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山庄
行政區劃
枋山地區在清代屬嘉禾里、善餘里,在1897年5月分別隸屬於「鳳山縣枋藔、恆春辨務署」。1898年6月18日,鳳山縣併入「臺南縣」,而枋藔辨務署被併入「東港辨務署」[1]。1900年4月1日,嘉禾里改劃入「恆春辨務署」[2]。1901年5月1日,恆春辦務署自臺南縣獨立為「恆春廳」,嘉禾里及善於里隸屬「枋山支廳」。1904年5月1日,恆春廳實施街庄整併,整併為1街31庄[3]以及10區[4],恆春地區在此時期的劃分如下:
- 枋山區
- 嘉禾里:加祿堂庄、平埔庄、南勢湖庄、枋山庄、莿桐腳庄
- 楓港區
- 善餘里:楓港庄
1909年10月25日,恆春廳被併入阿緱廳。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鄉澚之行政區廢除,街庄社改為大字,而枋山支廳改為高雄州潮州郡枋山庄,轄域內分為枋山、莿桐腳、南勢湖、平埔、加祿堂、楓港等6個大字[5][6]。
二戰後,枋山庄改為「高雄縣潮州區枋山鄉」。1947年2月16日,枋山鄉改隸「恆春區」[7]。1950年10月1日,改為「屏東縣枋山鄉」。
1904年 | 1920年 | 現在 | ||||
---|---|---|---|---|---|---|
堡里 | 區 | 街庄社 | 街庄 | 大字 | 鄉鎮 | 村里 |
嘉禾里 | 枋山區 | 加祿堂庄 | 枋山庄 | 加祿堂 | 枋山鄉 | 加祿村 |
平埔庄 | 平埔 | |||||
南勢湖庄 | 南勢湖 | |||||
枋山庄 | 枋山 | 枋山村 | ||||
莿桐腳庄 | 莿桐腳 | |||||
善餘里 | 楓港區 | 楓港庄 | 楓港 | 楓港村、善餘村 |
區、庄長
設施
- 枋山庄役場
- 枋寮郵便局枋山出張所
- 楓港國民學校(今楓港國小)
- 枋山分教場(今加祿國小枋山分校)
參見
- . 臺灣總督府報. 1898-06-28.
- . 臺灣總督府報. 1900-03-25.
- 恆春廳.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905-04-28.
- 恆春廳. .
-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
- 《臺灣總督府行政區域便覽》
- .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 1947-04-03.
-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