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幻想XII 归来之翼
《最终幻想XII 归来之翼》(日语:,英语:)是Think & Feel與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开发,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在任天堂DS发行的即时策略角色扮演游戏,为2006年PlayStation 2平台作品《最终幻想XII》的后传。游戏设定于《最终幻想XII》的結局一年之后,以前作主人公梵為主角,描述其前往伊瓦莉斯上空「浮游大陸」的冒險故事。《归来之翼》是最早公开的伊瓦莉斯联盟游戏,于2007年在日本和北美发行,2008年在欧洲发行。游戏在日本和西方都获得总体积极的评价。
最终幻想XII 归来之翼 | |
---|---|
日版封面 | |
类型 | 策略角色扮演 |
平台 | 任天堂DS |
开发商 | Think & Feel[1] Square Enix |
发行商 |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 |
总监 | 鸟山求 |
制作人 | 渡边康仁、横山荣介 |
编剧 | 鸟山求、石山贵也 |
美术 | 伊藤龙马、松田俊考、上国料勇 |
音乐 | 崎元仁、福井健一郎 |
系列 | 最终幻想系列、伊瓦莉斯联盟 |
模式 | 单人 |
发行日 |
|
玩法
玩家通过序章后,获得了自己的飞空艇,默认名称为“贝鲁吉”(,Galbana)。玩家将飞空艇作为基地,检查当前的任务、在合成店定制装备,或驾驶飞船前往浮空世界雷姆雷斯的四座岛屿。玩家可以自定飞空艇的内部[2]。
战斗系统
《归来之翼》是一款即时策略游戏,并采用联想起了《最终幻想战略版》和《战略版Advance》的回合制要素[3]。游戏支持任天堂DS触控笔全操作。玩家开始任务,或选择特定区域肉搏战时,战斗就会开始。角色会在距敌人一定范围时自动攻击。玩家用触控笔点击角色后,可对其下达菜单指令。命令有更换目标角色、设定策略、发动不同能力等[4]。
角色分为近战、远程和飞行三类。近战角色擅长近身作战、远程角色能在远方攻击、飞行角色移动不受部分地形限制。不同类型间互相制约:近战克远程、远程克飞行/飞行克近战[5]。
召唤
《归来之翼》延用了《最终幻想XII》的召唤魔法,同时召唤扮演重要作用;总监鸟山求称,归来之翼的幻兽时最终幻想史上最多的[6]。召唤能力通过契约环习得——契约环设有许多槽位,玩家消费晶石,和槽位对应的幻兽签订契约后,方能将之召唤[5]。玩家可获得51种召唤兽,战斗中玩家可同时召唤多只幻兽,具体数量由队伍能力而定[7]。
玩家在战斗中,可通过战场的召唤门,召唤幻兽协助战斗。玩家角色的亲和力决定召唤不同幻兽的能力。此外战斗开始时,玩家会自动为每名角色召唤两只幻兽。和史克威尔早期游戏《圣龙传说》的系统类似,幻兽需要由一名角色率领。召唤兽分为I至III级,玩家可以召唤多只I和II级幻兽,III级幻兽只能同时召唤一只。玩家在战斗开始前,需选择战斗中召唤的幻兽种类;幻兽种类至多可选五种,其中III级幻兽只能选一种、II级和I级只能选两种。召唤兽有元素之别,元素包括火、水、地、电、治愈和无属性六种[5]。
合成
玩家在游戏中,可通过配方和原材料合成物品。玩家可在战斗中,让领队角色获取原材料。合成武器和防具的能力值取决于原料的等级[5]。
情节
《归来之翼》设定于《最终幻想XII》一年之后——在巴尔弗雷亚和芙兰“偷走”斯特拉尔号后,梵、潘妮罗获得了自己的飞空艇。四人决定重访贝鲁贝尼亚,一同深入探索古雷巴多斯的密藏[8]。
一行深入古迹,发现宝藏是两个奇怪的水晶。在拿走水晶后,古迹开始坍塌。梵和潘妮罗只得放弃自己的飞艇,搭乘巴尔弗雷亚的飞空艇逃生。巴尔弗雷亚将二人送回家乡拉巴纳斯塔。梵、潘妮罗、凯茨与菲罗目击了奇怪的大物飞过头顶,他们发现这是一架飞船后。梵一行潜入飞船,击败邦加族赏金猎人邦加莫南后,决定给飞空艇命名(默认“贝鲁吉”)。一行意外的飞到浮游大陆雷姆雷斯,并在此救出了翼人族琉特。琉特称,寻宝的空贼将这里的和平打破,同时雷姆雷斯拥有能召唤幻兽的水晶“聖石”。梵决定帮助琉特惩治空贼,在调查中,一行得知空贼都是由神秘的翼之裁判所征募,翼之裁判正在三块“聖晶石”——隔绝外界,从而保护雷姆雷斯的巨大聖石。
梵再找到第一块聖晶石时,翼之裁判将之毁灭,并给一行观看巴尔弗雷亚挑战裁判但失败的幻象。一行再次找到翼之裁判时,裁判召唤出毁灭力巨大的幻兽巴哈姆特,因为飞空艇损坏,一行困于岛上。此后一名叫维利斯的男子出现,他来自纳鲁比亚,在寻找爱人米迪娅时迷路。一段情节后,翼之裁判出现并控制了他。众人发现维利斯已经死亡(化为召唤兽奥丁),而翼之裁判正是米迪娅。在米迪娅逃跑,飞空艇修好后。梵找到了巴尔弗雷亚的斯特拉尔号。
