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千禧校舍列表

此列表按照校舍設計,列出香港所有後千禧校舍(不包括不按有關標準興建的工業/實用中學、私立、國際及特殊學校)的資料。

全港首座由政府撥款興建的後千禧校舍-明愛胡振中中學

小學(18間課室)

一所設有18間課室的小學後千禧校舍--丹拿山循道學校
地區 物業名稱 學校名稱 數量 分配年份 落成年份 備註 首次編配性質 承建商
東區 (不適用) 丹拿山循道學校 1 2006[註 1] 2010 原為北角循道學校下午校 轉全日制 中國水利電力
深水埗區 (不適用) 聖公會聖多馬小學 1 2006[註 2] 2009 遷校 方永勝建築
九龍城區 (不適用) 天神嘉諾撒學校 1 2007(直接[註 3]
2019(直接[註 4]
2025(預計) 僅有兩座直接分配的後千禧校舍之一[1] 遷校 未定
葵青區 (不適用) 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 1 2003 2009 原為石籬天主教小學下午校[2] 轉全日制 基利承建
合計︰4座

小學(24間課室)

一所設有24間課室的後千禧校舍--番禺會所華仁小學
一所設有24間課室的後千禧校舍--天主教明德學校
一所設有24間課室的後千禧校舍--聖保羅書院小學
一所設有24間課室的後千禧校舍--深井天主教小學
一所設有24間課室的後千禧校舍--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
地區 物業名稱 學校名稱 數量 分配年份 落成年份 備註 首次編配性質 承建商
東區 (不適用) 番禺會所華仁小學 2 2011[註 5] 2019[3] 全港最後一座用作小學轉全日制的後千禧校舍
全港最後一間轉為全日制的小學
轉全日制、遷校 建業建築
北角衛理小學 2018
筲箕灣崇真學校 1 (不適用) 2006 原址重建 (不適用) 中國水利電力
天主教明德學校 1 宏宗建築
南區 (不適用) 聖保羅書院小學 1 2002[註 6] 2013[4] 原訂供聖公會聖彼得小學轉全日制之用
由30班減少至24班設計
轉全日制改為遷校 新福港
深水埗區 海麗邨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 1 2003 2008[5] 原計劃興建中學千禧校舍,並曾於2002年納入分配工作[6]
後來撤回並與邨內另一小學用地交換用途
轉全日制、遷校 德材建築
(不適用) 聖方濟愛德小學 1 2006[註 7] 2010[7] 遷校 中國港灣
油尖旺區 (不適用) 循道學校 1 2011 遷校後舊址獲部分保留,併入循道中學校舍,剩餘部分改為伊利沙伯醫院後勤設施 轉全日制、有條件遷校
九龍城區 (不適用)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 1 2005 2009 原為華德學校下午校 轉全日制 聯力建築
黃大仙區 彩虹邨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 * [8] 1 2019[註 8] 2026(預計) 原邨遷校
新校址原為聖公會靜山小學聖公會日修小學校舍
將合併重建為一座校舍
遷校 未定
(不適用) 中華基督教會基慈小學 1 (不適用) 2006[9] 與原址附近的遊樂場交換土地作重建之用,完工後舊校舍才拆卸 (不適用) 中國建築
觀塘區 (不適用) 佐敦谷聖若瑟天主教小學 1 2005 2009 原為彩雲聖若瑟小學下午校[10] 轉全日制 安保工程
荃灣區 碧堤半島 深井天主教小學 1 2002[註 9] 原為柴灣角天主教小學上午校[11]
發展商按照地契條款代為平整土地,再交由政府直接興建
鴻運建築
屯門區 (不適用) 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 1 2001(首次分配)
2003(第二次分配[註 10]
2011 原訂興建小學千禧校舍,並曾一度分配予香港華人基督會
原為保良局莊啟程第二小學下午校及保良局梁周順琴小學下午校
替換位於天水圍醫院現址的擬建校舍[12]
轉全日制、合併 保華建業集團
元朗區 (不適用) 嗇色園主辦可銘學校 1 2002[註 11] 2006 原訂用作分拆上或下午校
後來改為二者合併,並遷入新分配校舍[13]
轉全日制改為遷校 安保工程
北區 (不適用) 鳳溪創新小學 1 (不適用) 2008 原為鳳溪第一小學下午校[14] 轉全日制 不詳
沙田區 星凱·堤岸 保良局蕭漢森小學 * [15] 1 2019 2024(預計) 發展商按照地契條款代為平整土地,再交由政府直接興建[16]
首座以預製組件技術興建的24班小學後千禧校舍[17]
遷校 聯力建築
合計︰17座

