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恭縣

思恭縣唐代設置的。武德元年析閬中置[1],屬隆州,七年,省思恭入閬中縣[2]

思恭縣遺址 在閬中市東北二龍鄉思恭山(思恭頂村)。唐武德元年(618年),在隆州(州治閬中)東25公里的思恭山置縣,由於交通不便,於武德七年廢。面積約1平方公里,東西南北門遺址尚存,原北門至東門間的一段長30餘米、高4米的城牆,至今保存完好。其衙署、監獄、文廟、關帝廟等移為耕地,仍存其地名。曾有「鎮縣碑」和其他遺物出土[3]

參考資料

  1. 「閬中,緊。本閬內,武德元年更名,是年析置思恭縣,七年省。」。《舊唐書》卷四十
  2. 閬州,隋巴西郡。武德元年,改為隆州,領閬中縣南部縣蒼溪縣南充縣相如縣西水縣晉城縣奉國縣儀隴縣大寅縣十縣。其年,又立新井縣、思恭縣二縣。四年,以南充、相如屬果州,儀隴、大寅屬蓬州。又置新政縣。七年,又以奉國屬西平州。還以奉國來屬。又省思恭入閬中縣。先天元年,改為閬州。天寶元年,改為閬中郡。乾元元年,復為閬州。舊領縣八,戶三萬八千九百四十九,口二十七萬三千五百四十三。今領縣九,戶二萬五千五百八十八,口十三萬二千一百九十二。至京師一千九百一十五里,至東都二千七百六十里。閬中縣。漢縣,屬巴郡。梁置北巴州。西魏置隆州及盤龍郡。煬帝改為巴西郡。武德為隆州。皆治閬中。閬水迂曲經郡三面,故曰閬中,隋為閬內縣也;晉安縣。漢閬中縣地。梁置金匱二。又為金遷郡。隋省郡,改為晉城縣。武德改為晉安也;南部縣。後漢分閬中置充國縣,屬巴郡。又分置南充國郡。梁改為南充郡,隋改為南部也;蒼溪縣。後漢分宕渠置漢昌縣,屬巴郡。隋改漢昌為蒼溪也;西水縣。漢閬中縣地。梁置掌夫城,後周改為西水縣奉國縣。後漢分閬中置。武德七年,屬西平州。貞觀元年,還屬隆州;新井縣。漢充國縣地。武德元年,分南部、晉安二縣置。界內有鹽井;新政縣。武德四年,分南部、相如兩縣置;岐坪縣。舊屬利州,開元二十三年,來屬也。」。《舊唐書》卷四十一
  3.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詞典 (續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