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河
東涌河(英語:)是香港大嶼山的一條河流,源自彌勒山及地塘仔的山溪,流經石門甲、稔園、石榴埔至牛凹,最終在東涌戶外營一帶流入東涌灣。東涌河是具生態價值的河流,扶養超過20種香港原生淡水魚,以及多種具保育價值的物種,包括罕有的北江光唇魚及米魚(Oryzias curvinotus)[1]。
歷史
東涌河古時稱為東涌,涌即河。隨著近代東涌改為指東涌河口之地,東涌河便加上河字以資識別。
保育
政府2014年完成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的公眾諮詢,決定取消在東涌灣填海,土木工程拓展署正研究修復「具重要生態價值河溪」的東涌河,把部分被渠道化的東涌河段、上游河段兩岸約3.3公頃的土地,建造成河畔公園,並收回涉及的私人土地。對於多個環保團體要求公園擴大逾5倍至約22公頃,署方回應表示,東涌河及東涌灣一帶已劃為保育區。[2][3]區議會文件介紹該公園設計包括觀鳥屋、遊客中心、單車徑和河邊親水活動等,以提供生態教育和供市民作康樂用途。
生態破壞與污染
参考資料
- 光唇魚重現東涌河 生態現曙光 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8-22.
- . 明報. 2015-09-11 [2015-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星島日報. 2018-12-27 [2019-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5).
- 廖秀冬誓言起訴東涌河盜石者 《星島日報》 2003年12月11日
- . [2007-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2015年9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月15日).
- . 晴報. 2019-04-08 [2019-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6).
- . 經濟日報. 2019-04-08 [2019-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