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扎莫厄斯基

扬·萨里乌什·扎莫厄斯基波蘭語拉丁語[1]1542年3月19日—1605年6月3日),波兰立陶宛联邦贵族、政治家、军事家。自1576年起,扎莫厄斯基历任王室书记官、王室次席大臣、王室总理大臣波兰王国大盖特曼等重要职务。

盖特曼
扬·扎莫厄斯基
由扬·斯万科夫斯基绘制的肖像,约1602年
波兰立陶宛联邦王室总理大臣
任期
1578年—1605年
君主斯特凡·巴托里
齐格蒙特三世
前任彼得·杜宁·沃尔斯基
继任马切伊·普斯特罗康斯基
波兰王国大盖特曼
任期
1581年—1605年
君主斯特凡·巴托里
齐格蒙特三世
前任米科瓦伊·米莱茨基
继任斯坦尼斯瓦夫·若乌凯夫斯基
个人资料
出生1542年3月19日
波蘭王國斯克库夫卡
逝世1605年6月3日(1605歲—06—03)(63歲)
 波蘭立陶宛聯邦扎莫希奇
墓地扎莫希奇主教座堂
国籍波兰
配偶安娜·奥索林斯卡
克里斯蒂娜·拉齐维乌
格里塞尔达·巴托里
芭芭拉·塔诺夫斯卡
儿女托马什·扎莫厄斯基
父母
  • 斯坦尼斯瓦夫·扎莫厄斯基 (父亲)
  • 安娜·赫伯特 (母亲)
母校帕多瓦大學
职业贵族、政治家、军事家
签名
军事背景
效忠 波蘭立陶宛聯邦
服役时间1565年-1605年
参战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1587年–1588年)
  • 克拉科夫围城战
  • 贝奇纳战役
利沃尼亚战争

扎莫厄斯基是齐格蒙特二世·奥古斯特斯特凡·巴托里两位国王的重要顾问,也是巴托里的王位继承人齐格蒙特三世的主要反对者之一。他是当时最具才能的外交官和政治家之一,也是这一时期波兰立陶宛联邦的重要政治人物。

生平

早年生活

帕多瓦大学内的扎莫厄斯基半身像

1542年3月19日,扬·扎莫厄斯基出生于波蘭王國斯克库夫卡,其父亲为斯坦尼斯瓦夫·扎莫厄斯基,其母亲为安娜·赫伯特()。[2]扎莫厄斯基幼年时曾在克拉斯內斯塔夫接受学校教育,但13岁时,他就被送往国外留学;1555年至1559年间,他在巴黎的王宫做仆从。[3]尽管这时他年龄尚小,但也参加了索邦大学法兰西公学院等学校的课程。[3]1559年,扎莫厄斯基短暂回国,随后即前往斯特拉斯堡大学就读,几个月后转往帕多瓦大学学习法律,并于1564年取得博士学位。[2][4]在此期间,他从归正宗皈依为罗马天主教[4]

留学期间,扎莫厄斯基热心大学事务,1563年,他被推选为法律系主任。[4]此外,他也撰写了一本关于古罗马政治体制的小册子《罗马元老院》()。[4]1565年,扎莫厄斯基回国,同时收到了威尼斯共和国参议院的表彰信。[4][5]

生涯早期

扎莫厄斯基回国后,起初在王室总理大臣处任职,随即成为国王齐格蒙特二世书记官[5][6]1567年,他奉国王之命,率领特遣队将斯塔泽霍夫斯齊家族()从他们非法占据的王室土地上驱逐出去。[5]这一时期,他重新整理了总理府的档案。[7]

1571年,扎莫厄斯基与安娜·奥索林斯卡()结婚,两人育有一子,但他的妻子和幼子在1572年即逝世。[7]同年,雅盖隆王朝绝嗣,在这一年的选举瑟姆(波兰立陶宛联邦议会的特别会议)期间,他利用他的影响力推行“勇敢选择”(),允许全体贵族在次年的国王选举中投票。[8][9]然而,他的“少数服从多数”提案并未获得通过,从而为未来自由否决权被滥用埋下了祸根。[8]他与米科瓦伊·谢尼茨基谢罗尼姆·奥索林斯基等人同为了联邦中下层贵族的代表人物,致力于通过“执行运动”改革国家,维持波兰立陶宛联邦以中小贵族为主体的宪政与议会体制[9][10][11]他的政治主张在小贵族群体中颇受欢迎,因此他被誉为“贵族的护民官[12] [13] 、“波兰的格拉古”。[8]

