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道
匝道,又稱,是工程學上的術語,通常是指一小段提供車輛進出主幹線(高速公路、高架道路、橋樑及行車隧道等)的輔助車道[1],或其他主幹線的陸橋、斜道、引線連接道,以及集散道等之附屬接駁路段。不同組合的上下匝道是構成道路交匯處的主要交通建設。
匝字有環繞之意,Ramp指的是斜坡,早期台灣國道採土堤建築,考量當時汽車性能與道路斜率,交流道多半採用廻轉半徑大的環道進出高速公路,故稱為匝道。
簡介
匝道與主線不同,僅是進出主幹線所必須的設施,屬有關主幹線的接駁路段,一般大多設計為封閉式道路。[2]
進出主幹線的匝道,稱為進口匝道和出口匝道,而兩者是分開來的,車輛只能夠沿匝道單方向行車(見圖2),但台灣的中山高速公路有些路段的進口匝道同時也是出口匝道,例如五股轉接道。如果車輛錯過了出口匝道,就不能從進口匝道轉入鄰近的輔路或其他主幹線,只能從下一個出口匝道離開,但全苜蓿葉的系統交流道除外。而進出高架道路的上匝道與下匝道,亦是一樣,兩者是分開的單向行車道(中山高鼎金系統除外)。交流道的匝道,也是按照其設定的標誌單向行車的。
匝道依車輛交匯形式分以下二種:
有關「匝道」的名詞解釋
- 進口、出口匝道:進出主幹線的附屬接駁路段,可以是「平交匝道」,或是「立交匝道」。
- 上、下匝道:進出高架道路,向上或向下行車的附屬接駁斜道,通常為「立交匝道」[3]。註:上述二者(1及2項)通常加入了集散道的設計。
- 直接式匝道(Directional Ramp/Road):將左轉車道設於左方。
- 非直接式匝道(Non-directional Ramp/Road):將左轉車道設於右方,設置環道(loop)銜接其他公路。
- 半直接式匝道(Semi-Directional Ramp/Road):與非直接式匝道相似,但不用環道,改以路線較長、起伏較大的高架道路作為連接匝道。
- 迴轉匝道(U-Turn Ramp/Road):U型轉向的匝道。
來源及參考資料
- . [2018-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9).
- 南方都市報匝道收費違法 2008年1月14日
- 大公網「亞洲第一彎」:上海延安路高架外灘下匝道
- 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網頁:道路立體交叉、快速道路與匝道設計
- 徐耀賜. . 台北市: 北門出版社. 1996. ISBN 9579907021.
- 廖肇昌等執行編輯. . 國道新建工程局. 2004. ISBN 957016351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