應用預製組件技術興建的校舍於校名後加上 * 標示。

小學(27間課室)

地區 物業名稱 學校名稱 數量 分配年份 落成年份 備註 首次編配性質 承建商
大埔區 香港教育大學 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 1 (不適用) 2002 全港第一座後千禧校舍
唯一一座建於大學校園內的後千禧校舍,無須政府永久撥地或建於財政司司長法團物業內
僅有兩座課室數目並非為6倍數的後千禧校舍之一[18]
(不適用) 不詳
合計︰1座

小學(30間課室)

一所設有30間課室的後千禧校舍--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
一所設有30間課室的後千禧校舍--浸信宣道會呂明才小學
一所設有30間課室的後千禧校舍--聖公會聖約翰曾肇添小學
一所設有30間課室的後千禧校舍--慈幼葉漢千禧小學
一所設有30間課室的後千禧校舍--鐘聲學校
一所設有30間課室的後千禧校舍--南元朗官立小學
一所設有30間課室的後千禧校舍--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
一所設有30間課室的後千禧校舍--上水惠州公立學校
一所設有30間課室的後千禧校舍--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校
一所設有30間課室的後千禧校舍--東華三院曾憲備小學
一所設有30間課室的後千禧校舍--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
地區 物業名稱 學校名稱 數量 分配年份 落成年份 備註 首次編配性質 承建商
南區 (不適用)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 1 2002 2008 首間採用後千禧校舍的直資小學 遷校 五洋建設
深水埗區 (不適用)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 1 2005 2010 原為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上午校[19] 方永勝建築
長沙灣天主教小學 1 2014[註 12] 2021 原名「白田天主教小學」 公和-宏勝聯營
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 * [20] 1 2019[註 13] 2025(預計)[21] 利基控股
九龍城區 何文田邨 陳瑞祺(喇沙)小學 1 2002(首次分配)
2002[註 14](第二次分配)
2006 原名「陳瑞祺小學」[22]
原訂興建千禧校舍[23]
遷校 華潤營造
(不適用) 聖公會聖十架小學 1 2010 2016 原訂興建小學千禧校舍,並曾一度分配予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分拆上或下午校[24]
原為聖公會靜山小學聖公會日修小學
遷校、合併 利基控股
保良局何壽南小學 1 原訂興建小學千禧校舍,並曾一度分配予彩雲聖若瑟小學分拆下午校[24] 遷校
浸信會天虹小學 * [20] 1 2019[註 15] 2024(預計) 原訂興建小學千禧校舍,並曾一度分配予華德學校分拆下午校[24] 合利營造
觀塘區 (不適用) 觀塘官立小學(秀明道) 1 2003 2008 原為觀塘官立小學下午校[25] 轉全日制 中國水利電力
浸信宣道會呂明才小學 1 2008[註 16] 2011[26] 遷校 興勝創建
聖公會聖約翰曾肇添小學 1 2014[註 17] 2019 原名「聖公會聖約翰小學」[27] 德材建築
香港道教聯合會雲泉學校 * 1 2017[註 18] 2024(預計) 首兩座以預製組件技術興建的30班小學後千禧校舍之一[28] 俊和集團
迦密梁省德學校 * [8] 1 2019[註 19] 俊和-高雅聯營
葵青區 (不適用) 慈幼葉漢千禧小學 1 2002[註 20] 2005 原為慈幼葉漢小學下午校[29] 轉全日制 中冶集團
荃灣區 珀麗灣 中華基督教會基慧小學(馬灣) 1 2001 2003 原為中華基督教會基慧小學下午校
全港首兩份付諸立法會表決的後千禧校舍建設計劃之一,但首次撥款被否決[30]
全港首兩座由政府直接興建的狹義小學後千禧校舍之一[31]
發展商按照地契條款代為平整土地,再交由政府直接興建
廣東海外建設
環宇海灣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一小學 * 1 2017[註 21] 2024(預計) 發展商按照地契條款代為平整土地,再交由政府直接興建[32]
首兩座以預製組件技術興建的30班小學後千禧校舍之一[28]
遷校 合利營造
屯門區 (不適用) 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 1 2002[註 22] 2011 原為順德聯誼總會何日東小學下午校及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下午校[33] 轉全日制、合併 保華建業集團
元朗區 (不適用) 鐘聲學校 1 2002(首次分配)
2002[註 23](第二次分配)
2005 原訂興建千禧校舍 遷校 其士(建築)
南元朗官立小學 2002[註 24] 2008 原為元朗官立小學上午校 轉全日制
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 原為佛教榮茵學校上午校
北區 (不適用) 上水惠州公立學校 1 2003 2008[34] 遷校 宏宗建築
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校[35] 2 2017 2021 新建 聯力建築
東華三院曾憲備小學[36]
寶血會培靈學校* 1 2022 2027(預計) 遷校 未定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 1 未定
沙田區 (不適用) 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 1 2017(首次及第二次分配) 2022 創校時名為「東華三院水泉澳小學」,2018年在美林邨提早開辦[37] 新建 利基控股
西貢區 (不適用) 廣東道官立小學 * 1 2020(直接) 2024(預計) 預計將會改名[38]
僅有兩座直接分配的後千禧校舍之一
地下附有一間設6班幼稚園
遷校 俊和集團
保良局陸慶濤小學 * 1 2020[註 25] 2026(預計)[39] 首座獲分配由政府興建後千禧校舍作遷置的直資小學 未定
日出康城 東華三院高可寧紀念小學 1 2002 2029(預計) 原擬興建千禧校舍
建校計劃曾一度擱置21年,直至2023年6月才重啟,並改為重置舊有小學
新建改為遷校 未定
離島區 (不適用) 香港樹人學校 * 1 2002 2026(預計) 原擬興建千禧校舍
建校計劃曾一度擱置18年,直至2020年9月才重啟[40]
復辦 未定
合計︰30座

應用預製組件技術興建的校舍於校名後加上 * 標示。

小學(36間課室)