担任要职

扬·扎莫厄斯基

在1573年的选举中,扎莫厄斯基支持法国的亨利·德·瓦卢瓦[14]所以,在亨利被选举为国王后,他被派往法国,完成相关的仪式。[15]同时,他还出版了一本赞美新国王的小册子,这使得扎莫厄斯基在亨利返回法国后丧失了颜面。[15]接下来的国王选举中,扎莫厄斯基坚定反对哈布斯堡王朝及其候选人马克西米利安,受到了广大小贵族的欢迎,也为他重新赢回了声望。[9][15]而在国王人选的问题上,他坚持联邦的君主应由波兰人担任,最终促成了安娜·雅蓋隆卡斯特凡·巴托里的联姻。[9][16]

为感谢扎莫厄斯基在选举中的支持,巴托里授予其王室次席大臣职位。[17]同年,但泽爆发叛乱,扎莫厄斯基支持巴托里平叛,为此赞助了一支参与平叛的骑兵队伍,并多次参加近战。[5][18]1577年,扎莫厄斯基与大贵族米科瓦伊·拉齊維烏的女儿克里斯蒂娜·拉齐维乌()结婚,从而成为立陶宛势力最强大的家族拉齐维乌家族的坚定盟友。[19]1578年,他被擢升为王室总理大臣[5][9][19]同一年,诗人揚·科哈諾夫斯基为其创作了波兰历史上第一部悲剧《希腊使节之简报》()。[19]

格里塞尔达·巴托里
扬·马泰伊科的画作《在普斯科夫的巴托里》,画中最左侧着红衣者为扎莫厄斯基

扎莫厄斯基参与了1579年至1581年间对俄战争的准备工作,组织了400[5]或600[20]名雇佣兵。尽管他此前既没有军事背景,也缺乏军事经验,但在这一时期,他逐渐对军事产生浓厚兴趣,开始学习军事知识,事实也证明他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5][21]在巴托里的支持下,扎莫厄斯基开始承担一些波兰王国大盖特曼的职责,特别是在时任大盖特曼米科瓦伊·米莱茨基因故不能履职时。[22]虽然并没有直接参战,但他为战争提供持续的政治支持。[23]1580年,扎莫厄斯基又遭逢悲剧,这一年,他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因分娩而死,使其一度意志消沉。[23]

当年晚些时候,他相继率军攻克了韦利日[22]扎沃卢奇[24][25]等地,并参与了对大卢基的围困。[26]1581年8月11日,扎莫厄斯基被提名为波兰王国大盖特曼,虽然这次提名在当时并没有什么争议,但在程序上则是不合法的。[24]之后,他随即参加了漫长的普斯科夫围城战,直到次年参战双方签订《亚姆-扎波尔斯基停战协定》而告终。[27]虽然扎莫厄斯基未能占领普斯科夫,但他通过围城战大量消耗了俄罗斯的资源,而持续不断的围困也是停战协定得以签订的主要原因,这对波兰而言非常有利。[27]

1583年6月,扎莫厄斯基与国王巴托里的亲属格里塞尔达·巴托里()结婚。[28]1584年5月,扎莫厄斯基的手下逮捕了早已因叛国罪、谋杀罪而被判处死刑的贵族塞缪尔·兹博罗夫斯基,不久之后,在巴托里的同意下,兹博罗夫斯基被处决。[29][30]这次事件被视为君主与贵族之间的政治冲突,自1585年起长期影响波兰政治局势。[29][30][31]

