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爪龍屬
懶爪龍屬(屬名:)又名偽君龍,是種鐮刀龍類恐龍;鐮刀龍類是群奇特的獸腳亞目恐龍,擁有缺乏牙齒的喙狀嘴、類似鳥類的骨盆結構(也類似鳥臀目)、腳掌有4個往前的腳趾。
懒爪龙属 化石时期:白堊紀後期, | |
---|---|
麦氏懶爪龍的復原圖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獸腳亞目 Theropoda |
科: | †鐮刀龍科 Therizinosauridae |
属: | †懒爪龙属 Nothronychus Kirkland & Wolfe, 2001 |
模式種 | |
麦氏懶爪龍 Nothronychus mckinleyi Kirkland & Wolfe, 2001 | |
其他物種 | |
|
懶爪龍的模式種是麦氏懶爪龍(N. mckinleyi),由詹姆斯·柯克蘭(James Kirkland)與Douglas G. Wolfe在2001年所敘述、命名,化石是在新墨西哥接近亞利桑那州邊界的祖尼盆地所發現,該地屬於莫瑞诺山组(Moreno Hill)組,地質年代為白堊紀晚期的土侖階中期。第二個種是葛氏懶爪龍(N. graffami) ,是在2009年被敘述、命名,化石發現於猶他州的Tropic Shale組,年代為土侖階早期,比麦氏懶爪龍早了100萬到50萬年。
敘述
懶爪龍屬於獸腳亞目的虛骨龍類,但並非是類似暴龍的肉食性恐龍;而懶爪龍與牠們的近親演化成為草食性[2]。懶爪龍是種二足恐龍,並以比牠們的肉食性祖先還要直立的姿勢來行走。懶爪龍身長約4.5到6公尺,高度為3到3.6公尺,重量約一公噸[3]。
一個由兩個獨立標本組合而成的骨骼重建,已完成40%到50%,可讓科學家們描述懶爪龍的特徵。小型頭部,擁有許多葉狀牙齒,適合切碎植被。頸部長而細。手臂長,手部靈巧,手指上有10公分長的彎曲指爪。腹部相當大。後肢結實。相當短的尾巴。麦氏懶爪龍與葛氏懶爪龍的差異在於,前者的體型較瘦小、尺骨較彎、以及一些脊椎的特徵[2]。
懶爪龍是北美洲第一個發現的鐮刀龍類,之前發現的鐮刀龍類都是來自於中國與蒙古[1]。懶爪龍的體型比死神龍與慢龍還大,但在某些層面則比這些亞洲近親還要原始。在2005年的猶他州,則發現了一個較早期的相關物種猶他鑄鐮龍。
外表類似樹懶的懶爪龍生存於中白堊紀,約9000萬年前;牠們生存於似沼澤的森林,類似路易斯安那州的河流出海口。這個時代的地球氣候非常溫暖,而海平面比現在高約300公尺,而乾燥土地明顯地減少許多。這個時期幾乎沒有發現任何恐龍化石,尤其是北美洲,這使得懶爪龍與相關發現變的非常重要。
懶爪龍的亞洲近親擁有類似鳥類的特徵,而且化石中保存了羽毛壓痕,這顯示懶爪龍可能也覆蓋者絨毛狀羽毛,使牠們看起來類似食火雞。目前並沒有在懶爪龍的化石上發現羽毛壓痕,可能因為牠們所處環境的沉積層無法保存脆弱的羽毛。
發現與種
懶爪龍的第一個化石,是一個腸骨,發現於新墨西哥州的祖尼盆地,當時被誤認為是祖尼角龍的部分頭盾。研究人員後來發現這是鐮刀龍類的化石,並在當地發現更多相關化石。在2001年6月19日,亞利桑那共和報(Arizona Republic)首次宣佈懶爪龍的發現與名稱。但直到2001年8月22日,懶爪龍才被正式敘述於科學期刊《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上,由古生物學家詹姆斯·柯克蘭(James Kirkland)與Douglas G. Wolfe所敘述、命名,模式種是麦氏懶爪龍(N. mckinleyi),种名是为了致敬化石发现地的主人鲍比·麦金利[1]。
懶爪龍的第二副標本,是一個腳趾骨頭,是在1999年由一位居民發現於猶他州的Tropic Shale組。在白堊紀晚期,該地區屬於西部內陸海道,因此形成了大範圍的海相沉積層。北亞歷桑納博物館曾在當地進行多次挖掘活動,挖出豐富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尤其是蛇頸龍類[3]。這個鐮刀龍類化石的發現地點,在白堊紀晚期距離海岸約100公里。之後,北亞歷桑納博物館在當地發現了更多相關化石。研究人員發現,這個猶他州標本相當類似麦氏懶爪龍,但體型較大,年代較古老[3]。在2002年的美國洛磯山脈地質學會的兩次會議上,首次討論了猶他州標本[4][5]。在2007年的亞利桑那地質學會,這個標本被判定是懶爪龍的新種,但沒有命名[3]。在2009年7月15日的《皇家學會學報》B輯(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正式發表新種的研究與名稱,名為葛氏懶爪龍(N. graffami) ,種名是紀念化石發現者Merle Graffam[2]。
大眾文化
參考資料
- Kirkland, J.I., and Wolfe, D.G. (2001). "First definitive therizinosaurid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North Americ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1(3): 410-414.
- Zanno, L.E., Gillette, D.D., Albright, L.B., and Titus, A.L. (2009). "A new North American therizinosaurid and the role of herbivory in 'predatory' dinosaur evoluti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July 15, 2009, doi: 10.1098/rspb.2009.1029.
- Gillette, D.D. (2007). "Therizinosaur: Mystery of the Sickle-Clawed Dinosaur." Arizona Geology, 37(2): 1-6. pdf available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07-23.
- Albright, L.B. III, Gillette, D.D. and Titus, A.L. (2002). "New records of vertebrate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Tropic Shale of Southern Utah." Paleontological Research in Grand-Staircase Escalante National Monument and Surrounding Area I, abstrac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Gillette, D.D., Albright, L.B. III, Titus, A.L., and Graffam, M.H. (2002). "Discovery and excavation of a therizinosaurid dinosaur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Tropic Shale (Early Turnoian), Kane County, Utah." Paleontological Research in Grand-Staircase Escalante National Monument and Surrounding Area I, abstrac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