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憐經
《垂憐經》(又譯憐憫頌,希臘語:,拉丁語:,意即求主),是基督教用於禮拜儀式的一首詩歌,亦是一般彌撒曲中的第1個樂章。
全曲的歌詞只有三句,其中第一句和第三句是相同,而第二句亦只是把開始的“Kyrie”改為“Christe”,歌詞的搭配正正反映基督宗教中對祈禱的態度-先向上主承認自己的過往的過失並祈求得到寬恕。
背景
最早有文字記錄與《垂憐經》相近的內容,可以追溯到2世紀時希臘哲學家兼歷史學家阿里安,在他的《愛比克泰德的論證》(Discourses of Epictetus)中有提及過:「…我們祈求上主時,會請求主垂憐我們…」(《愛比克泰德的論證》II:7)[1]。另外,在聖經的舊約及新約中也有提及類近的內容,例如詩篇、以賽亞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及路加福音等。雖然在用字上有所不同,但所含的意思卻是相同。
4世紀時,教會制定了《使徒憲典》,並將《垂憐經》確立並納入於禮儀當中[1],一直維持至今。最初《垂憐經》內的內容比現時的為長,直至教宗額我略一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說希臘人做禮儀時,將《垂憐經》簡化為只講「Kyrie」和「eleison」時,覺得這樣的做法不錯,可以把咏唱的時間縮短以「放更多時間在祈禱上」[1][2],便提議先在平日的彌撒中引入簡短化的《垂憐經》,後來變成現時的模式。
演繹方式
在一般天主教彌撒中,《垂憐經》可以用頌唱的方法,或啟應方式來處理。如果是啟應方式,帶領者會先讀出第一句,會眾接著重複帶領者所讀出的內容,換而言之,每句經文啟應各讀一次,共兩次。至於頌唱形式,較常的做法是把每一句歌詞頌唱三次,每一次代表三位一體中的聖父、聖子和聖靈。在《常用歌集》中,會於每一句的結尾以羅馬數字3“iij”標示(例如上圖)。除了三次之外,亦有頌唱兩次(配合啟應模式),對於一些較大規模的音樂型作品,重複的次數亦有所不同,但大前提是儘可能配合三位一體的概念,把重複次數控制在3的倍數為最佳。
經文
希臘文
-{Κύριε ἐλέησον
Χριστὲ ἐλέησον
Κύριε ἐλέησον}-
拉丁文
-{Kyrie eleison
Christe eleison
Kyrie eleison.}-
英文(天主教版本)
Lord, have mercy
Christ, have mercy
Lord, have mercy
英文( 聖公會版本)
God, have mercy
Christ, have mercy
God, have mercy
中文(天主教版本)
上主,求你垂憐
基督,求你垂憐
上主,求你垂憐
- 舊版禮儀書多採用「」,但現代亦常以「你」替代。
中文(聖公會版本)
求主憐憫
求基督憐憫
求主憐憫
参考文献
常用經文 | 垂憐經 | 光榮頌 | 信經 | 聖三頌(包涵迎主曲) | 羔羊頌 | 遣散禮 |
專用經文 | 進堂詠 | 集禱經 | 書信 | 福音前歡呼 | 福音 | 繼抒詠 | 奉獻詠 | 頌謝詞 | 領主詠 | 領聖體后經 |
拉丁彌撒 | 升階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