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帝
宋明帝劉彧[lower-alpha 1](439年12月9日—472年5月10日),字休炳,小字榮期,南朝宋第七任皇帝。劉彧生於元嘉年間,為宋文帝劉義隆第十一子,先後受封淮陽王、湘東王。宋前廢帝劉子業即位,顧慮諸叔威脅皇位,趁劉彧入朝時將其拘留殿中,並因劉彧體胖而封其為「豬王」,大肆羞辱,且屢次欲加殺害,都因始安王劉休仁諂媚化解,才保全性命。劉子業遭壽寂之殺害後,劉休仁便奉迎劉彧即皇帝位,改元泰始,大赦天下。
宋明帝 | |||||||||||||
---|---|---|---|---|---|---|---|---|---|---|---|---|---|
統治 | 466年1月9日-472年5月10日(6年122天) | ||||||||||||
出生 | 439年12月9日 | ||||||||||||
逝世 | 472年5月10日 | (32歲)||||||||||||
安葬 | |||||||||||||
| |||||||||||||
政权 | 南朝宋 | ||||||||||||
父親 | 宋文帝劉義隆 | ||||||||||||
母親 | 宣太后沈容姬 |
劉彧在位六年半,執政前期眾親王及方鎮相繼叛變,朝廷頻繁動武平亂,國力逐漸耗損。北魏也趁機侵略,佔領山東、淮北等地區,北朝國力自此超越南朝;劉彧為防範宋孝武帝劉駿諸子奪取皇位,殺盡諸姪子,致使劉駿絕後;晚年尤多忌諱,文書奏折不得出現諱字,犯禁者一律誅殺。
472年5月10日,劉彧逝世,享年三十四歲,庙号太宗,谥号明帝,奉葬高寧陵。
史載劉彧個性寬和仁慈,儀容端雅,喜好文學。即位後雖然四方反抗但用人不疑,能使將士效忠不貳。然而晚年好猜忌,對待皇族及侍臣動輒殘忍刑戮;國家連年征伐,國庫空虛,而劉彧卻奢侈無度,致使「天下騷然,民不堪命」,劉宋國運自此衰敗。
生平
早年生涯
劉彧生於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十月戊寅(439年12月9日),九歲時受封淮陽王,食邑二千戶。452年,改封湘東王。劉彧三哥、宋孝武帝劉駿即位後,歷任郡太守、中護軍、侍中、衛尉、游擊將軍、左衞將軍、都官尚書、領軍將軍等職銜,並獲賜鼓吹一部。453年,劉彧生母沈容姬逝世,劉彧時年十四歲,由路太后撫養於宮中,特受寵愛,時常侍奉路太后醫藥,也因此為劉駿所親愛,不招致猜忌。宋前廢帝劉子業繼位後,任命劉彧為州刺史,都督州郡軍事,並得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1]
政變奪位
宋前廢帝劉子業即位後荒淫無道,殺戮群臣,並恐諸叔覬覦皇位,欲加殺盡。劉彧於景和年間入朝,遭拘留宮中,百般毆打凌辱。劉彧與始安王劉休仁、山陽王劉休祐皆體型肥胖,被劉子業封為「豬王」、「殺王」、「賊王」,並將三人用竹籠囚禁。劉子業又命人掘地為坑,灌滿泥水,再以木槽盛飯,並用雜食攪和後置於坑前,命劉彧裸體於泥坑中以口對木槽中就食,戲謔為豬。[2]
劉彧曾因抗拒羞辱而惹怒劉子業,劉子業命將其剝除服裝、使其裸體後,用竹杖綁住四肢、抬付太官[3],說:「即日屠豬。」劉休仁在旁笑說:「豬今日未應死。」劉子業問何故,劉休仁答說:「待皇太子生,殺豬取其肝肺。」劉子業聽後怒火漸息,命交付廷尉,劉彧這才逃過死劫。[2]
