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沛祥
林沛祥(1977年5月14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現任立法委員,曾任基隆市議會副議長、議員(安樂區)。
林沛祥 | |
---|---|
中華民國第11屆立法委員 | |
现任 | |
就任日期 2024年2月1日 | |
前任 | 蔡適應 |
选区 | 基隆市立法委員選舉區 |
基隆市議會第19-20屆議員 | |
任期 2018年12月25日—2024年1月31日辭職 | |
选区 | 第五選舉區 (安樂區) |
基隆市議會第19屆副議長 | |
任期 2018年12月25日—2022年12月25日 | |
前任 | 蔡旺璉 |
继任 | 楊秀玉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中華民國臺灣省基隆市 | 1977年5月14日
国籍 | 中華民國 |
政党 | 中國國民黨 |
配偶 | 何淑鈴(2011年结婚) |
父母 | 林水木(父) 徐少萍(母) |
经历
|
經歷
出生於基隆市,15歲赴美國紐澤西州求學,返台後擔任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講師、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助理教授,2013年底宣布將角逐基隆市長[1][2],最終黨內初選落敗,加入謝立功團隊擔任發言人[3]。2015年底登記參加基隆市立委黨內初選[4];最終由郝龍斌勝出獲得中國國民黨提名,轉而加入郝龍斌團隊擔任青年事務執行長。
2018年獲得中國國民黨提名參選基隆市議員獲得最高票順利當選[5][6],並於黨內副議長初選中勝出[7][8][9],獲得黨團提名順利當選基隆市議會副議長[10][11]。
林沛祥副議長於關注安樂區交通問題,其中安樂-內湖線為其競選政見之一,因此上任後與新北市副議長陳鴻源、台北市議員徐弘庭合作,最終促成由基隆客運營運之「萬里-安樂-內湖」線跳蛙公車路線。首班車於108年9月2日發車,10月份搭乘人數增加近5成,因此林沛祥再次協調客運業者優化班車路線,以服務更多安樂區民眾。
2023年,代表國民黨投入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基隆市選區)[12],最終勝出。
議員任內
任職第19屆議員期間,第一次定期會總質詢時間,其內容著重於基隆市產業進駐與規劃,並就基隆市土地使用問題、產業博覽會、北五堵國際研發新鎮計畫以及北台科技園區等議題,向市府提出質詢。
林沛祥副議長於關注安樂區交通問題,其中安樂-內湖線為其競選政見之一,因此上任後與新北市副議長陳鴻源、台北市議員徐弘庭合作,最終促成由基隆客運營運之「萬里-安樂-內湖」線跳蛙公車路線。本路線首班車於108年9月2日發車[13],10月份搭乘人數相較9月份增加近5成,隨後林沛祥為優化路線以服務更多市民,多次協調客運業調整,諸如109年5月份調整尖峰時段班次後,對比同年度4月份搭乘人次,一口氣從254人提升到307人,服務人數因此提升了超過20%,並在同年7月再次協調增加班次[14]。
林沛祥於第19屆第3次定期會總質詢內容,延續第二次定期會針對基隆輕軌的發展,再次向基隆市政府提出質詢。林沛祥認為,市政府有義務讓民眾掌握本重大建設的相關資訊,尤其八堵-基隆端台鐵是否仍然停靠基隆站,應該充分告知並讓基隆市民意代表有參與討論的空間[15],而市府也再次承諾林沛祥,一定會9月之前召開不只一次的公開說明會。
在該次定期會質詢當中,林沛祥就基隆市觀光發展議題向市政府提出建言,提及基隆市對於觀光產業的發展,因大多數觀光風景區管理之責已移由中央維管,失去主導權,使得整體發展效益大打折扣。此外交通壅塞與停車空間不足問題,更是本市每逢假日,市民與觀光客都在承受之痛。另外林沛祥以安樂區兩著名觀光風景區「情人湖公園」、大武崙砲臺為例,經林沛祥實地走訪勘查,發現設備更新、行銷宣導與古蹟維護等各方面,市府都有許多缺失,於質詢時要求市府應積極改善與面對。
接續林沛祥引用「108年教育部體育署針對全國運動現況調查報告書」之內容向市府提出質疑,報告指出「各縣市運動場所設施是充足的比例」:平均數字為56.8%,嘉義市最高67.4%,而平均最低為基隆市42.7%。「民眾認為各縣市運動場所設施是不充足的比例」:平均35.5%,基隆也為全國最高49.7%。「民眾平均每次運動幾分鐘」:平均62.86%,其中最高為基隆市69.15%全國最高。「民眾對於當地縣市公眾運動場所不滿意度」平均為25%,基隆為全國最高37.8%。 「民眾對於當地縣市公眾運動場所滿意度」:平均為53.4%,基隆不滿意度42.7%為全國到數第二。(雲林縣39.9到數第一)「各縣市民眾前往運動地點平均步行時間」:平均11.22分鐘,基隆14.65分鐘為全國最高。(代表可供運動地點密度最低)「民眾認為自己生活快樂程度」:民眾快樂平均78.3分,基隆76.9分為全國倒數第5。「民眾認為自己生活不快樂程度」:平均9.5%,基隆10.8%為全國第4。「自覺目前健康狀況」:健康平均72.7%,基隆69%為全國倒數第3。綜上述資料林沛祥整理成以下幾點結論:一、本市市民普遍對於運動場所設施的充足性感到極度不滿意。(對於整體以及設施充足性不滿意度皆為全國最高)二、本市市民前往運動地點步行時間也為全國最高,代表本市運動場所密度不足,以至於民眾需要花更長的時間方能抵達目的地開始運動。三、從體育署所做出來的民調顯示,本市目前不快樂的程度主觀的感覺,仍然屬於後段班。因此從運動的角度所做出來的調查報告中,可以看見市府仍有許多進步空間,希望市府審酌參考並留心改善。