一所設有36間課室的小學後千禧校舍--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小學(油塘)
一所設有36間課室的小學後千禧校舍--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一所設有36間課室的小學後千禧校舍--寶血會思源學校
一所設有36間課室的小學後千禧校舍--光明英來學校
一所設有36間課室的小學後千禧校舍--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
一所設有36間課室的小學後千禧校舍--將軍澳循道衛理小學
地區 物業名稱 學校名稱 數量 分配年份 落成年份 備註 首次編配性質 承建商
深水埗區 (不適用) 聖公會基福小學 1 2002(首次分配)
2002[註 26](第二次分配)
2005 原為聖公會基愛小學下午校及聖公會聖紀文小學下午校[41]
原訂興建千禧校舍[23]
轉全日制、合併 方永勝建築
海麗邨 聖公會聖安德烈小學 1 2002[註 27] 2006 原為聖公會聖多馬小學下午校及聖公會基榮小學下午校
原訂興建中學千禧校舍[6],在納入分配工作前已改為興建後千禧校舍,並與毗鄰小學用地交換用途
新福港
黃大仙區 (不適用) 嘉諾撒小學(新蒲崗) 1 2001 2003 原為嘉諾撒小學上午校
全港首兩座由政府直接興建的小學後千禧校舍之一[31]
轉全日制 中信國華建築
觀塘區 油麗邨 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小學(油塘) 2 2005 原訂興建小學千禧校舍
原為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小學之上、下午校[42]
合併後,基順學校主流班遷入舊校舍並改名為「基法小學」,而前者因而得以全面轉作智障人士學校
轉全日制改為遷校 保華建業集團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原訂興建小學千禧校舍
原為聖公會基顯小學上午校
轉全日制
荃灣區 (不適用) 寶血會思源學校 1 2002[註 28] 2009 原為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上午校[43] 興勝創建
元朗區 光明英來學校 1 2006 原為光明學校下午校[44] 聯益建造
北區 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 1 2013 2017 原為東華三院港九電器商聯會小學下午校
於轉全日制後再申請遷校[45]
遷校後暫獲保留舊校舍,作為分校之用,以應付小學學額需求暫時增加
有條件遷校 中國水利電力
大埔區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小學 * [46] 1 2019 2024 首座以預製組件技術興建的後千禧校舍[28] 新建 有利建築
西貢區 將軍澳循道衛理小學 1 2001 2004 新福港
合計︰10座

應用預製組件技術興建的校舍於校名後加上 * 標示。

中學

一所中學後千禧校舍--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
一所中學後千禧校舍--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一所中學後千禧校舍--文理書院(九龍)
一所中學後千禧校舍--聖若瑟英文中學
一所中學後千禧校舍--萬鈞伯裘書院
一所中學後千禧校舍--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
一所中學後千禧校舍--金巴崙長老會耀道中學
地區 物業名稱 學校名稱 數量 分配年份 落成年份 備註 首次編配性質 承建商
南區 (不適用) 明愛胡振中中學 1 1997(直接) 2005 申請遷校時名為「明愛聖方濟各中學」
