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杏庭
楊杏庭(外文拼音 Hsing-ting Yang ,1909年8月9日—1987年6月4日),筆名逸舟(日文拼音 Isshū Yō,外文拼音 Yizhou Yang)、行東。臺中梧棲人。東京文理科大學哲學科肄業,東洋文化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曾任教於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浙江大學,並且擔任國民政府內政部參事及專門委員,張厲生部長任內時為常務次長、教育部編審委員等要職,二二八事變後奉命回臺調查真相。後赴日東京文理科大學,拜小竹文夫門下,專攻中國哲學及史學,並結識廖文毅,以易名「楊逸民」參與臺獨在日活動,被中國民國政府列入海外學者黑名單。代表著作為《歷史週期法則論》。
楊杏庭 | |
---|---|
出生 | 1909年8月9日 日治臺灣臺中清水梧棲 |
逝世 | 1987年6月4日 日本東京都立松澤病院 |
教育程度 | 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1930) 日本日制高等學校(1932) |
年代 | 20世紀哲學 |
研究领域 | 臺灣哲學 |
生平
楊杏庭出生於臺中清水梧棲[1]。1923年畢業自梧棲公學校,隔月考入首屆臺中師範學校。1928年秋,為學潮主謀之一,起因為中師體育教員兼舍監小岩辱罵臺灣學生而起。隔年3月,畢業後分發至龍泉公學校任教。1930年陸續赴東京、臺北等參加教員檢定考試及格。1930年臺北參加修身科教員檢定考試落榜,1932年再赴東京參加高等教員檢定及格,為全日本最年輕之考取者。同年秋赴臺中州公民科教學觀摩會授課,極為成功,但論文發表遭禁。
1934年3月辭小學教員,為隔月赴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教育研究科進修,苦學英文、德文、法文,隔年4月由臺中大甲的上野齊醫師供給學費,入東京文理科大學。1938年學科畢業考試順利通過,於高師附中擔任公民科、修身科的實習教學,獲學生良好反應。期間亦結識文學家翁鬧,參與臺人在日文藝活動。1939年畢業,隔年受中國留學生王維哲資助赴南京謀職,3月獲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長顧澄聘為編審委員、隨任教育部委員,國立編譯館之編譯官等職,並於中央大學開授日文、德文等課程。1942年3月,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傅式說秘書,後於浙江大學復校時轉任校秘書兼心理學教授,兼任浙江省財政廳與糧食局秘書。1945年終戰時遭國民黨整肅,失業在家專心撰述《歷史週期法則論》。隔年赴任南京教育局督學。1947年二二八事變爆發,時任內政部委員。8月時奉內政部部長張厲生之命,返臺調查民情及省主席魏道明貪污情勢,行政院長張群據此飭令全國檢肅貪污。1948年舉家以難民返臺,隔年受財政廳長嚴家淦推薦任臺灣銀行特約研究員,而教育部部長杭立武則聘其為特約編審,為部內講授臺語課程。1950至1952年間準備留美未果,1953年赴日著手其著《歷史週期法則論》日譯,卻遭法院判決「非法居留」,後自費出版其譯著於1954年東京文理科大學,拜小竹文夫門下,專攻中國哲學及史學。同時參加「亞細亞懇談會」結識廖文毅,涉入在日臺獨活動。1955年任「臺灣臨時議會」中央委員兼宣傳部長,曾代筆廖文毅《臺灣民本主義》。1958年任名古屋南山大學法國紀念建築研究所(フランスのモニュメント)之教授。期間與指導教授小竹文夫日趨齬齟。1961年3月雖《歷史週期法則論》終出版,然博士學位因舊學制廢止等緣故落空,也正式與小竹文夫交惡。
1968年,其自傳《受難者》完稿,1970年則陸續出版《太平洋戰爭前夜》、《臺灣與蔣介石─以二二八民變為中心》,1979年出版譯書《印緬隨軍記》。1981年夏,隨世界臺灣同鄉會遊歐。1983年出版《蔣介石評傳》。1984年美《臺灣公論報》「臺灣文化專刊」始載其自述〈不堪回首話生平〉,同年結識時任筑波大學張良澤教授。1987年病逝於東京都立松澤病院,由張良澤教授整理遺稿,於1990年出版《受難者》由張良澤整理,於真理大學臺灣文學資料館成立「楊逸舟文庫」。
理論與主張
楊杏庭早年論著文化教育學理論,曾於《臺灣文藝》發表〈無限否定與創造性〉(〈無限否定と創造性〉),探討柏格森、海德格、謝斯托夫如何就論生之正反兩面的意義,從生的盲目性與暗黑性開出創造性,以亞里斯多德對生的實在基礎(Hypokeimenon)為起點,從生之實在與科學實在的差異,討論到謝斯托夫寫作中呈現的以虛無主義,與「無限否定」的意義互相對照,進而論證虛無主義與生命的否定面向之不同,再以黑格爾的辯證法,從生之否定面向的積極意義進一步去討論生之積極意義,並從在時間架構下的「生」,帶出海德格對時間的論述及其見解,將之與佛學中的諦觀與生命觀做比較。其思想頗受歐陸哲學及佛學之影響。其著述《文化教育學概論》概介德國思想之教養論,主張教育文化改革對國家民族建設之重要性 。晚年除譯述政論外,代表著作《歷史週期法則論》則為其思想體系定於一尊[2][3]。
