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木乃伊
恐龙木乃伊(英語:)是木乃伊化的恐龍屍體形成的化石。
自然的木乃伊化是在極端的自然環境下長久保存的屍體。一些屍體在極低溫、或酸性、或極乾旱、或鹽度極高的環境埋葬下,可以自然長久保存。由於生物死後皮膚與肌肉通常會最先分解,因此恐龙木乃伊化是极其少见的。
化石證據
其中以1908年發現的「糙齒龍木乃伊」(Trachodon mummy)[1][2]與在1999年發現的「達科塔」標本最為有名,但後者還沒有正式的發表研究[3][4]。
1998年,義大利的一處石灰岩地層出土了一個虛骨龍類恐龍化石,名為棒爪龍,這個幼年體化石保存了極為良好的軟組織痕跡,包含部份氣管、小腸、結腸、肝臟及肌肉[5][6]。
1994年,業餘古生物學家奈特·墨菲(Nate Murphy)發現了一個完整無損的短冠龍頭顱骨,他稱之為「Elvis」[7]。之後,墨菲的挖掘團隊挖出更多木乃伊化的鴨嘴龍類。於2000年,他發現了一副關節完全連接的未成年短冠龍化石,並且部份被木乃伊化,稱為「Leonardo」[8][9]。這是最壯觀的恐龍化石發現之一,並且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之中[10]。他之後更發掘出一副幾乎完整的骨骼,被稱為「Roberta」,及一個保存皮膚輪廓的部份幼龍骨骼,被稱為「Peanut」[11]。在2008年5月,休士頓自然科學博物館的Steven Cowan在發現「Leonardo」的同一地點,發現了另一短冠龍化石,名為「Marco」[12]。
2005年5月份的《自然》雜誌中,美国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瑪莉·海格比·史威茲(Mary Higby Schweitzer)與其同事,宣佈在一個暴龍腿部骨頭的骨髓中發現了軟組織。這個化石發現於蒙大拿州海爾河組,年代為6,800萬年前[6]。經過數週的去礦化處理後,史威茲與其團隊等人鑒定出分叉的血管,以及纖維狀的骨頭組織。此外,骨頭組織中還具有類似血球細胞的微小組織。這個骨頭的結構類似鴕鳥的血球細胞與血管。關於這些組織的真實身分,研究人員目前還沒有確切定論。相關的研究仍在進行中[6]。在2008年7月份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雜誌中,華盛頓大學的凱伊·托馬斯(Thomas Kaye)等人對上述的暴龍軟組織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這些骨頭中的軟組織僅是細菌形成的生物薄膜,這些細菌生存在原本血管與細胞的空間[13]。托馬斯等人認為這些結構被誤認為是血球細胞,是因為帶有鐵的微球粒存在。他們在許多不同時期的其他化石,發現類似的微球粒,例如菊石。在菊石的案例中,他們發現含有鐵的空間,與血液沒有直接的關連[14]。
2009年的《科学》杂志报道,瑪莉·海格比·史威茲领导的研究人员又在著名的加拿大短冠龙「Leonardo」化石的大腿骨中探测到血管和其他的结缔组织。他们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来检查该组织的外观和结构,还使用质谱仪和抗体结合实验来辨识其组织蛋白,这些标本还被送往多个实验室中进行独立的分析。最终的结果表明,该标本含有胶原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与鸟类的胶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非常相似,这对在恐龙与鸟类之间存在着的进化上的相互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这使得此前做出的暴龙氨基酸序列也是可靠的[15]。
目前已有兩個團隊宣稱已在恐龍化石中成功擷取出DNA,但根據更進一步的檢驗與同行評審,兩者的發現都無法受到肯定[16]。根據一份2002年的研究,藉由比較現代爬行動物與鳥類的視色素中的胺,可用來推算、重建出原始主龍類與恐龍的胺基酸序列,甚至是基因序列[17]。此外,已在恐龍化石中發現數種可能是蛋白質的物質[18],包含血紅素[19]。
列表
目前已发现为数不多的其中几具,以下列表以發現的時間排列:
- 1908年,化石收集者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Hazelius Sternberg)與他的三個兒子,在懷俄明州康弗斯縣發現了一個保存良好的埃德蒙頓龍(Edmontosaurus. annectens)標本(編號AMNH 5060),同時保存了化石化的皮膚痕跡,該標本被稱為「糙齒龍木乃伊」(Trachodon mummy)。雖然斯騰伯格替英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工作,但他將這個標本以2,000美金賣給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由亨利·費爾費爾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1912年研究。這個標本被幾乎完整的保存下來,上附有一些肌肉。皮膚痕跡覆蓋者口鼻部、大部份頸部與胸部、部份四肢[20]。尾巴與部分後肢因為侵蝕作用而消失。但是在處理化石的過程中,部分頸部與手掌隨者周圍石塊而移除了。奧斯本推測該隻埃德蒙頓龍死於乾涸的河床,被洪水沖刷到含豐富黏土的沉積層,因此皮膚得以保存下來。這個標本的表皮薄,鱗片由小型、不互相覆蓋的鱗片構成,類似希拉毒蜥[20]。鱗片可分為兩種型態:小型鱗片的直徑為1到3公厘,表面凸,沒有特定的排列方式;大型鱗片的直徑不大於5公厘(前肢部份的大型鱗片直徑可達1公分),表面平坦,形狀呈多角形,大型鱗片由小型鱗片包圍者。
- 1912年,巴納姆·布朗(Barnum Brown)於加拿大艾伯塔省的紅鹿河附近發現一具冠龍木乃伊,除了發現幾乎完整的骨骼外,冠龍的化石化的皮膚亦被保存了下來。然而該具化石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船運過程中遭德軍艦艇擊沉而丟失。
- 1917年,查爾斯·斯騰伯格又发现一具埃德蒙頓龍的「糙齒龍木乃伊」。
- 1981年春天,業餘古生物學家Giovanni Todesco在距離那不勒斯約50通里的Pietraroja附近,發現棒爪龍(Scipionyx)的化石[21]。這些化石保存在Pietraroia石灰岩層,化石保存得非常原好。Todesco認為這些骨骸是屬於鳥類的,不過他並不知道這些化石的重要性,並將化石存放在自家倉庫。直至1992年,里斯提亞諾·達魯·沙索(Cristiano dal Sasso)與Marco Signore與他會面後,才確定這是義大利的第一類恐龍[21]。最初一些雜誌給牠取了一個匿名「Ciro」,是一個常見的那不勒斯名稱。在1998年,棒爪龍登上了《自然》雜誌的封面[22]。經過漫長、不順利的檢驗後,棒爪龍被發現保存其化石化的內臟,所以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脊椎動物發現之一。部份氣管、小腸、肝臟及肌肉都被保存在石灰岩中。這個標本的肝臟甚至保存了形狀及顏色。在發現這個標本前,古動物學家只能估計恐龍的內臟位置,而這標本則提供了明確的位置。棒爪龍的小腸總長度比估計的為短,顯示牠們處理食物的過程很有效率[21]。棒爪龍被認為是生存在鄰近淺礁湖的地帶,因為這些地帶的水體多是缺氧的,才可以完整地保存這個化石,如同德國的始祖鳥標本[21]。
- 1994年,發現似鵜鶘龍(Pelecanimimus)於早白堊紀的西班牙La Hoyas lagerstätten地層,化石保存了軟組織的壓痕,透露出頭部後方的小型冠飾,可能由皮膚或角質構成;以及一個喉囊,該器官類似現代鵜鶘的較大型頰囊,而這也是似鵜鶘龍的名稱來源。有些軟組織痕跡透露出牠們擁有類似皮膚皱纹的表面,起初被解釋成缺乏羽毛、鳞片等衍生物,但後來的研究顯示牠們擁有被保存下来的丝状羽毛结构,而非僅是皮膚,也有可能是肌肉組織的痕迹[23]。
- 1996年,桑塔納盜龍(Santanaraptor)於巴西的白堊紀早期地层被發現,身長約1.25公尺。這個標本是個幼年個體,主要是身體後半部的骨頭,上有礦化的軟組織[24]。由A. W. A. Kellner於1999年描述、命名的[25]。软组织上发现在化石的各个部分,表皮层很薄小于0.04毫米,由深槽形成不规则的四边形分隔,没有发现鳞片或羽毛保存,横纹肌纤维为磷酸钙保存,在横切面为直径30-50微米的多边形。骨骼仍然保留了血管通道(直径20-25微米)的空的骨细胞(直径〜5微米),还保留有矿化替代的骨骼毛细血管或血管的结构,它们是棒状的,有粗糙的外层和光滑的内层。