扬·扎莫厄斯基在贝奇纳,扬·马泰伊科

1586年,巴托里逝世,扎莫厄斯基支持齐格蒙特三世继位,在内战中与哈布斯堡王朝大公马克西米利安三世的支持者对抗。[32]齐格蒙特的支持者团结在扎莫厄斯基周围,而马克西米利安则得到了兹博罗夫斯基家族的支持。[33]扎莫厄斯基成功保卫了克拉科夫[32],并在1588年的贝奇纳战役中击溃了哈布斯堡军队,马克西米利安也在是次战役中被俘虏。[34]后世的历史学家斯瓦沃米尔·莱希涅夫斯基()盛赞这场战役为“波兰历史和扎莫厄斯基军事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场战役”。[35]1589年,战争双方签订《比托姆和本津条约》,马克西米利安被迫放弃对波兰王位的要求。[35]那一年(1589年)稍晚,扎莫厄斯基提出了关于改革波蘭王位選舉制度的方案,但未能获得众议院通過。[35]他还提出了另外一项建议,即当现任国王去世且无子嗣时,只有具有斯拉夫血统的人可以继承王位。这项建议为波兰、莫斯科、波西米亚等宗教信仰差异较大的斯拉夫国家间的联合提供了可能性。事实上,它是对亲哈布斯堡政策的一种迂回而笨拙的反制。[36]

1589年起,扎莫厄斯基試圖強化東南邊境的防禦措施,抵御鞑靼人入侵,但成效不彰。[37]为应对这一地区的局势,他制定了一套方案,將摩尔达维亚設為聯邦與奥斯曼土耳其之间的緩衝區,以保障東南區域的軍事安全,結果導致旷日持久的摩尔达维亚权贵战争[38][39]

与国王走向对立

扬·扎莫厄斯基,马塞洛·巴西亚雷利绘

与此同时,在内政方面,齐格蒙特三世统治初期,曾坚定支持国王的扎莫厄斯基与国王渐生龃龉。齐格蒙特三世即位后,迅速与曾敌对的哈布斯堡王朝结盟,令大臣们非常不满。[40]当时,齐格蒙特正考虑将波兰王位让给哈布斯堡家族,以换取对其瑞典王位宣称权的支持,扎莫厄斯基尤其反对这种做法。[41]新国王畏惧总理大臣的权力,想要解除其职务,但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法律不允许他这么做。于是他退而求其次,想要让扎莫厄斯基接任克拉科夫省总督,但按照当时的规定,总督与王室总理大臣不可兼任,因此扎莫厄斯基拒绝了这一提议。[35]1590年至1591年间,国王与总理大臣的矛盾达到极点。[42]1591年众议院会议期间,二人甚至发生了公开的争吵,最终以国王冲出议场告终。[43]尽管二人关系紧张,但无论是国王,还是总理大臣,都不想发动内战;争吵过后,扎莫厄斯基即向国王齐格蒙特三世公开道歉,但二人的关系依然紧张,直到扎莫厄斯基逝世。[43][nb 1]

扬·扎莫厄斯基肖像,作于19世纪,现藏于維拉諾宮

1594年,鞑靼人再次进犯南部边境,扎莫厄斯基未能成功抵挡攻势。[38]次年,他率军在楚措拉战胜了奥斯曼与克里米亚汗国的联军,并帮助耶雷米亚·莫维勒夺得摩尔达维亚大公之位。[38]1600年,他又与统一了瓦拉几亚特兰西瓦尼亚和摩尔达维亚三国的勇敢者米哈伊作战[45],在布科夫击败了米哈伊的军队,并复立耶雷米亚[45],同时扶植其弟西蒙·莫维勒为瓦拉几亚大公,从而将联邦的影响力扩展到多瑙河中游。[46]

1600年至1601年间,扎莫厄斯基参与了波瑞战争,指挥利沃尼亚的联邦军队。[47]尽管扎莫厄斯基对此次战争抱持反对态度,但他仍然尽力作战。[48]1600年,他从瑞典人手中夺回一些要塞,随后又相继占领了沃尔马(今拉脱维亚瓦尔米耶拉[47]、菲林(今爱沙尼亚维尔扬迪)、魏森斯坦(今爱沙尼亚派德)等地。[49]但长期的战事已经对他的健康造成了损害,因此他被迫放弃了指挥权。[49]

在1603年的众议院会议中,針對國王齐格蒙特三世發起的政府改革與強化王權方案,扎莫厄斯基領導反對派進行堅決抵制。[9][50]他同時也反對齊格蒙特趁乱进攻俄罗斯的计划[51]在1605年1月的众议院会议期间,他与齐格蒙特再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发生冲突。[52]

1605年6月3日,扎莫厄斯基因中風,63岁。[49]其遗产由獨生子托马什·扎莫厄斯基繼承。[53]