著作列表
著書
- 1941《文化教育學概論》。南京:國立編譯館發行[擔任汪經衛政府教育部專員時期著作]。
- 1947《臺灣之今昔》(二二八後)。南京:內政部刊印[擔任國民政府內政部委員時期著作]。
- 1950《臺灣青年白皮書》,出版不詳。
- 1961《歴史週期法則論》。東京:弘文堂 。
- 1961《落第博士的控訴:訴小竹文夫教授之收賄罪與十大失職之罪》(《落第博士の訴え:小竹文夫教授の収賄罪と十大失職罪を訴える》)。自行刊印。
- 1970《太平洋戰爭前夕:開戰前的舞台內側》(《太平洋戦争前夜:開戦までの舞臺裏》)。東京:桃源社。
- 1970《臺灣與蔣介石:以二二八民變為中心》(《臺湾と蔣介石:二二八民変を中心に》)。東京:三一書房[中譯1991《二二八民變 : 臺灣與蔣介石》(張良澤譯)。臺北:前衛]。
- 1979《霸權之路》(《覇権への道》)。東京:共榮書房。
- 1983《蔣介石評傳》。東京:共榮書房。
- 1990《受難者》(遺稿,張良澤譯)。臺北:前衛。
篇章論文
- 1933〈對臺灣文藝界的期望〉,《福爾摩沙》,創刊號[1933年7月]。
- 1933〈實際化さるべき公民教養〉,《臺灣教育》,卷373,頁94-98 [1933年8月1日]。
- 1935〈無限否定と創造性〉,《臺灣文藝》,卷2號6 [1935年6日]。
- 1942〈文化形態論〉,《潮聲》,卷1期2,頁 45-56。
- 1946〈革新教育的管見〉,《教育通訊》,卷1期6,頁11-14。
- 1947〈日本過去在臺灣實施的教育政策〉,《教育通訊(漢口)》(復刊),卷3期8,頁9-11。
- 1951〈臺省中小學訓育的實際問題〉,《教育通訊》(復刊臺版),卷2期4。
- 1956〈歴史周期法則成立可能の試論〉,《歷史教育》,卷4期3,頁9-16。
- 1957〈臺湾の歴史教育〉,《歷史教育》,卷5期9 。
- 1958〈歴史周期法則について再論す〉,《歷史教育》,卷6期7。
- 1959〈臺湾の民族運動─霧社蕃の反乱〉,《歴史教育》,卷7期2,頁16-24。
- 1962〈蒋政権大陸に敗れ去るの日〉,《中央公論》,卷77期5。
- 1962〈易学の科学的根拠を探る〉,《中央公論》,卷77期13。
- 1967〈臺湾からみた文化大革命〉,《自由》,卷9期6,頁104-111。
- 1972〈米中接近と臺湾人の立場〉,《自由》,卷14期8,頁190-197。
翻譯及其他
- 1957《臺灣民本主義》。東京:臺灣民報社 [廖文毅著、楊逸舟代筆]。
- 1979《選挙暴動 : 臺湾中壢事件の内幕》。東京:新泉社 [林正杰、張富中原著《選舉暴動─臺灣中壢事件的內幕》、楊逸舟譯]。
- 1980《ビルマ戦線従軍記 : 中国人記者の見た北緬戦線の証言》。東京:共榮書房 [張仁仲原著《印緬隨軍記》,附〈美麗島事件與蔣政權的拷問十八法〉艾琳達 Linda Arrigo 原著,楊逸舟譯]。
- 1984〈不堪回首話生平〉,《臺灣公論報》「臺灣文化專刊」連載。
- 1985〈億夭折的俊才翁鬧〉,《臺灣文藝》,期95 [收《翁鬧作品選集》,頁79-82。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 中央研究院「日治臺灣哲學與實存運動」研究計畫,《日治時期臺灣哲學文獻清單列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臺灣大學哲學系,《臺灣哲學研究資料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為內政部臺籍專門委員楊杏庭視察臺灣報告一案(A504000000F/0037/牘簿160/1/1/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為內政部臺籍專門委員楊杏庭視察臺灣報告一案(A504000000F/0037/牘簿160/1/1/002)》。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二二八事件(A504000000F/0037/牘簿16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教員免許狀授與(0071030650a0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鹿島徹,2019,〈楊杏庭の「歴史週期法則論〉,《早稲田大学大学院 文学研究科紀要》,輯64,頁13-28。
- 洪子偉,2016,〈日治時期臺灣哲學系譜與分期〉,洪子偉(編),《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頁15-42。臺北:聯經。
- 葉碧苓,2014,〈日治時期中等學校教師檢定考試之研究〉,《國史館館刊》,期41,頁1-41。
- 王錦賜(編),2005,《梧棲鎮志之十三─人物篇》,頁670-671。臺中:臺中市梧棲區公所。
- 柳書琴,2009,《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頁272-273。台北: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