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斯·蕾斯尼克

朱迪斯·阿琳·蕾斯尼克英語:1949年4月5日—1986年1月28日)曾是美國電氣工程師、軟件工程師、生物醫學工程師、飛行員、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执行过STS-41-D以及STS-51-L任务,於挑戰者號太空梭墜毀時與其餘六名機組員同時罹難。 她是第四位女性、第二位美國女性和第一位在太空飛行的猶太女性,在軌道上飛行了 145 小時。

朱迪斯·阿琳·蕾斯尼克
出生1949年4月5日
 美國俄亥俄州阿克伦
逝世1986年1月28日(1986歲—01—28)(36歲)
 美國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
国籍 美國
航天生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
过往职业工程师
在太空时间6天56分钟
甄选第八组宇航员
任务STS-41-DSTS-51-L
任务徽章

蕾斯尼克還是個孩子時就因其智力才華而受到認可,成為美國歷史上第 16 位在 SAT 考試中獲得滿分的女性後,她被卡內基理工學院錄取。 在獲得馬里蘭大學電氣工程博士學位之前,她畢業於卡內基梅隆大學並獲得電氣工程學位。

蕾斯尼克曾在 RCA 擔任海軍導彈和雷達項目的工程師,在施乐公司 (Xerox Corporation) 擔任高級系統工程師,並發表了關於專用集成電路的研究。 她還是一名飛行員,並作為美國國家衛生院研究員生物醫學工程做出了研究貢獻。

28 歲時,蕾斯尼克被美國宇航局選為任務專家。 她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第八组宇航员的成員,這是第一個包含女性的宇航員組。 在接受宇航員計劃培訓時,她為 NASA 任務開發了軟件和操作程序。她的第一次太空飛行是 1984 年 8 月和 9 月的 STS-41-D 任務,第 12 次航天飛機飛行,以及發現號太空梭的處女航,她的職責包括操作其機械臂。 她的第二次航天飛機任務是 1986 年 1 月在挑戰者號太空梭上執行的 STS-51-L。 她在航天飛機升空後不久解體並墜入大海時死亡。

早年生活

朱迪斯·蕾斯尼克 (Judith Arlene Resnik) 於 1949 年 4 月 5 日出生於俄亥俄州阿克倫市[1], 是驗光師馬文·雷斯尼克 (Marvin Resnik) 和他的妻子莎拉 (née Polensky) 的女兒, 是一名法律秘書[2]。 她有一個比她小四歲的弟弟查爾斯[3][4]

宇航員

任務專家朱迪斯·蕾斯尼克
在執行STS-41-D任務期間,雷斯尼克在發現號太空梭的中層甲板上,她的儲物櫃上貼著“我愛湯姆塞勒克”的貼紙。 一張手寫卡片上寫著:“Hi 爸爸”。

蕾斯尼克在 1978 年申請了宇航員計劃,當時她是 NASA 招聘人員的女演員妮雪兒·尼柯斯 (Nichelle Nichols) 推薦的[5]。 蕾斯尼克的第一次太空飛行是在 1984 年 8 月至 9 月的 STS-41-D 發現號任務中擔任任務專家。 她還作為任務專家參加了使用挑戰者號太空梭[6][7][8] 進行的 STS-51-L。 朱迪思是第一位進入太空的猶太裔美國人或猶太女性,也是繼蘇聯鲍里斯·沃雷诺夫之後的第二位猶太人[9]。。

紀念

紀念館是一塊青銅牌匾,墓碑正面刻有機組員的頭像
作為 NASA 紀念日的一部分,查爾斯·蕾斯尼克的妻子艾米·蕾斯尼克在 阿靈頓國家公墓 舉行的獻花儀式後觸摸了航天飛機“挑戰者號”紀念館。

蕾斯尼克被追授國會太空榮譽勳章[10]。 她的首次飛行還獲得了美國宇航局太空飛行獎章[1]。 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地標和建築物包括她母校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宿舍[11]; 馬里蘭州蓋瑟斯堡的 Judith A. Resnik 小學[12];,她的家鄉阿克倫朱迪斯蕾斯尼克社區學習中心(以前的 Fairlawn 小學),為了紀念她而更名[13]; 和於 2016 年在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成立朱迪斯蕾斯尼克中學[14]

蕾斯尼克和挑戰者號其他機組員的紀念碑在得克薩斯州西布魯克(Seabrook, Texas)舉行,她駐紮在約翰遜航天中心時就住在那裡[18]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太空鏡紀念館(Space Mirror Memorial)也紀念她[19]

参阅

参考资料

  1. (PDF). NASA. [February 27, 20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3-14).
  2. . Cleveland Jewish News. March 18, 2011 [March 13,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6).
  3. . WBALTV. January 28, 2016 [February 27,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5).
  4. Kolbert, Elizabeth. .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9, 1986: 1 [March 13,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5. . NASA. [200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2月22日). 已忽略未知参数|deadlinkdate= (帮助)
  6. .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2003 [2009-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4).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7. . The Challenger Center. [2009-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6日). 已忽略未知参数|deadlinkdate= (帮助)
  8. .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1986-02-03 [200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9. . Jewish Women's Archive. [200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5).
  10. Jacobs, Bob; Mahone, Glenn. . NASA. July 23, 2004 [November 15,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4).
  11. .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March 14,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6).
  12. . Montgomery Schools. [March 14,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13. . Judith A. Resnik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 [March 14,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7).
  14. Friedman, Courtney. . KSAT. August 18, 2016 [February 27,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7).
  15. Sullivan, Walter. .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27, 1986 [March 14,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7).
  16. . NASA. January 28, 2011 [February 27,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7).
  17. Schmemann, Serge. .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2, 1986 [February 27,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18. Hooper, Celia. . UPI Archives. March 21, 1987 [February 27,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7).
  19. Kelly, Emre. . Florida Today. January 30, 2020 [June 12,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6).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