- 1999年,北達科塔州的海爾河組出土了一個極為完整的埃德蒙頓龍幼年標本化石,目前被暱名為「達科他」"Dakota"。這個鴨嘴龍類化石的保存狀態良好,使科學家們可以估算牠們的肌肉,並發現牠們比過去所認知的還要健壯,可能可逃離掠食動物(例如暴龍)的追趕。與其他的恐龍化石不同,這個木乃伊化的化石具有完整的皮膚(並非皮膚痕跡)、韌帶、肌腱,可能還有內部器官。這個研究是借由全世界最大型電腦斷層掃描機所完成,該機器由波音公司所持有[26]。這個機器常被用來檢查太空梭引擎與其他大型物體的裂縫。研究人員希望藉由這機器,來了解這個化石的內部化石化狀況。他們發現每節脊椎骨之間都有約1公分的間隔,顯示這些骨頭之間可能有盤狀物或其他物質,可使脊椎更為靈活,並意味者牠們實際上比博物館所展示的標本還要長[27],尾巴部份保存了皮膚痕跡,皮膚分佈者硬塊與結節、橢圓形的重疊鱗片、有溝紋的鱗片,以及長約9到10公分的梯形硬塊[28]。
- 2000年,一個名為「Willo」的奇異龍(Thescelosaurus)化石,被發現有四腔室心臟與一個主動脈的痕跡,目前正存放在北卡羅萊納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人員根據心臟結構,認為奇異龍有較高的代謝效率,並非變溫動物[29]。他們的結論已遭到否定;其他研究人員公佈了一個研究,宣稱這顆類似心臟的物質,其實是個結石。他們認為這個物體的結構令人誤解,例如所謂的主動脈結構雖然進入心臟結構,但缺乏所連接的動脈、主動脈與心臟的連接處最為狹窄;實際上,該物體與一根肋骨連接,中心有同心圓層,右腿也有一樣的同心圓層[30]。而最初提出石化心臟的研究人員捍衛他們的理論,他們同意有某種形式的同心圓層存在,但其中一層則包圍了心臟與主動脈的肌肉部位[31]。
- 2000年,由朱迪思河恐龙学会(Judith River Dinosaur Field Station)和菲利普斯县博物馆(Judith River Dinosaur Institute and Phillips County Museum)的奈特·墨菲的挖掘團隊于蒙大拿州北部一处砂岩中发现了一具大部分被木乃伊化的恐龙化石,它属于鸭嘴龙类的短冠龙(Brachylophosaurus),奈特将其命名为“Leonardo”,还为其申报了保存最好的恐龙化石之吉尼斯世界纪录,目前存放在蒙大拿菲利浦国家博物馆。奈特是美国蒙大拿州菲利浦郡博物馆任古生物学主任,并创办了朱迪思河恐龙学会龙。早在在1994年,奈特就发掘了一个完好的短冠龙颅骨,被称为Elvis。Leonardo是一件“有肉”的化石,至少90%的骨头都保存下来,并保存了80%的皮肤。从骨骼推断,Leonardo未成年,约3-4岁,体长6.7米,体重约1.5-2吨。它浑身布满了子弹头大小的多边形、五角型的鳞片,并且背部有一道的褶边,可能起到装饰作用。Leonardo还保存有胃部残留物,包含了40多种植物残渣,还保存有嗉囊结构[8]。
- 2004年,小坐骨龍(Mirischia)經研究認定是美頜龍科恐龍的一屬,是種小型恐龍,身長只有2米長,生存於下白堊紀阿爾布階的巴西。雖然只發現小坐骨龍的骨盆及不完整的後肢,但足以確定牠是一屬新的恐龍。小坐骨龍的特徵是不對稱的坐骨。坐骨的左邊有個橢圓形的小孔,而右邊的同一位置上卻有一個凹痕。另外,小坐骨龍還保存了軟組織,在恥骨與坐骨之間有一些像氣囊的東西。過去一些學者曾假設,獸腳亞目恐龍的顱後身體都有氣囊,而小坐骨龍的發現可能就是一個證明[32]。
- 2005年,在中国辽宁省发现的一个带有肌肉组织迹象的鹦鹉嘴龙化石,2005年和2008年南非夸祖鲁那他(KwaZulu-Natal)大学的恐龙学家蒂綱·索拉(Theagarten Lingham-Soliar)对其进行了研究。对此化石的最新研究表明,其伤口处有明显的牙齿印,皮肤里层的结构也完全显露了出来,从痕迹上看这头恐龙拥有很厚的长有鳞片的皮肤,这头恐龙的皮肤的厚度至少在2厘米以上,由40多层胶原质蛋白组成[33]。
- 2008年年初,在辽宁西部被发现了一件鹦鹉嘴龙木乃伊化石,名为“恐龙木乃伊—浓缩的历史”的展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一层临时展厅展出了这个标本,它骨骼完整,石化的皮毛和肌肉也保存下来。化石有一头猪大,约半米长,恐龙化石的胸部和尾部上,已经石化的皮毛清晰可见。[34]
