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圻
楊圻(1875年—1941年),初名朝慶,更名鑒瑩,又更名圻,字雲史,一字野王,江蘇常熟人,清末民初詩人。楊圻與汪榮寶、何震彝、翁之潤都是當時在北京享負盛名的學者,因而合稱「江南四公子」。[1]
中文: | 楊圻 |
拼音: | Yáng Qí |
威妥玛拼音: | Yang² Ch`i² |
字: | 雲史 野王 |
生平
楊圻十八歲娶了李鴻章孫女、李经方长女李國香(又名李道清)為妻。两人的女儿杨全荫(字芬若)是毕倚虹第一任妻子[2]:498。婚后七年後,妻子國香病逝。楊圻續娶漕運總督徐文達之女徐檀,字霞客。二十一歲以諸生錄為詹事府主簿,後又為戶部郎中。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應順天鄉試中了南元,名噪一時。曾與表兄曾樸同入同文館研習法語,後出任駐新加坡領事。
民國時期,楊圻在南洋營橡膠種植業失敗後返回中國,入吳佩孚幕府出任悉書長,為吳所倚重。抗戰爆發後,逃至香港,1941年(民國三十年)於香港逝世。
藝術特徵
楊圻在1926年(民國十五年)刊行《江山萬里樓詩詞鈔》時,將其詩歌分為四集:《少年集》(1894年─1906年,清光緒二十年─光緒三十二年)、《壯年集》(1907年─1917年,光緒三十三年─民國六年)、《中年集》(1917年秋─1922年,民國六年秋─民國十一年)及《強年集》(1924年─1926年,民國十三年─民國十五年),1923年(民國十二年)詩缺如。
另外,根據楊圻的人生經歷,以及詩風所發生的變化,又可按其詩歌創作分為五個階段:京居時期(1897年─1907年,光緒二十三年─光緒三十三年)、南洋時期(1908年─1914年,光緒三十四年─民國三年)、家居時期(1915年─1919年,民國四年─民國八年)、軍幕時期(1920年─1926年,民國九年─民國十五年)及賦閑時期(1927年─1941年,民國十六年─民國三十年)。京居時期,這時期的詩歌表現出楊圻不羈的才情,是典型之作。楊圻保留下來的詩歌不算很多,可能是他對早年詩歌不滿而加以大量刪削。
學術成就
時人有謂「雲史(楊圻)詩如少陵(杜甫)」。
參考文獻
维基文库中该作者的作品: 楊圻 |
- 楊圻. 馬衛中、潘虹 , 编.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6月. ISBN 978-7-5325-3290-2.
- 丁祖蔭. 常熟市地方誌辦公室 , 编. . 上海: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2年5月. ISBN 978-7-80681-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