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评论
《每周评论》是于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及李大钊在北京创刊的周刊,前25期由陈独秀主编,从第26期續由胡适主编。其编辑部设在北大红楼文科学长办公室,发行所则设在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米市胡同79号。《每周评论》的内容包含国外大事述评,国内大事述评,社论,文艺时评,随感录,新文艺,国内劳动状况,通信,评论之评论,读者言论,新刊批评及选论等十二个专栏。同《新青年》,《少年中国》等报刊一样,《每周评论》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主要媒体。
历史
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从提倡科学民主,发展到直接干预时政。《新青年》是月刊,出版周期较长,时常发生不能按期出版的现象,内容方面也难以对现实的政治斗争发挥及时的指导作用。于是陈独秀决心创办与现实更直接的刊物。1918年11月27日,陈独秀,李大钊等于在北大文科学长室议创办了《每周评论》。除发表陈独秀的文章外,胡适,高一涵(涵庐),王光祈等也常为《每周评论》撰稿。
1919年8月31日,《每周评论》被北洋政府查禁,共出版37期。
主要内容
《每周评论》的内容主要有国外及国内大事述评,社论,文艺时评,随感录,新文艺,国内劳动状况,通信,评论之评论,读者言论,新刊批评和选论等十二个专栏。
共出版37期,按出版周期来划分,前25期主要是反对一些与五四运动相关的思想主义,后从第26期开始重点写出马克思主义与宣扬实用主义的文章,体现出《每周评论》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主要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潮。
出版评论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胡适于1919年7月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名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文章重点突出当时的一种空谈外国“主义”的倾向,他主张不要空谈“主义”,多研究具体问题,不准对“主义”有了一种“根本解决”的幻想,由此他的观点,在思想界里引发了著名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对此所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与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与宣扬实用主义具体相关。
《再论问题与主义》
继胡适的文章,李大钊于1919年8月同样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里面强调”问题“与”主义“难以分离,说明“主义”与整个社会密切相关,
《新纪元》
李大钊于1919年1月5日在《每周评论》第2期上写一篇《新纪元》,里面重点提出“打倒全世界资本的阶级”观点。
影响
《每周评论》完全是个针砭时政的战斗性的刊物。在五四运动时期,它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主要媒体。
它的创办及里面发表的一些文章,影响到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潮,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
参考文献
- 任建树 著:《陈独秀大传》,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年.
- 陈昌凤 著:《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第二版)》第五章,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