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菌科
曾氏菌科(學名:Tzeananiaceae)是子囊菌門座囊菌綱格孢菌目的一個科,為一單型的分類單元,其下僅包含曾氏菌屬(Tzeanania)一個屬,該屬也僅有臺灣曾氏菌(Tzeanania taiwanensis)一個物種,生長在蟲生真菌巨针线形虫草的子實體上,外形與同目的莖點霉屬真菌類似。2018年分子種系發生學研究將曾氏菌科發表為新科,目前僅知分布於臺灣,為臺灣特有種,模式產地為臺灣南投縣仁愛鄉翠峰,正模標本保存於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1]。
曾氏菌科 | |
---|---|
a:在馬鈴薯葡萄糖瓊脂(PDA)上培養的臺灣曾氏菌;b:分生孢子器;c:分生孢子器近觀;d:分生孢子器壁近觀;e、f:分生孢子器末端的產孢細胞;g:分生孢子;h:分生孢子萌發 | |
科学分类 | |
界: | 真菌界 Fungi |
门: |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
纲: | 座囊菌綱 Dothideomycetes |
目: | 格孢菌目 Pleosporales |
科: | 曾氏菌科 Tzeananiaceae H.A. Ariyaw., A.J.L. Phillips & Chuang (2018) |
屬 | |
|
曾氏菌科得名自臺灣真菌學家曾顯雄(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退休教授),紀念他對臺灣蟲生真菌分類研究的貢獻[1]。
描述
曾氏菌以分生孢子器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為深棕色至黑色,壁有3至5層細胞厚,分生孢子柄退化為透明無隔板的產孢細胞(conidiogenous cells),分生孢子亦為透明,呈圓柱狀至滴狀,不具隔板。目前尚未發現曾氏菌的有性態[1]。
分類
發表曾氏菌的研究人員給出的演化樹顯示曾氏菌自成一演化支,在格孢菌目中與暗殼腔菌科和竹黃菌科較為接近,為兩者演化支的姊妹群[2]。但2019年有其他研究畫出的樹形顯示曾氏菌落在暗殼腔菌科的演化支內部,為Setophoma屬的姊妹群[3]。目前曾氏菌仍被歸入曾氏菌科[4]。
參考文獻
- Ariyawansa HA, Phillips A, Chuang WY, Tsai I. . MycoKeys. 2018, 37: 1–17. doi:10.3897/mycokeys.37.27265 .
- . 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2022-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5).
- Crous PW, Wingfield MJ, Lombard L, Roets F, Swart WJ, Alvarado P; et al. . Persoonia. 2019, 43: 223–425. PMC 7085856 . PMID 32214501. doi:10.3767/persoonia.2019.43.06.
- Wijayawardene NN Hyde KD, Anand G, Dissanayake LS, Tang LZ, and Dai DQ. (PDF). Mycosphere. 2021, 12 (1): 238–405 [2022-02-13]. doi:10.5943/mycosphere/12/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2-1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