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時暘
生平
張時暘是孝廉張可選的兒子,於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中舉人[2],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成進士,獲授嵊縣知縣,當地強豪周氏、妖民金錫用旁門左道誘惑人民意圖不軌,他就任後立刻杖斃二人;之後調任臨海,鄰縣發生兵變,他前往宣諭解圍。之後遷禮部主客司主事、儀制司員外郎、郎中,外任武德僉事,陞武定參議[1]。
引用
- 錢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二·列傳第八》:張時暘,字若,懷寧人。萬曆四十四年進士。授嵊縣知縣,豪猾周氏、妖民金錫左道惑人不軌,立斃杖下。調臨海,鄰縣兵譁,往諭立解。遷主客主事、儀制員外郎、郎中,出為武德僉事,陞武定參議。
- 乾隆《當塗縣志·卷十七·選舉》:(萬曆)三十四年丙午科(舉人) 張時暘 孝廉可選子,建陽衛人,見進士
- 錢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二·列傳第八》:弘光初,召尚寶丞,改太嘗。南京亡,皆歸里卒。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