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尾站

棚尾站日语: Tanao eki */?)是一座位於愛知縣碧南市棚尾本町5丁目,名古屋鐵道(名鐵)三河線車站廢站)。

棚尾
車站入口(2004年)
車站入口(2004年)
日语名称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愛知縣碧南市棚尾本町
地理坐标34°52′5.999″N 136°59′39.001″E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面車站
1面1線
历史
启用日期1926年(大正15年)9月1日
关闭日期2004年(平成16年)4月1日
上車人次
統計年度
平均每日30人次(不含下車乘客)
2003
邻近车站
上一站 名古屋鐵道 下一站
玉津浦
0.9km
三河線
已關閉
距離知立 20.1km
三河旭
0.7km

歷史

  • 1926年(大正15年)9月1日:隨著大濱港(後來改名為碧南)至神谷(後來改名為松木島)之間的鐵路線(當時名為三河鐵道)開通,此站啟用[1]
  • 1941年(昭和16年)6月1日:三河鐵道合併至名古屋鐵道。成為名古屋鐵道三河線的車站。
  • 1965年(昭和40年)1月1日:廢除貨運業務[2]
  • 1966年-1967年(昭和41-42年):成為無人車站[3]
  • 1990年(平成2年)7月1日:廢除碧南至吉良吉田之間的電氣化設備[4]。開始使用鐵路巴士KiHa20形)行走該路段[4]
  • 2004年(平成16年)4月1日:車站被廢除[1]

車站構造

車站是一座地面車站。設有1面1線的單式月台。曾經此站設有1面2線的島式月台

配線圖

棚尾站 站內配線略圖

碧南方向
棚尾站 站內配線略圖
吉良吉田方向
图例
参考文献:[5]


使用狀況

  • 在《》中提及在1992年度,當時1日平均上下車人次為133人,為除岐阜市內線均一車費區間內各站(岐阜市內線、田神線、美濃町線徹明町站至琴塚站之間)外名鐵所有車站(342站)中排名第330,三河線(38站)排名第37[6]
  • 在《》中提及在2003年度1日平均乘車人次為30人[7]。以下為2003年度前,1日平均乘車人次的列表:
年度 1日平均
乘車人次
1998年 39 [8]
1999年 32 [9]
2000年 27 [10]
2001年 24 [11]
2002年 24 [12]
2003年 30 [7]

碧南鐵路公園

車站遺址後來變為「碧南鐵路公園」的一部分,該公園的範圍還有廢線部分路段。在2017年(平成29年)3月30日,「棚尾廣場」落成[13]

月台遺址變為了舞台和休憩處,而休憩處的外觀模彷紅色車輛。另外也設有照明設置的鐘樓和兒童遊樂設施。使公園具備舉辦戶外活動的條件[13]

車站周邊

  • 志貴毘沙門天妙福寺
  • 愛知縣道43號岡崎碧南線

巴士路線

隨著三河線碧南站至吉良吉田站之間廢除,舊沿線自治體組成的朋友巴士運行協議會,開設替代巴士服務。車站遺址附近設有「毘沙門」和「棚尾橋西」巴士站。另外,車站遺址附近還有Kurukuru巴士「棚尾區民館」巴士站。

相鄰車站

名古屋鐵道
三河線(廢除區間)
玉津浦棚尾三河旭

注腳

  1. 今尾恵介(監修). 7 東海. 新潮社. 2008: 45. ISBN 978-4107900258 (日语).
  2. 神谷力(編). . 郷土文化社. 2000: 102. ISBN 978-4876701292 (日语).
  3. 名古屋鉄道広報宣伝部(編). . 名古屋鉄道. 1994: 870 (日语).
  4. . 交通新聞 (交通新聞社). 1990-06-23: 1 (日语).
  5. 電氣車研究會,《鐵道畫刊》通卷第473號 1986年12月 臨時增刊號 「特集 - 名古屋鐵道」,附圖「名古屋鐵道路線略圖」
  6. 名古屋鐵道廣報宣傳部(編). . 名古屋鐵道. 1994: 651–653.
  7. 平成17年度刊愛知県統計年鑑 第10章 運輸,通信 鉄道(JRを除く私鉄)駅別乗車人員(日語)
  8. 平成12年度刊愛知県統計年鑑 第10章 運輸,通信 鉄道(JRを除く私鉄)駅別乗車人員(日語)
  9. 平成13年度刊愛知県統計年鑑 第10章 運輸,通信 鉄道(JRを除く私鉄)駅別乗車人員(日語)
  10. 平成14年度刊愛知県統計年鑑 第10章 運輸,通信 鉄道(JRを除く私鉄)駅別乗車人員(日語)
  11. 平成15年度刊愛知県統計年鑑 第10章 運輸,通信 鉄道(JRを除く私鉄)駅別乗車人員(日語)
  12. 平成16年度刊愛知県統計年鑑 第10章 運輸,通信 鉄道(JRを除く私鉄)駅別乗車人員(日語)
  13. 廃線跡散策をバックアップ 碧南レールパーク工事2年目終了(日語) 中日新聞 2017年3月30日

相關條目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棚尾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