一行遇到芙兰,她称巴尔弗雷亚进入了山中。一行在山中看到巴尔弗雷亚和翼之裁判米迪娅对决,一行打败裁判后,她来不及毁灭聖晶石便逃跑。然而巴尔弗雷亚摧毁了,梵一行被送入幻界。一行在幻界明白,统治神费鲁萨诺斯剥夺了翼人的灵魂,并封印于聖晶石中,因而翼人没有感情。维利斯解释了一切:米迪娅是被剥夺内心的躯体,费鲁萨诺斯用她完成收夺灵魂的任务,将聖晶石摧毁就能解放翼人的灵魂。
一行从幻界醒来后,和刚发现这个事实的巴尔弗雷亚相遇,巴尔弗雷亚和芙兰加入队伍。曾经一同冒险的女王艾雪和巴修,乘坐飞空艇前来并加入了队伍;皇帝拉萨也支持了行动。一行了解到米迪娅是属于一支稀有维拉族,该种族被流放到环境恶劣的地方。一行和米迪亚战斗,她在临死前请求梵等人击败费鲁萨诺斯,并用自己的灵魂引导一行,来到雷姆雷斯上方的费鲁萨诺斯宫殿。
在费鲁萨诺斯宫殿,一行击败了转生的翼人灵魂、转生的米迪娅灵魂,并发现最后的聖晶石是费鲁萨诺斯自己。在消灭聖晶石形态的费鲁萨诺斯后,梵和费鲁萨诺斯一对一决斗。梵起初处于劣势,但之后所有的伙伴都前来支援。琉特给费鲁萨诺斯最后一击,解放了所有剩余的灵魂,费鲁萨诺斯的宫殿坍塌。之后游戏结束,结尾字幕中显示了伙伴告别的画面。
开发
《最终幻想XII 归来之翼》于2007年4月26日在日本发售,同年11月20日在北美发售[9],翌年2月15日在欧洲发售[10]。
游戏由鸟山求监督、编剧,鸟山还是《最终幻想X-2》和《最终幻想XIII》的总监[11]。鸟山称,游戏面向无最终幻想游戏经历的任天堂DS玩家,会除去“过分复杂的战斗要素,让(玩家)用最少的操作击败敌人”[12]。因北美玩家“更熟悉”即时战略游戏,《归来之翼》在北美本地化时,朝困难方向重新调整平衡[13]。
游戏采用3D背景与精灵图形,角色由《最终幻想战略版》的伊藤龙马设计。横山荣介借鉴魔兽争霸和帝国时代,希望“浓缩这些游戏的真正‘乐趣’”,将之融入最终幻想[13]。伊藤在吉田明彦《最终幻想XII》的角色设计上,部分加入了自己的设计。伊藤从吉田处获得“商业秘密”;伊藤在修改《最终幻想战略版》莫古利时,从制作人松野泰己(也是《最终幻想XII》的创作者)的肯定中获得信心[14]。
《归来之翼》由崎元仁和福井健一郎配乐,崎元是《最终幻想XII》的作曲人,福井为英语版《Kiss Me Good-Bye》编曲。崎元表示,虽然任天堂DS机能比PlayStation 2有限,但实际上并不明显[15]。《归来之翼》的音乐和《最终幻想XII》不同,前者完全动态并和情景相关。乐曲分不同的部,音乐主题从平静的瞬间到狂暴的战吼,会随玩家相应行动触发并循环,直到玩家切换场景[16]。
评价
评价 | ||||||||||||||||
---|---|---|---|---|---|---|---|---|---|---|---|---|---|---|---|---|
|
《归来之翼》到2008年8月8日时全球售出104万,其中日本54万、北美22万、欧洲28万[20]。游戏发售周登上日本周畅销主机游戏首位,次周位列第二[21]。
日本版获《Fami通》32/40的评价[22]。《电击DS & Wii风格》称赞游戏的任务式情节,战斗“简单并有更多的参与”。游戏支持大量角色同时参战,带给玩家“亲临作战”之感,游戏难度几可吸引“不常玩角色扮演游戏”的感觉。游戏触控笔划选战区不畅招致批评[23]。
北美版游戏主获积极评分,Metacritic的汇总得分为81/100。《电子游戏月刊》三名评测者分别打出8、7.5和6分(满分皆为10分),评论赞扬游戏角色扮演与策略的结合,但批评画面尺寸难称大量行动单位[24]。本作是IGN 2007年11月的月度任天堂DS游戏[25]。
参考文献
- . Think & Feel. 2009-11-06 [201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8) (日语).
- soul.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6).. 2007-04-04 [2007-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27日).
- Sullivan, Meghan. . IGN. News Corporation: 1–2. 2007-05-01 [2007-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12).
- Xcomp.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13).. GameBrink.Com. 2006-12-07 [2006-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12月13日).
- . Square Enix. 2007 [2007-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24) (日语).
