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清
查文清(1849年—1923年),字沛思,晚字退思,號滄珊,浙江杭州府海寧州(今浙江省海寧市)人,晚清政治人物,光绪丙戌進士。
查文清 | ||
---|---|---|
大清江蘇丹陽縣知縣 | ||
籍貫 | 浙江杭州府海寧州 | |
字號 | 字沛思,晚字退思,號滄珊 | |
出生 |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 | |
逝世 | 中華民國十二年(1923年) | |
親屬 | 孫 查良鏞 | |
出身 | ||
|
著作
鄉居編寫《海宁查氏诗钞》,未能刊行。
參考文獻
-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八》:光绪十二年。丙戌。五月。癸巳朔……杨琮典、童春、……王秉箓、查文清、续曾、罗崇鼎、唐国珍、李蟠根、谢锦江、周德至、梁乃赓、黄运春、许源清、刘自然、赵新、俱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 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卷五》:天津条约许外人传教,于是教徒之足迹遍中国。莠民入教,辄恃外人为护符,不受官吏钤束。人民既愤教士之骄横,又怪其行动诡秘,推测附会,争端遂起。教民或有死伤,外籍教士即借口要挟,勒索巨款,甚至归罪官吏,胁清廷治以重罪,封疆大吏,亦须革职永不叙用。内政由人干涉,国已不国矣。教案以千万计,兹举其大者:“……丹阳教案。光绪十七年八月……刘坤一、刚毅奏,本年……江苏之丹阳、金匮、无锡、阳湖、江阴、如皋各属教堂,接踵被焚毁,派员前往查办……苏属案,系由丹阳首先滋事,将该县查文清甄别参革……”(<光绪东华录·卷一O五>)
- 《連城訣·後記》:我祖父文清公(他本来是“美”字辈,但进学和应考时都用“文清”的名字),字沧珊,故乡的父老们称他为“沧珊先生”。他于光绪乙酉年中举,丙戌年中进士,随即派去丹阳做知县,做知县有成绩,加了同知衔。不久就发生了著名的“丹阳教案”。
- 李卓隽,<金庸祖父查文清儒家思想浅析>,《文教资料》2015年06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