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汝珩

林汝珩1907年—1959年1月15日[1]),號碧城,曾為中華民國以及汪精衛政權官員,後從商。[2]

生平

林汝珩畢業於廣州嶺南大學,後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3]

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1932年4月2日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1933年12月16日任全国经济委员会秘书。1938年11月24日任行政院经济部参事。后投靠汪精衛。1939年任汪精衛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1940年4月24日任日佔區广东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1943年2月3日出任新国民运动征进委员会委员,4月7日出任汪精衛政權国民政府政务参赞。1944年5月任汪精衛政權中央研究院委员。[4]

二戰後林汝珩隱居上海。1947年與夫人住在天津,開始研究詞學。1948年初林汝珩從天津移民香港,住在九龍漆咸道,夫人暫時留在天津。1949年送次子林仲嘉赴美,入讀美國哈佛大學。[5]1950年代,「大隆建築」由陳德泰大昌建築創辦人)、陳曾熙、林汝珩及康同倜與康立卿(康有為的侄子)在香港共同創辦。[6][7]1950年代初,廖恩燾、劉景堂建立「堅社」,是香港的代表詞社之一,成員包括林汝珩[8]

1959年3月2日《華僑日報》刊《林汝珩靈灰出殯》

1959年1月15日,[1]林汝珩於美國波士頓因癌症逝世。[5]

家庭

1927年林汝珩與吳堅(佩瑜)結婚。[9]林汝珩有長子林孟熹(1928年生,2006年死)、女林縵華(1929年生於香港,2021年死於北京)、次子林仲嘉[3]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林汝珩

參考資料

  1. 煊. . 華僑日報. 1959-03-02.
  2. . hkupress.hku.hk. [202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6).
  3. . ISBN 9789620449079.
  4. 刘国铭主编. . 北京: 团结出版社. 2005: 1496. ISBN 7802140390.
  5. 黃坤堯. .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2011, 44 (1/2) [2023-11-16]. ISSN 0022-331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7).
  6. . industrialhistoryhk.org. [202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6).
  7. . ps.hket.com. [202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6).
  8. 魯, 曉鵬. . ISBN 9789888807505.
  9. . ISBN 978988808368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