全港首兩份付諸立法會表決的後千禧校舍建設計劃之一,但只有此建校計劃獲通過
全港首座由政府撥款興建的後千禧校舍
以30班中學千禧校舍為設計藍本,但課室減少5個,而工場增加至9個,為僅有兩座課室數目並非為6倍數的後千禧校舍之一[47]
將於2024年併入明愛華德中書院,成為首座停用的後千禧校舍
遷校 鶴記營造
聖伯多祿中學 1 2006[註 29] 2010[48] 建業建築
港大同學會書院 1 2003 2006 原訂興建中學千禧校舍 新建 迪臣發展
深水埗區 海麗邨 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 1 2004 2006 申請時名為「聖公會聖馬利亞堂中學」
原訂興建小學千禧校舍[6],後來與毗鄰小學用地交換用途,並改用後千禧校舍
遷校 新福港
九龍城區 (不適用)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1 2002 2007 首座分配予直資中學的後千禧校舍
2006年提早開辦,永久校舍落成前曾使用九龍船塢紀念學校舊址作臨時校舍
曾為高中學校,於2021年轉營為完全中學
新建 不詳
文理書院(九龍) 1 2012[註 30] 2019 遷校 興勝創建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 1 (不適用) 2016 原址重建 (不適用) 五洋建設
觀塘區 (不適用) 聖若瑟英文中學 1 2006[註 31] 2011 遷校 德材建築
聖言中學 1 2008[註 32] 興勝創建
瑪利諾中學 1 2014[註 33] 2022 中國建築
滙基書院 1 2020[註 34] 2027(預計) 唯一一座分配予按額津貼學校以轉為直資的後千禧校舍 未定
元朗區 (不適用) 萬鈞伯裘書院 1 2002(首次分配[註 35]
2002[註 36](第二次分配[註 37]
2006年(第三次分配)
2006 原先為小學校舍,由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小學下午校投得,並擬與鄰近的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結為一條龍學校
至接近建成時因瀕臨殺校而放棄校舍[24]
後來改作中學校舍分配,並加長特別室翼[49]
安保工程
加建:宏宗建築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 1 2004(首次分配)
2005(第二次分配)
替代用地,以取代原先獲分配的北角寶馬山用地[50]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結為一條龍學校
新建 安保工程
金巴崙長老會耀道中學 1 2002(首次分配)
2003(第二次分配)
2003[註 38](第三次分配)
2005 全港首座採用狹義後千禧設計的中學
目前為止最後一座分配予全新開辦中學的後千禧校舍
金巴崙長老會耀道小學結為一條龍學校
其士(建築)
西貢區 清水灣半島 啟思中學 1 2001 2007 前田建設
(不適用)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 1 2020[註 39](首次分配)
2021(第二次分配,直接)
2028(預計)[51] 用地曾於2020年推出公開競投,以供中學遷校,最後因無人承投而被收回
首座直接批出的中學後千禧校舍
首座採用預製組件興建的中學同類校舍
遷校 未定
日出康城 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 1 2002 2029(預計) 建校計劃曾一度擱置21年,直至2023年6月才重啟,並改為重置舊有中學 新建改為遷校 未定
離島區 (不適用) (未命名) 1 2002 2028(預計) 漢華教育機構開辦
原擬興建設36班的特別版中學千禧校舍
建校計劃曾一度擱置18年,直至2020年9月才重啟[40]
新建 未定
合計︰18座