466年,劉子業欲南遊荊州及湘州,決定明日殺害劉彧等諸叔父後,即行出發。劉彧遂與心腹阮佃夫、李道兒等共謀弒君。1月1日夜,阮佃夫與李道兒暗中結交宮中侍臣壽寂之,於華林園將劉子業殺害。劉子業死後,劉休仁隨即奉迎劉彧入宮即位,並令人備皇帝羽儀。由於事起倉促,劉彧半途失落鞋子,跛著走入西堂,仍戴著象徵臣子的烏紗帽,劉休仁讓人給其戴上白紗帽後,便擁劉彧登上御座召見文武百官,接受歡呼禮拜,凡事以「令書」頒布施行。[4]隔天(1月2日),劉彧下令殺掉劉子業的同母次弟劉子尚,以絕後患。
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466年1月9日),劉彧於宮中太極前殿登基為帝,大赦天下。[5]
劉彧即位后下诏:
高祖武皇帝德洞四瀛,化綿九服。太祖文皇帝以大明定基;世祖孝武皇帝以下武寧亂。日月所照,梯山航海;風雨所均,削衽襲帶。所以業固盛漢,聲溢隆周。子業凶嚚自天,忍悖成性,人面獸心,見於齠日,反道敗德,著自比年。其狎侮五常,怠棄三正,矯誣上天,毒流下國,實開闢所未有,書契所未聞。再罹遏密,而無一日之哀;齊斬在躬,方深北里之樂。虎兕難匣,憑河必彰,遂誅滅上宰,窮釁逆之酷,虐害國輔,究孥戮之刑。子鸞同生,以昔憾殄殪。敬猷兄弟,以睚眦殲夷。徵逼義陽,將加屠膾。陵辱戚藩,檟楚妃主。奪立左右,竊子置儲,肆酗于朝,宣淫于國。事穢東陵,行汙飛走。積釁罔極,日月滋深。比遂圖犯玄宮,志窺題湊,將肆梟、鏡之禍,騁商、頓之心。又欲鴆毒崇憲,虐加諸父,事均宮閫,聲遍國都。鴟梟小豎,莫不寵暱,朝廷忠誠,必也戮挫。收掩之旨,虓虎結轍;掠奪之使,白刃相望。百僚危氣,首領無有全地;萬姓崩心,妻子不復相保。所以鬼哭山鳴,星鉤血降,神器殆於馭索,景祚危於綴旒。 朕假寐凝憂,泣血待旦,慮大宋之基,於焉而泯,武、文之業,將墜于淵。賴七廟之靈,藉八百之慶,巨猾斯殄,鴻沴時褰。皇綱絕而復紐,天緯缺而更張。猥以寡薄,屬承乾統,上緝三光之重,俯顧庶民之艱。業業矜矜,若履冰谷,思與億兆,同此維新。可大赦天下,改景和元年為泰始元年。賜民爵二級。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穀五斛。逋租宿債勿復收。犯鄉論清議,贓汙淫盜,並悉洗除。長徒之身,特賜原遣。亡官失爵,禁錮舊勞,一依舊典。其昏制謬封,並皆刊削。[6]
義嘉之難
465年底,宋孝武帝劉駿第三子、晉安王劉子勛為反抗劉子業謀害己命,在鄧琬等人輔佐下,於江州起兵叛亂。劉彧弒君自立後,授姪子劉子勛官爵遭拒。劉子勛甚至在鄧琬的主導下傳檄天下,改討劉彧。466年2月7日,鄧琬、袁顗等奉年僅十歲的劉子勛於尋陽城登極稱帝,年號「義嘉」,另立政府。江州的義嘉政權得到幾乎全國的承認與響應,南朝各州郡皆向劉子勛上表稱臣,改用義嘉年號,並向尋陽奉貢。劉彧所統治區域僅限京師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附近的丹陽、淮南等郡百餘里土地而已,形勢極為嚴峻。[7]
劉彧聞變後隨即任命劉休仁為征討大都督,統帥全軍,王玄謨為副手。任用吳喜、江方興等為東路軍將領,討平會稽、吳、吳興、晉州等東南各州郡,俘虜劉駿第六子、尋陽王劉子房;任用劉勔、張永、蕭道成等為北路軍將領,擊敗殷琰、薛安都等敵對將領,抵擋住北方的攻勢。任命沈攸之、張興世等為西路軍將領討伐劉子勛的尋陽政權,擊敗袁顗、劉胡等人,攻入尋陽,捕斬敵對天子劉子勛,義嘉政權滅亡。隨後宋軍陸續平定江南及淮南各地,「義嘉之難」平息。
由於劉彧登基時,其諸弟(宋文帝劉義隆子嗣)皆在京師,多擁戴兄長劉彧為帝;而劉子勛起兵地方,方鎮都督則多為劉子勛的兄弟(宋孝武帝劉駿子嗣),皆起兵支持劉子勛的義嘉政權。南朝宋即形成文帝系諸王與孝武帝系諸王的內戰局面。劉彧鑑於此,於戰事平定後接受劉休仁的建議,將劉駿在世諸子皆诛殺殆盡,劉駿二十八子自此滅絕。[8]
北魏入侵
