Ahlemann: Die Herren von Buer – Eine westdeutsche Familiengeschichte vom Hochmittelalter bis in das 19. Jahrhundert. In: West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Familienkunde e.V. (Hrsg.): Jahrbuch 2012, Band 274, Köln 2012, 213–300页
- Karl Machtan: Die Geschichte derer von Buer. In: Beiträge zur Stadtgeschichte (Gelsenkirchen-Buer). Band 7, Gelsenkirchen-Buer 1973, 5–10页
参考资料
- Stephanie Reekers,《Die Gebietsentwicklung der Kreise und Gemeinden Westfalens 1817 – 1967》,1977年,Aschendorff出版社,敏斯特,ISBN 3-402-05875-8}}
- . [2020年4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8日).
- 原链接,存档链接 存档时间:2018-04-11 18:36:26 InternetArchiveBot, Stadt Gelsenkirchen (PDF; 330 kB)
- .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 (PDF).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5-06).
- http://www.heimatverein-buer.d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家乡俱乐部
- .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6).
- .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