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星墩
落星石[1],又名落星墩,亦称德星山,历史悠久。位于星子县紫阳堤南二里湖中心,是星子县地标性建筑和象征性文物古迹,与湖口县大孤山(又名鞋山)遥相呼应。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水经注/39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太平御览/0075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全唐文/卷0825 |
相关记载
水经注:湖中有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因以名焉。又有孤石,介立大湖中,周回一里,竦立百丈,矗然高峻,特为瑰异。上生林木,而飞禽罕集,言其上有玉膏可采,所未详也。耆旧云;昔禹治洪水至此,刻石纪功,或言秦始皇所勒,然岁月已久,莫能合辨之也。
太平御览:《浔阳记》曰:蠡湖西湾,夏秋水渺涨,商徒萦纡牵舟循绕,人力疲劳,号为西疲湾,亦云西湾。又有白沟湾,亦在湖西,泛涨惊波似雪,汹涌沟湾,因是名焉。又有落星湾,湾内有落星石,周围百步许。又有神林,下有庙,祈福而获前进,由是名焉。又有女儿庙,祈祷亦有灵应,即不许,所值亦无害。
全唐文:祖僧六叶雁其下,瑉石一拳星其上(庐山湾落星石上有佛舍)。
历史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落星石,周蛔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以名焉。”星子二字得名。
陶渊明诗《游斜川》写道:“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曾城,即落星墩。
大和三年(931年),吴杨溥封落星石为“宝石山”。唐乾宁年间,昭宗李晔敕令建禅寺于上,赐匾额“福星龙安院”,又称“法安院”,俗称“落星寺”。
寺有清晖阁、玉京轩、西轩浮玉楼等。黄庭坚《龙图老翁来赋诗》,即指宋龙图阁学士吴仲庶更西轩名为“岚漪”并书二字并刻于石上之事。明天顺年间重建。万历年间,参议于世懋复建浮玉楼。连州廖叶改落星石为“德星山”,寺院随之改称德星寺。
南唐释齐已,宋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程公辟、蒋颖叔、朱熹、陆九渊,元揭俣斯,明刘杼德、罗洪先,清张维屏、翁方纲等,都留下众多作品。
王安石七律《落星寺在南康军中》曰:“穿云台殿起崔嵬,万里长江一酒杯。坐见山川吞日月,杏无车马送尘埃。雁飞云路声低过,客近天门梦易回。胜概惟诗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闲来。”,形容落星墩的胜景。“万里长江一酒杯”成为了落星墩的专属称号[2]
外部链接
- . [2014-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5).
- . [2014-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5).
- 新华网——鄱阳湖持续极枯水位 湖心景观“水落石出”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