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斯彗星
16P/布魯克斯彗星,也稱為布魯克斯2號彗星,是威廉·羅伯特·布魯克斯在1889年7月7日發現,但未注意到任何運動的一顆週期彗星。他在第二天的早晨看見彗星已經北移,才證實了此一發現。在1889年8月1日,著名的彗星獵人,巴納德發現這顆彗星分裂出被標示為"B"和"C"兩個相距4.5弧分的碎片。在8月2日,他又發現另外4或5個碎片,但第二天就看不見了。8月4日,他再看見標示為"D"和"E"的碎片,第二天晚上"E"已經消失不見,但"D"則被繼續觀測了一個星期。到了月中,"B"已經增大並且變得昏暗,最後在9月初消失不見。"C"則一直持續被觀測到1889年的11月中旬。到1891年1月13日結束觀測之前,沒有新的核心再被發現。
發現 | |
---|---|
發現者 | 威廉·羅伯特·布魯克斯 |
發現日 | 1889年7月7日 |
臨時編號 | 1889 V; 1896 VI; 1903 V; 1911 I; 1925 IX; 1932 VIII; 1939 VII; 1946 IV; 1953 V; 1960 VI; 1974 I; 1980 IX; 1987 XXIV; 1994 XXIII |
軌道特性考 | |
曆元 | 2001年7月30日 |
遠日點 | 5.66 AU |
近日點 | 1.86 AU |
半長軸 | 3.611 AU |
離心率 | 0.5666 |
週期 | 6.86 a |
軌道傾角 | 5.5481° |
歷次近日點 日期 | 2014年6月7日 |
下次近日點 日期 | 2021年4月18日 |
這次的彗星碎裂相信是在1886年行經木星的洛希極限之內造成的,它在艾歐的軌道之內運行了兩天。自從發現之後,這顆彗星的星等每次都降低2等,並且在1889年之後就未再發現新的碎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