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格罗莫夫
米哈伊尔·列昂尼多維奇·格罗莫夫(俄語:,法語:,1943年12月23日—),生於博克西托戈爾斯克的俄罗斯数学家,1992年加入法国国籍。他以极富原创性的观点在“在整体黎曼几何、辛几何、代数拓扑学、几何群论和偏微分方程理论等领域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1993年沃尔夫数学奖授奖词[1])。他是法國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IHÉS)的永久教授成員,也是紐約大學的數學教授。
米哈伊尔·格罗莫夫 | |
---|---|
![]() 米哈伊尔·格罗莫夫, 2014年 | |
原文名 | |
出生 | ![]() | 1943年12月23日
居住地 | ![]() |
国籍 | ![]() ![]() |
母校 | 列宁格勒国立大学 (PhD) |
知名于 | 几何学 格羅莫夫雙曲空間 |
奖项 | 奥斯瓦尔德·维布伦几何奖 (1981) 沃尔夫数学奖 (1993) 京都獎 (2002) 内默斯数学奖 (2004) 波利亚奖 (2005) 阿贝尔奖 (2009)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数学 |
机构 | 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 纽约大学 |
博士導師 | Vladimir Rokhlin |
博士生 | Denis Auroux Christophe Bavard François Labourie Yashar Memarian Pierre Pansu Abdelghani Zeghib |
傳記
米哈伊爾·格羅莫夫在1943年12月23日出生於蘇聯博克西托戈爾斯克。 他的俄羅斯父親列昂尼德·格羅莫夫(Leonid Gromov)和他的猶太[2]母親莉亞·拉比諾維茨(Lea Rabinovitz)[3][4]都是病理學家[5] 。
格羅莫夫在列寧格勒國立大學學習數學,1965年獲得碩士學位,1969年獲得博士學位,並於1973年通過博士後論文答辯。他的論文導師是蘇聯數學家Vladimir Rokhlin [6]。
成果
格罗莫夫最具影响力的工作包括:黎曼几何方面,系统地考察了黎曼流形的收敛性,他在这方面的一系列结果奠定了现代整体黎曼几何研究的基础;几何群论方面,描述了多项式增长群和双曲群,为离散群的研究带来全新的观点;辛几何方面,引入伪全纯曲线的概念,由此形成了格罗莫夫-威滕不变量理论;偏微分方程方面,他提出的同伦原理构成偏微分方程几何理论的基础。
奖项和荣誉
奖项
- 奥斯瓦尔德·维布伦几何奖(1981)
- 沃尔夫数学奖(1993)
- 勒羅伊·斯蒂爾獎研究貢獻獎 (美國數學學會AMS) (1997)
- 巴尔赞奖数学奖(1999)
- 京都獎(2002)
- 弗雷德里克·埃瑟·内默斯数学奖(2004)[7]
- 波利亚奖(2005)
- 阿贝尔奖(2009)
參見
参考资料
- . [2011-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0).
- Masha Gessen. . Icon Books Ltd. 2011.
- . Europa Publications. 1997: 591. ISBN 978-1-85743-022-6.
- 約翰·J·奧康納; 埃德蒙·F·羅伯遜, , (英语)
- Gromov, Mikhail. "A Few Recollections", in Helge Holden; Ragni Piene. .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3 February 2014: 129–137. ISBN 978-3-642-39448-5. (also available on Gromov's homepage: lin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http://cims.nyu.edu/newsletters/Spring2009.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PDF). [2022-06-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1-20).
- . [2022-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3).
- . [2022-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2).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