劉彧於平定叛亂後欲逞兵威,命張永及沈攸之率領重兵,往迎已於義嘉之難後投降的徐州刺史薛安都。薛安都恐劉彧趁機圖己,便向北魏輸誠,乞師自救,汝南太守常珍奇也舉懸瓠城降魏。[9]467年初,北魏派遣尉元、孔伯恭領兵救徐州,另派拓跋石、張窮奇領兵救懸瓠,兗州刺史畢眾敬望風迎降。[10]魏將尉元隨後於呂梁一帶大敗宋將張永及沈攸之,宋軍幾乎全軍覆沒,張永、沈攸之隻身逃回江南,徐、兗二州淪陷;[11]467年2月,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投降北魏,旋即又於4月歸降劉宋。[12]北魏遂派遣長孫陵、慕容白曜往攻青州,劉彧命沈攸之領兵救援,卻於睢清口遭魏將孔伯恭擊敗,退守淮陰。[13]青州與冀州待援不至,被圍攻數年,先後降魏,青、冀二州也淪陷。[14]
南朝宋本地處江南,國狹民脊,自此再失四州,國力更形衰弱;再加上戰亂不斷,劉彧為獎賞有功將士,大肆封賞封官,造成國庫空虛、士族制度嚴重破壞,削弱南朝宋的執政根基,北朝國力從此超越南朝。[15]
晚年殺弟與安排
劉彧晚年害怕諸弟在他死後奪取太子劉昱的皇位,於是接受倖臣王道隆與阮佃夫的建議,大殺立過軍功的諸弟,只有劉休範因為人才凡弱而留下未殺。王道隆與阮佃夫掌權後擅用威權、官以賄成,富逾公室。劉彧同時殺害可能會不利於太子的重要大臣,如功臣武將壽寂之、吳喜與高門名士王景文(皇后王貞風之兄、劉彧的大舅子),結果造成劉昱繼位後中央和地方軍鎮互相猜忌、攻伐的政治亂象,使得武將蕭道成因此崛起,最後篡宋建齊。
472年,宋明帝死,太子劉昱繼立,宋明帝遺詔命蔡興宗、袁粲、褚淵、劉勔、沈攸之五人託孤顧命大臣,分別掌控內外重區,另外命令蕭道成為衛尉,參掌機要。[16]其中遺詔雖任命袁粲、褚淵在中央秉政,但實際上接受宋明帝秘密遺命,就近輔佐新帝劉昱,掌控宮中內外大權的人物,是宋明帝最親信的側近權倖——王道隆與阮佃夫二人。[17]
借腹疑案
史書大多記載,劉彧晚年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他的兒子們都是借腹生子取來的,他把諸弟新生的男嬰抱為自己的兒子,然後殺掉男嬰的生母。[18][19]但是史家呂思勉認為這是《宋書》作者沈約,為了迎合當時南齊皇帝所捏造的誣蔑之詞,不足採信,而《南史》與《資治通鑑》則是沿用沈約的說法。呂思勉認為宋明帝生前因為猜忌諸弟而狠心殺弟、流放諸姪,不可能殺其父而養其子、流其兄而立其弟。[20]曾懷疑《宋書》等史料的記載,認為宋明帝的皇后王貞風既然有兩個女兒,說明宋明帝可以生育,因此《宋書》應該是為了強化南齊的合法性,故意加工偽造史料,並被後人延用。
评价
- 《宋書》記載劉彧:「少而和令,風姿端雅……好讀書,愛文義……及即大位,四方反叛,以寬仁待物,諸軍帥有父兄子弟同逆者,並授以禁兵,委任不易,故眾為之用,莫不盡力。平定天下,逆黨多被全,其有才能者,並見授用,有如舊臣。才學之士,多蒙引進,參侍文籍,應對左右」、「末年好鬼神,多忌諱,言語文書,有禍敗凶喪及疑似之言應回避者,數百千品,有犯必加罪戮」、「泰始、泰豫之際,更忍虐好殺,左右失旨忤意,往往有斮刳斷截者。時經略淮、泗,軍旅不息,荒弊積久,府藏空竭。內外百官,並日料祿俸;而上奢費過度,務為彫侈。每所造制,必為正御三十副,御次、副又各三十,須一物輒造九十枚,天下騷然,民不堪命……親近讒慝,剪落皇枝,宋氏之業,自此衰矣」[24]
家庭