應用預製組件技術興建的校舍於校名後加上 * 標示。

中、小學

一座採用後千禧設計的一條龍學校--漢華中學
一座採用後千禧設計的一條龍學校--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
一座採用後千禧設計的一條龍學校--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地區 物業名稱 學校名稱 數量(中、小學部課室組合) 分配年份 落成年份 備註 首次編配性質 承建商
東區 (不適用) 漢華中學 1(19班中學+18班小學) 2000 2006 遷校 瑞安建業
元朗區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 1(24班中學+18班小學) 2010 校舍分配曾一度撤回,最後獲發還原訂校址南面1/3土地建校
該校址曾獲分配予聖公會蒙恩小學下午校轉全日制[12]
新建 宏宗建築
沙田區 培僑書院 1(30班中學+30班小學) 2001 2005 原訂興建中學及小學千禧校舍各一座 安保工程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1(30班中學+30班小學) (不詳) 2006 中國路橋
西貢區 播道書院 1(30班中學+30班小學) 2001 校舍設計為「邁向多元化校園」建築設計比賽冠軍作品,由凱達環球設計[52] 中國建築
合計︰5座

計劃興建但未開始分配的後千禧校舍

地區 物業名稱 數量 校舍類型 備註 現況
九龍城區 何文田邨 1 小學,24班 曾於2019年納入分配工作,最後因沒有學校競投而收回[8]
深水埗區 (不適用) 1 小學,18班 用地空置中;有待籌劃(美荔道保良局唐乃勤初中書院旁)
觀塘區 (不適用) 1 小學,30班 茶果嶺高嶺土礦場發展相關
另附設一座設有6班的幼稚園
有待籌劃
屯門區 (不適用) 1 小學(未說明) 位於屯門54區發展計劃區域內 已收地,有待籌劃
4 位於新慶路/康寶路發展計劃區域內[53] 環境影響評估進行中
1 中學
元朗區 (不適用) 1 小學(未說明) 朗邊中轉房屋及週邊土地公、居屋發展相關,但不屬於屋邨範圍 有待籌劃
8 位於元朗南發展計劃區域內[54]
1 橫洲公營房屋發展計劃相關,但不屬於屋邨範圍[55] 已收地,有待籌劃
17 位於洪水橋新發展區[56] 有待籌劃
11 中學
港鐵八鄉車廠未來上蓋發展 1 小學(未說明) 將由港鐵公司代建[57] 有待籌劃
1 中學
北區 (不適用) 6 小學(未說明) 位於古洞北發展區內[58] 收地中,有待籌劃
4 中學
4 小學(未說明) 位於粉嶺北發展區內[59]
3 中學
大埔區 (不適用) 1 小學(30班) 富蝶邨三期發展相關,但不屬於屋邨範圍 有待籌劃
新地十四鄉發展項目 發展商按原址換地條款平整用地,再交由政府直接興建 基建工程進行中;有待籌劃
西貢區 日出康城 2 小學,30班 原訂興建千禧校舍,並曾進行分配 有待籌劃
1 中學
離島區 (不適用) 6 小學(未說明) 位於東涌東填海區內[60]
2 中學
港鐵小蠔灣車廠未來上蓋發展 2 小學(未說明) 將由港鐵公司代建
1 中學
合計︰85座(25座中學+60座小學)

