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汶缺口條約

帝汶缺口條約[lower-alpha 2],為澳洲與印尼於1989年簽訂的一項邊界及資源開發條約,旨在商定澳洲、印尼兩國位於帝汶海的邊界及海上油氣開發安排[1]。該條約於1989年11月11日由澳洲外長埃文斯及印尼外長阿里·阿拉塔斯簽訂[2],至1991年2月9日生效[3]

澳洲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於東帝汶省與澳洲北部間區域合作條約
類型邊界條約
不平等條約
簽署日1989年11月11日
簽署地點 印度尼西亞東帝汶省上空[lower-alpha 1]
生效日1991年2月9日
失效日2002年5月20日
簽署者
語言

由於此條約是在印尼強佔東帝汶期間簽訂,其效力備受爭議[3][4]。因此,《帝汶缺口條約》已於2002年東帝汶正式獨立時,由名為《帝汶海條約》的平等新約取代[5]

背景

為開發帝汶海溝龐大的油氣資源[6],澳洲自1970年代起與印尼、葡屬帝汶[lower-alpha 3]開始就帝汶海邊界進行磋商,並於1972年與印尼完成劃界[7] 。然而,直至1975年東帝汶獨立前,與當地政府的勘界談判仍未達成共識[3]

而在東帝汶短暫獨立後九天,印尼隨即於同年12月7日入侵當地[8],強行建立不受國際承認[9]東帝汶省(下稱「印佔區」)。澳洲政府最初對此亦不予承認,但自1979年起改為認許印佔區主權,並對上述未定海界再次展開談判[3]

歷史

訂立過程

在就帝汶海未定界談判時,澳、印之間出現分歧:澳洲方援引《1958年大陸架公約》[3],指出因帝汶缺口為澳洲大陸架之邊緣,應以該處為兩國海界[10];而印尼則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指出應以印佔區海岸對出200浬為界[11]

為暫時解決海界爭議,雙方轉而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83條達成臨時協議,並於1985年同意於帝汶缺口劃定「合作區」,以聯合開發當地油氣資源[3]。三年後,雙方外長於東帝汶印佔區上空巡視期間,正式簽訂《帝汶缺口條約》,作為上述的協定[12]。至1991年2月9日,條約正式生效。

修訂與廢止

在1999年,東帝汶通過公投脫離印尼獨立[13]。不久後,當地隨即爆發暴亂,因此東帝汶主權暫時轉移至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而在託管期間,過渡當局獲授權替代印尼政府,作為此條約的履行方[2] ,並與澳洲政府於2001年7月5日簽訂備忘錄,在帝汶缺口建立「聯合石油開發區」[14];同時,澳洲亦通過《2000年帝汶缺口條約(過渡安排)法》,以作出相應修訂[2]

直到2002年5月20日,隨著東帝汶再次取得獨立,新政府再與澳洲簽訂《帝汶海條約[15]。至此,澳印間的《帝汶缺口條約》正式被取代[16],由生效到廢止僅有11年。

內容

《帝汶缺口條約》中劃定的海域分區,C、A及B區分別以橙、粉紅及黃色表示

此條約雖然未劃定當時澳、印兩國位於帝汶缺口的永久海界,但對油氣資源開發作出以下安排[2]

  • 帝汶缺口劃分為A、B及C區,當中A區水域為共同開發區,另分別位於南、北部的B及C區分別由澳洲及印尼管轄;
  • 三個區域的開發年限均為40年;
  • B及C區管轄方須從油氣開發收入中,各自對分10%[17]
  • 雙方得建立聯合管理機構及屬下的部長會議,以管理共同開發水域[3]

爭議

在條約1991年生效時,作為東帝汶原宗主國的葡萄牙隨即入稟國際法院[4],要求裁定澳洲在此條約上侵犯東帝汶人民自決權,且同時侵犯葡國主權[3]。然而,由於印尼亦為締約國之一,而法庭須先考慮該國入侵東帝汶是否合法,才能作出判決,國際法院於四年後裁定葡國敗訴[4]

註解

  1. 當時雖為印尼實控地區,但國際普遍仍視之為葡萄牙屬土。
  2. 全稱:《澳洲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於東帝汶省與澳洲北部間區域合作條約》 (英語:)
  3. 即後來的東帝汶

參考資料

  1. . Australasian Leg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 Australian Treaty Series 1991. 1991 [200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8).
  2. Australia. Parliament. Senate. Foreign Affairs, Defence and Trade References Committee. . The Committee. 1999 [2023-02-26]. ISBN 0-642-71103-8. OCLC 755697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2).
  3. Martin, W. and Pickersgill, D. . Harvard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1991, 32 (2): 566–581.
  4. . www.icj-cij.org. [202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8).
  5. . www.info.dfat.gov.au. [202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2).
  6. CHALK, PETER. .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2001, 23 (2): 233–253. ISSN 0129-797X. JSTOR 25798544. doi:10.1355/CS23-2C.
  7. Kaye, Stuart. . Natural Resources & Environment. 1999, 14 (2): 92–144. ISSN 0882-3812. JSTOR 40924391.
  8. HOADLEY, STEPHEN. .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1976, 1976: 411–419. ISSN 0377-5437. JSTOR 27908293. doi:10.1355/SEAA76ZD.
  9. Suter, Keith. . Marine Policy. 1993, 17 (4): 294–302. ISSN 0308-597X. doi:10.1016/0308-597x(93)90084-g.
  10. . classic.austlii.edu.au. [202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6).
  11. UN. . OCLC 1032571596.
  12. Dixon, David. . SSRN Working Paper Series. 2017. ISSN 1556-5068. S2CID 146776956. doi:10.2139/ssrn.2995430.
  13. Smith, Anthony. . 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Review. 1999, 24 (6): 6–9. JSTOR 45234876.
  14. Hendrapati, Marcel. . Indonesia Law Review. 2015-04-30, 5 (1): 69. ISSN 2088-8430. doi:10.15742/ilrev.v5n1.138可免费查阅.
  15. . Eureka Street. [202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6) (英语).
  16. Cotton, James. . AQ: Australian Quarterly. 2003, 75 (2): 27–40. ISSN 1443-3605. JSTOR 20638165. doi:10.2307/20638165.
  17. . www.atns.net.au. [202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