宋明帝家族 | |||||||||||||||||||||||||||||||||||||||||||||||||||||||||||||||||||||||||||||||||||||||||||||||||||||||||||||||||||||||||||||||||||||||||||||||||||||||||||||||||||||||||||||||||||||||||||||||||||||||||||||||||||||||||||||||||||||||||||||||||||||||||||||||||||||||||||||
---|---|---|---|---|---|---|---|---|---|---|---|---|---|---|---|---|---|---|---|---|---|---|---|---|---|---|---|---|---|---|---|---|---|---|---|---|---|---|---|---|---|---|---|---|---|---|---|---|---|---|---|---|---|---|---|---|---|---|---|---|---|---|---|---|---|---|---|---|---|---|---|---|---|---|---|---|---|---|---|---|---|---|---|---|---|---|---|---|---|---|---|---|---|---|---|---|---|---|---|---|---|---|---|---|---|---|---|---|---|---|---|---|---|---|---|---|---|---|---|---|---|---|---|---|---|---|---|---|---|---|---|---|---|---|---|---|---|---|---|---|---|---|---|---|---|---|---|---|---|---|---|---|---|---|---|---|---|---|---|---|---|---|---|---|---|---|---|---|---|---|---|---|---|---|---|---|---|---|---|---|---|---|---|---|---|---|---|---|---|---|---|---|---|---|---|---|---|---|---|---|---|---|---|---|---|---|---|---|---|---|---|---|---|---|---|---|---|---|---|---|---|---|---|---|---|---|---|---|---|---|---|---|---|---|---|---|---|---|---|---|---|---|---|---|---|---|---|---|---|---|---|---|---|---|---|---|---|---|---|---|---|---|---|---|---|---|---|---|---|
|
妃
子
- 長子 後废帝劉昱(母貴妃陳妙登),466年立,477年被蕭道成弒殺
- 第2子 劉法良,早夭
- 第3子 安成王 劉準,471年封,477被蕭道成立為帝,479年被篡位的蕭道成殺
- 第4子(無名,早夭)
- 第5子 东平王劉智井,470年封,出繼劉休倩,卒
- 第6子 晉熙王 劉燮,470年封,出繼劉昶,479年被南齐改封为阴安县公并处死
- 第7子 邵陵殤王 劉友,474年封,479年卒
- 第8子 江夏王 劉躋,470年封临庆王,474年改江夏,出繼劉休倩、劉義恭,479年被南齐改封为沙阳县公并处死
- 第9子 武陵王 劉贊,本名劉智隨,470年生、封,出繼已無後的宋孝武帝,479年被萧道成所杀