第19屆第4次定期會總質詢內容中,林沛祥於開頭再次針對基隆捷運議題,向市府提出質詢,原定9月份要召開的公開說明會市府已經跳票,林沛祥要求市府不應罔顧民意,應該盡快提出說明。而109年10月13日由交通部長林佳龍與北北基三市首長共同召開的「北北基軌道路網政策」平台中所做出的決議中,基隆與八堵端的城市縫合,一定要透過這次交通政策的重大變革,盡力來突破與解決,方能改善長期以來市中心區腹地不足的棘手問題。接續,林沛祥認為有捷運,也要有良好的市區接駁系統,依所查詢的資料顯示,94年至108年票差短收達11.97億,另外從中華大學「提升基隆市公車營運效能之研究總結報告書」[16]提到,基隆市公車處應提升電子票證資料品質,以利後續其它研究分析,因此建議市府應盡速建立電子票證等數據資料庫,以利單位體質、勞權、路線、價格、福利政策及至硬體設備,具體並務實的進行改善。最後林沛祥提及基隆市從106年開始65歲以上人口比例已經突破14%,正式成為高齡社會,108年2月更達16.54%。連續5年,基隆市老年人口比例高於全國平均值趨勢,甚至還在擴大,市府應該積極落實老人照護服務。林沛祥表示,恆安老人長期照顧中心從特殊配方營養品補助、年久已過使用期限多年的病床更新、市區接駁需求以及AED新設、輔具更新的相關問題向市府提出建言,要求市府應該積極妥善照顧每一位長者。[17]
爭議
家庭
參考資料
- 盧賢秀. . 自由時報. 2013-12-07 [2019-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5) (中文(臺灣)).
- 張謙俊. . 中時電子報. 2013-12-07 [2019-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5) (中文(臺灣)).
- 羅暐智. . 風傳媒. 2014-08-14 [2019-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中文(臺灣)).
- 林欣漢. . 自由時報. 2015-07-22 [2017-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中文(臺灣)).
- 李其樺. . 中時電子報. 2018-01-05 [2019-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中文(臺灣)).
- 張穎齊. . 中時電子報. 2018-11-27 [2019-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9) (中文(臺灣)).
- 王朝鈺. . 中央通訊社. 2018-12-19 [2019-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中文(臺灣)).
- 游明煌. . 聯合新聞網. 2018-12-19 [2019-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8) (中文(臺灣)).
- 李其樺. . 中時電子報. 2018-12-20 [2019-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31) (中文(臺灣)).
- 俞肇福. . 自由時報. 2018-12-25 [2019-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5) (中文(臺灣)).
- 蔡進男、戴之聖. . 蘋果日報. 2018-12-25 (中文(臺灣)).
- 王朝鈺. . 中央社CNA. 2023-04-19 [202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4) (中文(臺灣)).
- 何玉華. . 自由時報. 2019-08-31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中文(臺灣)).
- 林欣漢. . 自由時報. 2020-06-24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中文(臺灣)).
- 游明煌. . 聯合新聞網. 2020-07-31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中文(臺灣)).
- 基隆市政府交通處. . 基隆市政府交通處. 2020-11-02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中文(臺灣)).
- 基隆市議會. . 基隆市議會. 2020-11-30 (中文(臺灣)).
- 林銘翰. . 聯合報. 2024-01-04 (中文(臺灣)).
- 魏汶萱、李維庭. . 三立新聞網. 2024-03-05 (中文(臺灣)).
- 游明煌. . 聯合報. 2023-10-19 (中文(臺灣)).
- 潘語綺. . CNEWS匯流新聞網. 2024-01-04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