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日松
楊日松(1927年11月23日—2011年11月23日)[1],台灣法醫,日治台灣新竹州苗栗郡公館(今苗栗縣公館鄉)人,經手許多重大案件,被譽為「台灣福爾摩斯」、「法醫神探」、「人間判官」、「法醫青天」,常被人與同樣出身於台灣的旅美鑑識專家李昌鈺相比較。
楊日松 | |
---|---|
台灣法醫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27年11月23日 日治臺灣新竹州苗栗郡公館 (今苗栗縣公館鄉) |
逝世 | 2011年11月23日 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大安區國泰醫院 | (84歲)
籍贯 | 臺灣 |
国籍 | 大日本帝国(1927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2011年) |
配偶 | 楊謝鳳英 |
儿女 | 楊寶珠(長女) 楊寶桂(次女) 楊文卿(長男) 楊文賢(次男) 楊文爵(三男) |
经历
|
生平
楊日松於高中時期負笈日本留學,二次大戰戰後回台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專修科,並再取得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醫學博士。學生時代有別於一般醫學生的懸壺濟世志向,選擇就讀較為冷門的「法醫學」,並被引薦至臺灣省警務處實習,畢業後即進入該處服務,1949年3月,隨著刑事警察總隊成立,成為法醫組的一員。1979年2月,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調整內部組織成立法醫室,負責死因、藥毒物鑑定等業務,由楊日松擔任法醫室主任一職。在職期間,楊日松為提升台灣法醫學會的執行能力也努力推動成立「中華民國法醫學會」,該學會亦於1984年成立。[2]
1990年12月28日,楊日松在準備外出解剖之際,突然感到身體不適,被子女強制送醫,出現輕度腦中風,但楊日松僅休息了一個月便回到工作崗位,直到1998年楊日松才正式以「法醫室主任」之職務退休並獲頒「特種領綬景星勳章」,退休後楊日松仍經常到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法醫室傳承經驗,其在台灣警界和司法界桃李滿天下,堪稱法醫界的傑出代表人物。
2010年11月14日,經診斷罹患大腸癌。隔年生日當天凌晨3時56分於臺北國泰醫院病逝,享壽84歲[3]。
褒揚令
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於2011年12月6日明令褒揚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法醫室前主任楊日松,褒揚令全文: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法醫室前主任楊日松,澹泊軒秀,朗暢深微。少歲卒業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繼負笈日本獲東京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矢志昌明人權保障醫學,其道獨行,理致清遠。歷任刑事局研究員、技正等職,宵衣旰食,卓擅英聲。尤以籌擘接掌法醫室主任,首創DNA實驗室,落實科學辦案精神,強化解剖毒物勘檢;相驗空難事故遺骸,協助偵破重大命案,抽絲剝繭,周密析疑;掬誠竭智,撫慰人心。嗣推動成立中華民國法醫學會暨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提供先進專業見解,襄理刑案偵查;強化刑事鑑識水準,維護社會正義,輔警弼教,提攜後進;毋縱毋枉,平治有序,允為國內法醫界泰斗。曾獲頒四等景星勳章暨內政部一等二級警察獎章殊譽,攀轅扣馬,身退有榮。綜其生平,懋績嘉猷冠冕半世紀,洪規格範綿歷五十載,運斤遺技,才德千秋;達士拔俗,聿昭史冊。遽聞溘然長辭,愴悼彌殷,應予明令褒揚,用示政府崇念賢哲之至意。 |
經手重大案件
- 新店屈尺分屍案
- 1959年,發生在新店屈尺的分屍案,死者是名遭到同僚殺害分屍的老榮民。該案死者頭顱長期於刑事警察局保存在福馬林中,據稱頭髮和下巴的鬍鬚會變長,後於2020年火化。電影《運轉手之戀》曾出現該顆頭顱[4]。
- 尹清楓命案
- 江子翠分屍案
- 井口真理子命案
- 謝坤倉命案
- 白曉燕命案[5]
相關書籍
年份 |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
1995年 | 《神探法醫-楊日松》 | 呂政達著 | 大村文化 | ISBN 9789579356787 |
1996年 | 《世紀洗冤人:楊日松傳奇》 | 楊日松口述,湯坤山、徐慧琴編 | 千宇文化出版、聯經出版總經銷 | ISBN 9579894701 |
2001年 | 《鐵膽佛心-楊日松法醫》 | 呂政達著 | 思文堂出版 | ISBN 9789573032731 |
2012年4月5日 | 《楊日松傳奇(增訂版):現代包青天,法醫界的教父》 | 楊日口述,湯坤山、徐慧琴編 | 秋雨文化 | ISBN 9789867120373 |
參考來源
- . 華視新聞. 2011-11-23 [2011-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中文(臺灣)).
- 唐筱恬. . 中央社. 2011-11-23 [2011-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 . 自由時報. 2011-11-23 [2022-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7).
- . ETtoday新聞雲. 2011-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3).
- . 蘋果日報. 2011-11-23 [2011-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4) (中文(臺灣)).
- . 大紀元. 2009-09-04 [2010-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ETtoday新聞雲. 2011-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林全洲. . 聯合報. 2009-04-05 [2015-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8) (中文(臺灣)).
- . ETtoday新聞雲. 2011-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3).
- . ETtoday新聞雲. 2011-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