- 第10子 隨陽王 劉翽,471年生,476年封南阳王,478年改随阳,479年被南齐改封为舞阴县公并处死
- 第11子 新興王 劉嵩,476年封,479年被南齐改封为定襄县公并处死
- 第12子 始建王 劉禧,476年封,479年被南齐改封为荔封县公并处死
影視形象
- 2018年电视剧《凤囚凰》:刘恩尚饰宋明帝
参考文献
- 《宋書·卷八·明帝本紀》:「太宗明皇帝諱彧,字休炳,小字榮期,文帝第十一子也。元嘉十六年十月戊寅生。二十五年,封淮陽王,食邑二千戶。二十九年,改封湘東王。……世祖踐阼,為祕書監,遷冠軍將軍、南蘭陵下邳二郡太守,領石頭戍事。孝建元年,徙為南彭城、東海二郡太守,將軍如故,鎮京口。其年,徵為中護軍。二年,遷侍中,領游擊將軍。三年,徙衞尉,侍中如故。又為左衞將軍,衞尉如故。大明元年,轉中護軍,衞尉如故。三年,為都官尚書,領游擊將軍,衞尉如故。七年,遷領軍將軍。八年,出為使持節、都督徐兗二州豫州之梁郡諸軍事、鎮北將軍、徐州刺史,給鼓吹一部。其年,徵為侍中、護軍將軍。未拜,復為領軍將軍,侍中如故。永光元年,又出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南豫豫司江四州揚州之宣城諸軍事、衞將軍、南豫州刺史,鎮姑孰。又徙為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諸軍事、寧蠻校尉、雍州刺史,持節、常侍、將軍如故。未拜,復本位。尋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劉彧)早失所生,養於太后宮內。大明世,諸弟多被猜忌,唯上見親,常侍路太后醫藥。」
- 《宋書·卷七十二·文九王傳》:「時廢帝狂悖無道,誅害群公,忌憚諸父,並囚之殿內,毆捶淩曳,無複人理。休仁及太宗、山陽王休祐,形體並肥壯,帝乃以竹籠盛而稱之,以太宗尤肥,號為『豬王』,號休仁為『殺王』,休祐為『賊王』。……嘗以木槽盛飯,內諸雜食,攪令和合,掘地為坑阱,實之以泥水,裸太宗內坑中,和槽食置前,令太宗以口就槽中食,用之為歡笑。欲害太宗及休仁、休祐前後以十數,休仁多計數,每以笑調佞諛悅之,故得推遷。……太宗嘗忤旨,帝怒,乃裸之,縛其手腳,以杖貫手腳內,使人擔付太官,曰:『即日屠豬。』休仁笑謂帝曰:『豬今日未應死。』帝問其故,休仁曰:『待皇太子生,殺豬取其肝肺。』帝意乃解,曰:『且付廷尉。』一宿出之。」
- 太官是古代中國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員
- 《宋書·卷八·明帝本紀》:「既而害上意定,明旦便應就禍。上先已與腹心阮佃夫、李道兒等密共合謀。……佃夫、道兒因結壽寂之等殞廢帝於後堂。十一月二十九日夜也。事定,上未知所為。建安王休仁便稱臣奉引升西堂,登御坐,召見諸大臣。于時事起倉卒,上失履,跣至西堂,猶著烏帽。坐定,休仁呼主衣以白帽代之,令備羽儀。雖未即位,凡眾事悉稱令書施行。」
《宋書·卷七十二·文九王傳》:「帝將南游荊、湘二州,明旦欲殺諸父便發。其夕,太宗克定禍難,殞帝于華林園。休仁即日推崇太宗,便執臣禮。」 - 《南史·卷三·明帝本紀》:「泰始元年即大明九年也,魏和平六年。冬十二月丙寅,皇帝即位于太極前殿,大赦,改元。」