已規劃但沒有興建的後千禧校舍

地區 物業名稱 數量 校舍類型 備註 現址用途
東區 (不適用) 1 中學 曾分配予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創校
最後改配天水圍另一所後千禧中學校舍[61]
仍為綠化帶(寶馬山道聖貞德學校旁)
1 中學 因技術問題而沒有興建 仍為綠化帶(位於林邊屋以南、康怡花園A座以西,近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涌擴建部份)
1 小學 曾於2002年納入分配工作[23],最後沒有學校競投,加上技術問題而被收回
1 中小學 因技術問題而沒有興建
油尖旺區 (不適用) 1 小學(30班) 國安公署大樓(建築中)
深水埗區 白田邨 1 小學(未說明) 因應學童人數下跌及公屋需求上升,重建用地改作興建公屋[62] 重建中
九龍城區 (不適用) 1 中學(30班) 現為華英中學校舍,原定於2021年開始原址重建
建制派議員質疑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的政治立場,此校重建工程暫被抽起,恢愎重建時間未定
華英中學校舍
葵青區 (不適用) 1 小學(30班) 曾分配予沙田官立小學屯門官立小學粉嶺官立小學塘尾道官立小學,以聯合開辦一所新官立小學,並在五校同時實行全日制
但最後分配被撤回[12]
葵聯邨
荃灣區 (不適用) 1 中學或中小學(直資或私立) 曾於2002年納入分配工作,最後沒有學校競投而被收回 仍為綠化帶(馬灣珀麗灣第31座以西)
豪景花園 1 小學,18班 曾於2002年納入轉全日制分配工作[23],最後沒有學校競投而被收回 仍為綠化帶(第13及14座以北)
(不適用) 1 小學,12或18班 老圍公立學校舊校舍,仍未拆卸
屯門區 (不適用) 1 小學,30班 和田邨和麗樓
元朗區 錦繡花園 1 小學,18班 仍為露天儲物用地(污水處理廠旁)
(不適用) 1 小學,30班 曾分配予聖公會蒙恩小學下午校轉全日制之用,但最後分配被撤回[12]
土地發還予原來投得該校址興建中小學的機構,仍為後千禧校舍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
1 曾分配予保良局梁周順琴小學保良局莊啟程第二小學,以聯合開辦一所新小學,並在三校同時實行全日制[12]
最後改配屯門掃管笏另一所後千禧小學校舍,成為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
天水圍醫院
合計︰14座(10座小學+2座中學+2座中小學)

