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高热
惡性高熱、致命高熱(英語:,)是病人因全身麻醉而導致的嚴重反應[1],是因為使用特定全身麻醉藥而引發的罕見危及生命病症,一般是因為吸入麻醉剂或是稱為琥珀胆碱的神经肌肉阻滞药所造成。在一些被麻醉者身上,這些藥物會造成骨骼肌呼吸作用劇烈且不受控制的增加,因此會影響血液的供氧能力、移除二氧化碳能力以及體溫調節能力,若沒有立刻處理,可能會導致循环性虚脱及死亡。
惡性高熱 Malignant hyperthermia | |
---|---|
非常多曾經歷過惡性高熱的患者身上都帶有異常的RYR1基因,未來有可能以此作為基因篩檢的依據。 | |
症状 | 體溫過熱、高鉀血症、酸中毒、高碳酸血症、肌紅素尿[*] |
类型 | muscular channelopathy[*]、rare disease with malignant hyperthermia[*]、神經病、autosomal dominant disease[*]、muscle tissue disease[*]、疾病 |
肇因 | 突变、麻醉、琥珀胆碱 |
診斷方法 | 测温学、creatine kinase measurement[*]、potassium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
治療 | 單挫林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麻醉學、重症醫學 |
ICD-11 | 8C78 |
ICD-9-CM | 995.86 |
OMIM | 145600 |
DiseasesDB | 7776 |
MedlinePlus | 001315 |
eMedicine | 2231150 |
Orphanet | 423 |
恶性高热和遺傳有關,多半會是显性基因失調,其中至少有六個基因座是目前仍在探討的[2]。 恶性高热多半出現在病患暴露在特定麻醉藥品當下,或是之後不久就出現。沒有簡單且直接的測試可以診斷恶性高热。若是懷疑是恶性高热的病患,強烈建議用單挫林()進行治療。早期恶性高热的死亡率高達70%,但自從使用單挫林,並且針對高危險病患,避免使用誘發恶性高热的麻醉藥,其死亡率已低於5%[1]。
徵兆和特徵
通常惡性高熱的症狀為患者進入過度代謝狀態後的特徵:重度高燒、心跳過速 、異常的呼吸急促、二氧化碳生成加速、耗氧量增加、多發性酸中毒(mixed acidosis)、肌肉僵直、橫紋肌溶解症[3]。這些現象可能會在接觸到麻醉劑後的任何時刻出現。若是在手術後,而且是在停止使用麻醉藥數分鐘後,很難找到確定是恶性高热的病例[4]。
原因
一般認為惡性高熱是基因與環境共同導致的疾病。絕大多數具有罹患惡性高熱高度風險的人,他們通常只有在接觸到致病原(triggering agent)的時候才會發病並出現症狀。最常見的致病原為易揮發的[lower-alpha 1]麻醉藥,例如:氟烷、七氟醚、地氟醚、異氟醚、安氟醚或極性肌肉鬆弛劑(depolarizing muscle relaxants )琥珀胆碱和 十烃季铵 ,它們通常用在全身麻醉上。[3] 在少數案例中,因為運動或熱產生的生物應力即可能觸發高風險患者的惡性高熱。[3][5] 可能較不會導致惡性高熱的麻醉藥為:局部麻醉藥(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甲哌卡因);鴉片類麻醉藥(嗎啡、芬太尼);K他命、巴比妥类药物、一氧化二氮、异丙酚、依托咪酯、和苯二氮䓬类。
非極化的肌肉鬆弛劑,諸如:泮庫溴銨、 顺-阿屈库铵、 阿曲庫銨、美维库铵、維庫溴銨 和 羅庫諾林並不會導致惡性高熱。
流行病學
全身麻醉病例中恶性高热的发病率在1:5,000至1:50,000–100,000之間[3],也有資料指出麻醉病例中,大約每 25 萬例麻醉中會有一例的惡性高熱病例發生;如果麻醉中有使用吸入性麻醉劑及去極化肌肉鬆弛劑,則每 62,000麻醉病例會有一例惡性高溫發生。[1]
備註
- 容易氣(體)化的
參考文獻
- 基隆長庚醫院林麗梅/惡性高熱及其用藥 Dantrolene 簡 介,嘉義長庚醫院麻醉科黃仲衡主任審閱. (PDF). cmuh.org.tw.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罕見疾病特殊營養食品暨緊急需用藥物物流中心. 2003 [2017-04-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年5月17日).
- Litman R, Rosenberg H; Rosenberg. . JAMA. 2005, 293 (23): 2918–24. PMID 15956637. doi:10.1001/jama.293.23.2918.
- Rosenberg H, Davis M, James D, Pollock N, Stowell K; Davis; James; Pollock; Stowell. . Orphanet J Rare Dis. 2007, 2 (1): 21. PMC 1867813 . PMID 17456235. doi:10.1186/1750-1172-2-21.
- Litman, Ronald; Flood, Christopher D.; Kaplan, Richard F.; Kim, Yung Ly; Tobin, Joseph R. . Anesthesiology. November 2008, 109 (5): 825–9. PMID 18946294. doi:10.1097/aln.0b013e31818958e5.
- Groom, Linda; Muldoon, Sheila M.; Tang, Zhen Zhi; Brandom, Barbara W.; Bayarsaikhan, Munkhuu; Bina, Saiid; Lee, Hee-Suk; Qiu, Xing; Sambuughin, Nyamkhishig; Dirksen, Robert T. . Anesthesiology. November 2011, 115 (5): 938–45. PMID 21918424. doi:10.1097/aln.0b013e31823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