- 《宋書·卷八·明帝本紀》:「泰始元年冬十二月丙寅,上即皇帝位。詔曰: 高祖武皇帝德洞四瀛,化綿九服。太祖文皇帝以大明定基;世祖孝武皇帝以下武寧亂。日月所照,梯山航海;風雨所均,削衽襲帶。所以業固盛漢,聲溢隆周。子業凶嚚自天,忍悖成性,人面獸心,見於齠日,反道敗德,著自比年。其狎侮五常,怠棄三正,矯誣上天,毒流下國,實開闢所未有,書契所未聞。再罹遏密,而無一日之哀;齊斬在躬,方深北里之樂。虎兕難匣,憑河必彰,遂誅滅上宰,窮釁逆之酷,虐害國輔,究孥戮之刑。子鸞同生,以昔憾殄殪。敬猷兄弟,以睚眦殲夷。徵逼義陽,將加屠膾。陵辱戚藩,檟楚妃主。奪立左右,竊子置儲,肆酗于朝,宣淫于國。事穢東陵,行汙飛走。積釁罔極,日月滋深。比遂圖犯玄宮,志窺題湊,將肆梟、鏡之禍,騁商、頓之心。又欲鴆毒崇憲,虐加諸父,事均宮閫,聲遍國都。鴟梟小豎,莫不寵暱,朝廷忠誠,必也戮挫。收掩之旨,虓虎結轍;掠奪之使,白刃相望。百僚危氣,首領無有全地;萬姓崩心,妻子不復相保。所以鬼哭山鳴,星鉤血降,神器殆於馭索,景祚危於綴旒。 朕假寐凝憂,泣血待旦,慮大宋之基,於焉而泯,武、文之業,將墜于淵。賴七廟之靈,藉八百之慶,巨猾斯殄,鴻沴時褰。皇綱絕而復紐,天緯缺而更張。猥以寡薄,屬承乾統,上緝三光之重,俯顧庶民之艱。業業矜矜,若履冰谷,思與億兆,同此維新。可大赦天下,改景和元年為泰始元年。賜民爵二級。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穀五斛。逋租宿債勿復收。犯鄉論清議,贓汙淫盜,並悉洗除。長徒之身,特賜原遣。亡官失爵,禁錮舊勞,一依舊典。其昏制謬封,並皆刊削。」
- 《宋書·卷八十·孝武十四王傳》:「事泄,帝自率宿衛兵誅邁,使八座奏子勛與邁通謀。又手詔子勛曰:『何邁殺我立汝,汝自計孰若孝武邪?可自為其所。』遣左右朱景雲送藥賜子勛死。景雲至盆口,停不進,遣信使報長史鄧琬。琬等因奉子勳起兵,以廢立為名。太宗定亂,進子勛號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琬等不受命,傳檄京邑。泰始二年正月七日,奉子勛為帝,即偽位於尋陽城,年號義嘉元年,備置百官,四方並回應,威震天下。是歲四方貢計,並詣尋陽。」
《宋書·卷八十四·鄧琬傳》:「會太宗定亂,進子勛號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令書至,諸佐吏並喜,造琬曰:『暴亂既除,殿下又開黃閣,實為公私大慶。』琬以子勛次第居三,又以尋陽起事,有符世祖,理必萬克。乃取令書投地曰:『殿下當開端門,黃閣是吾徒事耳!』眾並駭愕。琬與陶亮等繕治器甲,徵兵四方。郢州刺史安陸王子綏、荊州刺史臨海王子頊、會稽太守尋陽王子房、雍州刺史袁顗、梁州刺史柳元怙、益州刺史蕭惠開、廣州刺史袁曇遠、徐州刺史薛安都、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湘州行事何慧文、吳郡太守顧琛、吳興太守王曇生、晉陵太守袁標、義興太守劉延熙並同叛逆。」 - 王仲犖著,《魏晉南北朝史》第六章第二節
《宋書·卷八·明帝本紀》:「十月乙卯,永嘉王子仁、始安王子真、淮南王子孟、南平王子產、廬陵王子輿、松滋侯子房並賜死。」
《宋書·卷八十·孝武十四王傳》:「司徒建安王休仁以子房兄弟終為禍難,勸上除之。……於是並殺之,房時年十一。」 - 《宋書·卷八十八·薛安都傳》:「太宗(劉彧)以四方已平,欲示威於淮外,遣張永、沈攸之以重軍迎之。安都謂既已歸順,不應遣重兵,懼不免罪,乃遣信要引索虜(北魏)。三年正月,索虜遣博陵公尉遲苟人、城陽公孔伯恭二萬騎救之。」
- 《魏書·卷六十一·畢眾敬傳》:「(畢)眾敬先已遣表謝(劉)彧,彧授眾敬兗州刺史,而以元賓(畢眾敬子)有他罪,獨不捨之。眾敬拔刀斫柱曰:『皓首之年,唯有此子,今不原貸,何用獨全!』及尉元至,遂以城降。」