- Gantayat, Anoop. . IGN. News Corporation. 2006-10-30 [2006-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19).
- Morcos, Antoine. . Jeux-France.com. PressÉlite. 2007-03-02 [2007-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2) (法语). 外部链接存在于
|work=
(帮助) - Balthier's note: Something more valuable: the Cache of Glabados. I await in Bervenia.Square Enix. . PlayStation 2. Square Enix. 2006-10-31.
- Square Enix staff. . Square Enix NA. 2007-07-09 [2007-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2).
- Matt Berti. . Square Haven. 2007-12-05 [2007-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0).
- Freund, Josh. . GamesAreFun.com. 2006-09-20 [2006-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19).
- IGN Staff. . IGN. News Corporation. 2006-09-21 [2006-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07).
- Harris, Craig. . IGN. News Corporation. 2007-05-16 [200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0).
- Balistrieri, Emily. . 1Up.com. Ziff Davis. 2007-03-16 [200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 Shea, Cam. . IGN. News Corporation. 2007-02-15 [2007-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03).
- Kulata, Kurt. . Siliconera. 2007-05-16 [2007-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4).
- . GameRankings. [201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5).
- . Metacritic. [201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3).
- Parish, Jeremy. . 1UP.com. 2007-11-16 [2008-08-02].
- (PDF). Square-Enix.com. 2008-08-08 [2008-12-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年12月6日).
- . The Magic Box. 2007 [2007-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05).
- Parkin, Simon. . Eurogamer. Eurogamer Network: 2. 2007-05-28 [2007-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4).
- Gantayat, Anoop. . IGN. News Corporation. 2007-04-16 [2007-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1).
-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Issue 223; HOL. 2007
- Harris, Craig. . IGN. News Corporation. 2007-11-30 [2007-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