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寺 (长沙)
开福寺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之城北新河,临湘江,主体建筑南北朝向,是佛教禅宗临济宗杨岐派的著名寺院。[1][2]
开福寺 | |
---|---|
俯视开福寺 | |
开福寺在湖南省的位置。 | |
基本 | |
位置 | 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 |
坐标 | 28°13′26″N 112°58′37″E |
宗教 | 佛教 |
本尊 | 观音菩萨 |
宗派 | 禅宗临济宗杨岐派 |
建筑详情 | |
建筑风格 | 中国传统建筑 |
建立者 | 保宁禅师 |
开山时间 | 927年 |
建筑材料 | 砖头和水泥 |
地圖 | |
开福寺在湖南省的位置。 |
开福寺 | |
---|---|
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
所在 | 长沙市开福区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清 |
登录 | 1956年 |
沿革
五代
开福寺始建于五代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时马殷割据湖南,建立楚国,史称“马楚”。[1]马氏以长沙为都城,在城北营建行宫,建有会春园,作为避暑之地。[1]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马殷之子馬希範将会春园的一部分施舍给僧人保宁,创建了开福寺。[1][2][3]
北宋
北宋初,开福寺出了一位擅长医术的高僧洪蕴和尚。[3]宋太祖赵匡胤曾赐予他紫方袍,誉称“广利大师”。宋太宗曾请求他献医方。宋真宗授职于他。[2]
宋徽宗时,进英禅师主持之后传给道宁禅师住持,道宁禅师将临济宗杨岐派禅法,他是开福寺的中兴祖师,[3]依次传承:守智禅师、月庵善果、老衲祖证、月林师观、无门慧开、心地觉心(又称“法灯觉心”,來自日本)。觉心回国后,创法灯派,驻锡于日本纪州兴国寺,被赐以“法灯圆明国师”谥号,僧徒众多,日本佛教临济宗法灯派因而视开福寺为“祖庭”圣地之一。[2]
北宋末年,开福寺已经具有相当规模,是开福寺历史上最鼎盛的事情。形成了紫微山、碧浪湖、白莲池、龙泉井、放生池、鸳鸯井、凤嘴洲、木鱼岭、祓禊亭、嘉宴堂、会春园、回步桥、舍茶亭、清泰桥、舍利塔、千僧锅一共16景点。[2]
清朝
清朝顺治帝时期,佛国和尚重新开福寺。康熙帝时期,卜世龙、周召南、郎永青、李荣宗等人重新开福寺。乾隆帝时期,梁国治带领僧众重修。[2]
1886年(光绪12年),寄禅和尚、笠云和尚与著名诗人王闿运等僧俗19人在开福寺组织碧湖诗社,赋诗谈禅,传为美谈。光绪末年,笠云和尚在开福寺创办湖南僧立师范学堂。[2]次年,寺院对伽蓝进行大修。[1]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建立初年,明真法师重新修复开福寺,恢复了寺院内的大量文物,但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所有文物荡然无存。
1965年,开福寺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1983年初,开福寺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对外开放寺院。[3]1983年10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开福寺为湖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1994年,能净法师主持开福寺,新修了僧堂、放生池、清泰桥、钟楼、鼓楼等;维修了大雄宝殿、法堂、禅堂、念佛堂、摩尼所、斋堂、客堂、藏经楼。1997年,开福寺从缅甸请回佛祖释迦牟尼玉像和阿难迦叶二弟子玉像,随后又从台湾等地迎请了5部大藏经供奉。[2]
2004年11月,开福寺开始进行大规模扩建,占地面积由原80亩增至175亩(合116700平方米)。现存建筑主要为清朝光绪年间重建,整个寺院以明、清宫殿式建筑风格为主体。湖南省佛教协会和长沙市佛教协会设于此。
2011年,长沙市开福区政府扩建开福寺,将恢复北宋末年鼎盛时期的十六景点:紫微山、碧浪湖、白莲池、龙泉井、放生池、鸳鸯井、凤嘴洲、木鱼岭、祓禊亭、嘉宴堂、会春园、回步桥、舍茶亭、清泰桥、舍利塔、千僧锅。[4]
建筑
现存开福寺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2]中轴线分布是三圣殿、大雄宝殿、毗卢殿、莲池海会殿、碧湖诗社;东厢房是客堂、五观堂、摩尼所;西厢房是念佛堂、禅堂、讲堂。[1]近年来新建了财神殿、菩提阁、大悲殿,並恢复了曾经存在的碧浪湖、回步桥、舍茶亭、清泰桥、白莲池、放生池。
史上名僧
参考书目
- 张驭寰. . . 北京市: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154-0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