影响

克拉科夫皇家城堡内的扎莫厄斯基雕像

后世纪念

扎莫厄斯基是波兰历史上极为著名的人物。希蒙·斯塔罗沃尔斯基尤利安·乌尔辛·涅姆采维奇等艺术家以及斯坦尼斯瓦夫·斯塔西奇斯坦尼斯瓦夫·塔尔诺夫斯基阿尔图尔·希利溫斯基等历史学家都赞扬过他。[54]但也有部分人对其持批判态度,如胡戈·科万塔伊尤瑟夫·舒伊斯基米哈乌·博布任斯基等。[54]总体上来说,波兰史学界和文化界中扎莫厄斯基的形象大多是正面的,历史学家雅努什·塔兹比尔甚至称,扎莫厄斯基逝世后比在世时更加辉煌。[54]为扎莫厄斯基作传的斯瓦沃米尔·莱希涅夫斯基则总结道,尽管存在争议,但扎莫厄斯基毫无疑问是波兰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54]

扎莫厄斯基也是多幅画作的主角,其中最著名的是扬·马特伊科所绘的《斯卡尔加讲道[55] 和《在普斯科夫的巴托里》。[56]

政治与军事领袖

扎莫厄斯基曾同时担任王室总理大臣和大盖特曼,是那一时期波兰立陶宛联邦最有权势的人之一[24],负责联邦的大部分内政和外交政策。[9]后世广泛认为他是波兰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9]

尽管扎莫厄斯基的军事生涯始于机缘巧合,但他也被人们视为波兰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军事指挥官之一。[49][57]在战术上,他偏好围攻、侧翼机动、保存实力,同时将西欧的防御工事和大炮投入作战当中。[49]与俄羅斯的战争表明他精于围城战,后来的战役则证明他同样擅长开阔战场作战。[58]

财富与文化赞助

扎莫希奇的扬·扎莫厄斯基雕像

扎莫厄斯基一生积累了巨量财富,17世纪初,其地产收入达20万兹罗提[59]他拥有的土地多达6,445平方(2,488平方英里),包括11个城镇和200多个村庄。[9]此外,他还负责管理由联邦王室所有的十几个城市和600多个村庄。[60]由其所有和管理的土地面积总计17,000平方(6,600平方英里),包括23个城镇、816个村庄。[60]扎莫厄斯基支持他所持有的土地的经济发展,将大量资金用于边疆殖民,并鼓励锯木、酿酒、磨坊、制铁、玻璃等行业的发展。[61]

1580年,扎莫厄斯基下令建造扎莫希奇城,以作为其领地的首府。这座城市由意大利建筑师贝尔南多·莫兰多依据文艺复兴时期“理想城市”()的标准设计。[62]1595年,他在扎莫希奇建立了扎莫厄斯基学院,是为波兰第三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63]此外,他还建立了沙爾霍羅德切爾尼夫齊布沙、亞斯納格魯德()四座城镇。[64]

扎莫厄斯基还拥有一座图书馆,藏书众多,同时赞助了许多艺术家、文学家,包括揚·科哈諾夫斯基西蒙·西蒙诺维奇约阿希姆·别尔斯基等。[64]

个人性格

扎莫厄斯基对待宗教并不虔诚,他由新教改宗天主教主要是出于实用。[65]莱希涅夫斯基指出,扎莫厄斯基行事经常受到其个人贪欲影响,例如其在但泽叛乱期间对叛军的宽大处理态度,以及在1577年至1578年间的谈判中同意格奧爾格·腓特烈一世的方案,都有可能受到贿赂或其他种类的利益输送的影响。[66]另外,扎莫厄斯基在贝奇纳战役胜利后公开要求给予奖赏,并试图在《比托姆和本津条约》中添加一篇支持他的文章。[67]莱希涅夫斯基进一步批判性地指出,随着政治上的成功,扎莫厄斯基的一些性格缺陷,例如利己、傲慢,开始显现。[19]此外,他对比自己弱的人毫不留情。[59]与此同时,他受到对手的尊敬,被认为是一位聪明而狡猾的战略家和战术家,也是一位颇受欢迎的政治领袖。[8]值得一提的是,扎莫厄斯基高度重视国家利益,在与齐格蒙特三世的矛盾激化后,他没有因为矛盾而发动内战。[43]