- 《魏書·卷五十·尉元傳》:「(王)穆之率餘燼奔於(張)永軍。永勢挫力屈,(尉)元乘勝圍之,攻其南門,永遂捐城夜遁。(孔)伯恭、(薛)安都乘勢追擊,時大雨雪,泗水冰合,永棄船而走。元豫測永必將奔亡,身率眾軍,邀其走路,南北奮擊,大破於呂梁之東。斬首數萬級,追北六十餘里,死者相枕,手足凍斷者十八九。」
- 《宋書·卷八十八·沈文秀傳》:「先是,冀州刺史崔道固亦據曆城同逆,為土人起義所攻,與(沈)文秀俱遣信引虜;虜遣將慕輿白曜率大眾援之,文秀已受朝命,乃乘虜無備,縱兵掩擊,殺傷甚多。」
《宋書·卷八十八·崔道固傳》:「會四方平定,上(劉彧)遣使宣慰,(崔)道固奉詔歸順。先是與沈文秀共引虜,虜既至,固守距之,因被圍逼。」 - 《魏書·卷五十一·孔伯恭傳》:「(孔)伯恭密造火車攻具,欲水陸俱進。(沈)攸之等既聞,將戰,引軍退保樊階城。伯恭又令子都將孫天慶等步騎六千向零中峽,斫木斷清水路。劉彧寧朔將軍陳顯達領眾二千溯清而上,以迎攸之,屯于睢清合口。伯恭率眾渡水,大破顯達軍,俘斬十九。攸之聞顯達軍敗,順流退下。伯恭部分諸將,俠清南北尋攸之軍後。伯恭從睢陵城東向零中峽,分軍為二道,遣司馬范師子等在清南,伯恭從清西,與攸之合戰,遂大破之,斬其將姜產之、高遵世及丘幼弼、丘隆先、沈榮宗、陸道景等首,攸之、(吳)憘公等輕騎遁走。乘勝追奔八十餘里,軍資器械,虜獲萬計。」
- 《宋書·卷八十八·沈文秀傳》:「(沈)文秀被圍三載,外無援軍,士卒為之用命,無離叛者,日夜戰鬥,甲胄生蟣虱。五年正月二十四日,遂為虜(北魏)所陷。」
《宋書·卷八十八·崔道固傳》:「三年,……為虜(北魏)所陷,被送桑乾,死於虜中。」 - 《魏書·卷九十七·島夷劉裕傳》:「自(劉)彧立之後,民庶凋弊,……至綱紀不立,風政頹弊,境內多難,民庶嗷然。遂廣募義勇,置為部曲。於是官品淪褫,士人渾亂,民眾顒顒,咸願來奔矣。」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三》
- 《宋略‧總論》:「初,世祖登遐,委重於二載。太宗晏駕,亦托孤於王、阮,……」,南朝梁裴子野著。
- 《宋书·后妃传》:「太宗晚年,痿疾不能内御,诸弟姬人有怀孕者,辄取以入宫;及生男,皆杀其母,而以与六宫所爱者养之」、(唐)李延壽,《南史‧卷十一》:「順帝,桂陽王休範子也」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三》:「上素無子,密取諸王姬有孕者內宮中,生男則殺其母,使寵姬子之」
-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第八章、第八節末段
- . 凤凰网. [2007年1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2月24日) (中文(简体)).
- . 新华网. [2007年1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1月19日) (中文(简体)).
- . 中国网. [2007-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26) (中文(简体)).
- 沈約,《宋書‧卷八‧明帝紀》
- (宋)司馬光,《稽古錄‧卷十四》
- 裴子野,《宋略‧總論》
宋明帝 出生于:439年逝世於:472年 | ||
---|---|---|
統治者頭銜 | ||
前任: 宋前廢帝 劉子業 |
劉宋皇帝 465年-472年 |
繼任: 宋後廢帝 劉昱 |
中國南部君主 465年-47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