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雄
生平
效力石勒
支雄是月氏人后裔。[1][2]后赵开国君主石勒未发迹时,大约永兴二年(305年)王阳、夔安、支雄、冀保、吴豫、刘膺、桃豹、逯明八骑就追随他为群盗,又与后来加入的其他十人郭敖、刘徴、刘宝、张曀仆、呼延莫、郭黑略、张越、孔豚、赵鹿、支屈六合称十八骑。[3][4]其中支屈六与支雄同为月氏人又同姓,或为支雄族人。
永凤二年(309年)三月,汉国安东大将军石勒进犯巨鹿、常山,聚众十余万,聚集衣冠人物,号为君子营,以张宾为谋主,刁膺为股肱,夔安、孔苌、支雄、桃豹、逯明为爪牙,并州的胡人、羯人多追随他。[3][5]
嘉平二年(312年)二月,石勒在葛陂与聚集在寿春的晋军对峙,大雨不止,军中饥疫,死者大半,得知晋军将至,集合将佐商议。孔苌、支雄等三十余将请求趁晋军没有集结,各自率三百军队乘船分三十余路分兵夜攻寿春,斩晋将头,占据其城,抢其粮食,在当年就攻破丹杨,平定江南。石勒笑称这是勇将之计,各赐铠马一匹,但没有采纳而是撤军了。六月,石勒从葛陂北行,因一路皆坚壁清野,军队饿到互相吃。七月,石勒行军到东燕时听张宾之计,派支雄、孔苌从文石津绑木筏潜渡黄河,夺取汲郡坞堡首领向冰的船,石勒引兵从棘津渡河,大破向冰,尽得其钱财储粮,军势复振,因而长驱到邺城,本已降晋的原汉国长史临深、将军牟穆等又率众投降石勒。[3][6]
拥众数万的游纶、张豺受幽州刺史王浚假署官职,据守苑乡,十二月,石勒派夔安、支雄等七将攻之,破其外垒。王浚派兵来救,被石勒所败。游纶、张豺请求投降称臣,石勒答应。[3][6]
嘉平四年(314年)九月,支雄攻晋兖州刺史刘演于廪丘,为其所败。刘演遣将韩弘、潘良袭顿丘,斩石勒所任命的太守邵攀。支雄追击韩弘等,在廪丘杀死潘良。建元二年(316年)五月,石勒又攻刘演于廪丘,支雄、逯明于东武阳攻打叛将宁黑,破城,宁黑投河自杀,支雄等迁徙其部众万余人到襄国。[3][7]
后裔
- 支成。其墓志称支雄为琅琊人。
- 七世孙支光。
注释及参考文献
- 《元和姓纂》
- 汤球辑本《十六國春秋輯補·后赵录十一·支雄传》:其先月氏胡人也。
- 《晋书》卷一百零四
- 《魏书》卷九十五
- 《资治通鉴》卷八十七
- 《资治通鉴》卷八十八
- 《十六国春秋》卷一十二
- 《晋书》卷一百零五
- 《资治通鉴》卷九十一
- 《资治通鉴》卷九十六
- 《晋书》卷一百零六
- 《支光墓志》
- 小野响《石勒十八骑考——面向后赵政权的基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