参见

  • 摩尔达维亚权贵战争
  • 扎莫厄斯基学院

注释

  1. 扎莫厄斯基的部分盟友则没有如此克制。他们在其逝世后,随即发动内战,试图推翻齐格蒙特三世,史称泽布日多夫斯基叛变事件[9][12][44]

参考资料

  1. Zamoyski, Jan. . Druk P. Laskauera i s-ki. 1904: 27 [2018-03-17].
  2. Marek Plewczyński. . . Wydawn. Bellona. 1995: 114 [2012-06-16]. ISBN 978-83-11-08275-5.
  3.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9–10.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4.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1–15.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5. Marek Plewczyński. . . Wydawn. Bellona. 1995: 115 [2012-06-16]. ISBN 978-83-11-08275-5.
  6.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8.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7.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20–21.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8.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24–26.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9. Halina Lerski. . ABC-CLIO. 1996-01-30: 678 [2012-07-02]. ISBN 978-0-313-03456-5.
  10. Adam Żurek. . Grupa Wydawnicza Bertelsmann Media. 2003: 146 [2012-07-02]. ISBN 978-83-7311-565-1.
  11. Jan Dzięgielewski. . Morex. 1995: 610. ISBN 978-83-904121-2-2 (波兰语).
  12. Janusz P. Waluszko. . Taraka.pl. 2000-05-25 [2012-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25) (波兰语).
  13.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22–23.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14.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30.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15.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32–35.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16.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37–38.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17.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41.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18.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44.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19.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50–51.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20.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54.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21.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554.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22. Marek Plewczyński. . . Wydawn. Bellona. 1995: 116 [2012-06-16]. ISBN 978-83-11-08275-5.
  23.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60–61.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24. Marek Plewczyński. . . Wydawn. Bellona. 1995: 119 [2012-06-16]. ISBN 978-83-11-08275-5.
  25.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63–66.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26. Marek Plewczyński. . . Wydawn. Bellona. 1995: 118 [2012-06-16]. ISBN 978-83-11-08275-5.
  27.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70–78.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28.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80–81.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29. Daniel Ston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1: 125 [2013-09-05]. ISBN 978-0-295-98093-5.
  30. Jerzy Besala; Agnieszka Biedrzycka. . XLIII: 123. 2004–2005 (波兰语).
  31.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84–89.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32. Marek Plewczyński. . . Wydawn. Bellona. 1995: 121 [2012-06-16]. ISBN 978-83-11-08275-5.
  33.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96.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34. Marek Plewczyński. . . Wydawn. Bellona. 1995: 122 [2012-06-16]. ISBN 978-83-11-08275-5.
  35.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11–118.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36. Bain, R. Nisbet, Slavonic Europ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08, p.137.
  37.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21–122.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38. Marek Plewczyński. . . Wydawn. Bellona. 1995: 123 [2012-06-16]. ISBN 978-83-11-08275-5.
  39.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22–123.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40.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19.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41.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20.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42.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24.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43.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24–126.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44.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68–169.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45. Marek Plewczyński. . . Wydawn. Bellona. 1995: 124 [2012-06-16]. ISBN 978-83-11-08275-5.
  46.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37.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47. Marek Plewczyński. . . Wydawn. Bellona. 1995: 125 [2012-06-16]. ISBN 978-83-11-08275-5.
  48.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39.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49. Marek Plewczyński. . . Wydawn. Bellona. 1995: 126 [2012-06-16]. ISBN 978-83-11-08275-5.
  50.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61–162.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51.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63–164.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52.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65–166.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53.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52.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54.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69–171.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55. . Wiz.pl. 2012-08-13 [2014-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56. Norman Davie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02-24: 24. ISBN 978-0-19-925339-5.
  57.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43.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58. Marek Plewczyński. . . Wydawn. Bellona. 1995: 120 [2012-06-16]. ISBN 978-83-11-08275-5.
  59.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45.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60.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46.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61.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58.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62.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47–150.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63.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50–152.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64.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53–157.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65.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2.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66.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45–47.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67. Sławomir Leśniewski. . Bellona. 2008-01: 114–117. GGKEY:RRA1L0T4Y81 (波兰语).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