- 2011年,一具结龙化石出土于加拿大一矿井中,由于该矿井中出土过古代海栖爬行类动物化石,这次发现纯属意外。研究人员相信,这表明该结龙可能遇上急流,被冲走后溺死于水中。现藏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的泰瑞尔古生物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 of Paleontology),这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甲龙木乃伊化石。该化石不仅骨骼保存完好,结龙的盔甲、胃部内容物,甚至还有一片被认为是皮肤和角的颜料残骸的有机材料薄片,也都保存完好。通过对有机材料薄片的分析发现,这种结龙头顶可能为姜黄色。但结龙腹部未发现薄片,很可能下部为白色、只有上部为红褐色。2017年命名为北方盾龙(Borealopelta)[35]。
- 2014年,Theropoda Expeditions有限责任公司在蒙大拿州哈弗附近挖掘了一个标本,公司给标本起了绰号 "Sherman”。2016年6月,被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购。2017年命名并描述了祖尔龙(Zuul)。由于保存了软组织,它被称为“恐龙木乃伊”。盔甲的许多骨皮和小骨片都在原来的位置。此外,还有尖峰的角蛋白鞘和以黑色薄膜形式的角蛋白非骨鳞片的残余。截至2017年,该标本是朱迪思河组中发现的最完整的甲龙。这也是北美第一个拥有保存完好的头骨和尾巴材料的甲龙标本[36]。
參考資料
- Osborn, Henry Fairfield. . Science. 1909, 29 (750): 793–795.
- Osborn, Henry Fairfield. . Memoirs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912, 1: 33–54 [2010-12-15]. (原始内容 (pdf (very large; 76,048 kb))存档于2014-12-21).
- . 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2007-12-03 [2007-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31).
- Lee, Christopher. . Washington Post. 2007-12-03 [2007-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3).
- (英文)Dal Sasso, C. and Signore, M. . Nature. 1998), 292 (6674): 383–387. doi:10.1038/32884.
- (英文)Schweitzer, M.H., Wittmeyer, J.L. and Horner, J.R. . Science. 2005, 307 (5717): 1952–1955. doi:10.1126/science.1108397.
- . Judith River Dinosaur Institute. 2002 [200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8).
- Murphy, Nate L.; Trexler, David; and Thompson, Mark. . Carpenter, Kenneth (ed.) (编). .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6: 117–133. ISBN 0-253-34817-X.
- . 2002-10-19 [2007-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14).
- . Judith River Dinosaur Institute. 2002 [200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8).
- Newhouse, Eric. . Great Falls Tribune. 2008-06-01 [2008-07-13].
- Newhouse, Eric. . Great Falls Tribune. 2008-06-02 [200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3).