參見

註解

  1. 結果於2007年公佈
  2. 結果於2007年公佈
  3. 以用地上現有的校舍作擴充
  4. 改為遷校,並將獲分配用地上的舊有校舍重建
  5. 結果於2012年公佈
  6. 結果於2003年公佈
  7. 結果於2007年公佈
  8. 結果於2020年公佈
  9. 結果於2003年公佈
  10. 天水圍用地分配日期
  11. 結果於2003年公佈
  12. 結果於2015年公佈
  13. 結果於2020年公佈
  14. 結果於2003年公佈
  15. 結果於2020年公佈
  16. 結果於2009年公佈
  17. 結果於2015年公佈
  18. 結果於2018年公佈
  19. 結果於2020年公佈
  20. 結果於2003年公佈
  21. 結果於2018年公佈
  22. 結果於2003年公佈
  23. 結果於2003年公佈
  24. 結果於2003年公佈
  25. 結果於2021年公佈
  26. 結果於2003年公佈
  27. 結果於2003年公佈
  28. 結果於2003年公佈
  29. 結果於2007年公佈
  30. 結果於2013年公佈
  31. 結果於2007年公佈
  32. 結果於2009年公佈
  33. 結果於2015年公佈
  34. 結果於2021年公佈
  35. 小學轉全日制
  36. 結果於2003年公佈
  37. 小學轉全日制
  38. 結果於2004年公佈
  39. 結果於2021年公佈,但沒有學校獲分配此校舍

參考資料

  1. 2021年度小一入學統一派位選校名單:第35校網
  2. 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學校簡介
  3. . [2021-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4. . [2021-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6).
  5. . [2021-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31).
  6. .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1).
  7. . [2021-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8. (PDF). [2021-02-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3-23).
  9. . [2021-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5).
  10. . [2021-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8).
  11. . [2011-05-29].
  12. (PDF). [2021-02-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19).
  13. 教局多花2億建校 學校拒搬遷 教界斥空置校舍成「紀念碑」.《明報》,2005年12月22日.
  14. .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15. (PDF). [2021-02-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2-28).
  16. 沙田市地段第576號批地條款第(10)條
  17. (PDF). [2021-09-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9-08).
  18. . [2021-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5).
  19. (PDF). [2021-02-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7-13).
  20. (PDF). [2021-02-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03).
  21. . [2021-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22. 陳瑞祺(喇沙)小學-學校歷史
  23. . [2021-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9).
  24. (PDF). [2021-02-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11).
  25. .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26. . 東方日報. 2009年4月5日 [2021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 (中文).
  27. 聖公會聖約翰曾肇添小學-學校歷史:2011-2019
  28. (PDF). [2021-08-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8-29).
  29. .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5).
  30. (PDF). [2021年2月17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年11月2日).
  31. 《香港政府憲報》2002年第13期-已批准訂立的合約公告:建築署
  32. 環宇海灣地契附圖第TW2596-DIa號
  33. . [2021-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34. .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35. . [202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2).
  36. 東華三院曾憲備小學籌募小冊子
  37. 小學概覽2020-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
  38. .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31).
  39. . 建築署. 2022-10 [2022-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6).
  40. (PDF). [2021-03-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8-13).
  41. .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4).
  42. .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43. 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上午校-2007/08年度校刊
  44. .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8).
  45. .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46. . 明報. 2019-11-11.
  47. (PDF). [2021-02-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1-01).
  48. .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6).
  49. (PDF). [2021-02-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0-30).
  50. (PDF). [2021-02-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0-19).
  51. . 香港01. 2023-11-17 [202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1).
  52. . 政府資訊中心. 2002-04-29 [2020-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28) (中文(香港)).
  53. 新慶路/康寶路發展計劃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地盤佈局圖
  54. (PDF). [2021-02-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9-08).
  55. (PDF). [2021-02-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2-16).
  56. 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發展大綱圖-註釋
  57. 錦田南發展大綱圖-註釋
  58. 古洞北發展大綱圖-註釋
  59. 粉嶺北發展大綱圖-註釋
  60. 東涌擴展區規劃大綱圖-註釋
  61. (PDF). [2021-02-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19).
  62. (PDF). 深水埗區議會. 2022-07 [2022-07-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