- (英文)MKaye TG, Gaugler G, Sawlowicz Z. . PLoS ONE. July 2008, 3 (7): e2808 [2008-07-29]. doi:10.1371/journal.pone.0002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2).
- (英文)新研究衝擊現存恐龍軟組織的說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Newswise, Retrieved on 29 July 2008.
- (英文)Science, Mary H. Schweitzer, Wenxia Zheng1 Chris L. Organ, Recep Avci, Zhiyong Suo, Lisa M. Freimark, Valerie S. Lebleu, Michael B. Duncan, Matthew G. Vander Heiden, John M. Neveu, William S. Lane, John S. Cottrell, John R. Horner, Lewis C. Cantley, Raghu Kalluri and John M. Asara. . Science. 2009, 324 (5927): 626–631. doi:10.1126/science.1165069.
- (英文)Wang, H., Yan, Z. and Jin, D. .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1997, 14: 589–591 [2007-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8).
- (英文)Chang BS, Jönsson K, Kazmi MA, Donoghue MJ, Sakmar TP. .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02, 19 (9): 1483–1489 [2007-12-05]. PMID 122004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5).
- (英文)Embery G, Milner AC, Waddington RJ, Hall RC, Langley MS, Milan AM. . Connect Tissue Res. 2003, 44 (Suppl 1): 41–6. PMID 12952172.
- (英文)Schweitzer MH, Marshall M, Carron K, Bohle DS, Busse SC, Arnold EV, Barnard D, Horner JR, Starkey JR. .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7, 94 (12): 6291–6. PMID 9177210.
- Lull, Richard Swann; and Wright, Nelda E. .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Special Paper 40.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42: 110–117.
- Poling, Jeff. . Journal of Dinosaur Paleontology. 1998 [200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04).
- Dal Sasso, C. and Signore, M. . Nature. 1998, 392: 383–387.
- Briggs, Wilby, Perez-Moreno, Sanz and Fregenal-Matrinez, (1997). "The mineralization of dinosaur soft tissue in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Las Hoyas, Spain."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154: 587-588.
- . DinoData. [2008-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4).
- Kellner, A. W. A. . Boletim do Museu Nacional (Serie Geologia). 1999, 49: 1–8.
- (Reuters News) "Mummified dinosaur reveals surprises: scientists" 3 December 20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SCHMID, RANDOLPH. . Associated Press. Dec 3, 5:52 PM EST [2007-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 Lyson, Tyler R., Hanks, H. Douglas, and Tremain, Emily S. (2003) "New skin structures from a juvenile Edmontosauru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North Dakot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Last accessed 2008-08-02.
- (英文)Fisher, Paul E.; Russell, Dale A.; Stoskopf, Michael K.; Barrick, Reese E.; Hammer, Michael; and Kuzmitz, Aandrew A. (PDF). Science. April 2000, 288 (5465): 503–505 [2007-03-10]. doi:10.1126/science.288.5465.5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7-10-01).
- (英文)Rowe, Timothy; McBride, Earle F.; and Sereno, Paul C. . Science. February 2001, 291 (5505): p. 783a [2007-03-10]. doi:10.1126/science.291.5505.783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06).
- (英文)Russell, Dale A.; Fisher, Paul E.; Barrick, Reese E.; and Stoskopf, Michael K. . Science. February 2001, 291 (5505): p. 783a [2007-03-10]. doi:10.1126/science.291.5505.783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06).
- Naish, Martill and Frey. . Historical Biology. 2004: 1–14.
- ProcB2008, Lingham-Soliar T. . Proc. R. Soc. B. 2008, 275 (1636): 775–780 [2008-01-08]. doi:10.1098/rspb.2007.13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2010-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4).
- Brown, C.M.; Henderson, D.M.; Vinther, J.; Fletcher, I.; Sistiaga, A.; Herrera, J.; Summons, R.E. . Current Biology. 2017, 27 (16): 2514–2521.e3 [2019-03-29]. PMID 28781051. doi:10.1016/j.cub.2017.06.07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0).
- Arbour, Victoria M.; Evans, David C. .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2017, 4 (5): 161086 [2019-03-29]. doi:10.1098/rsos.1610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