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尚之戰

沃尚之戰法語:)是拿破崙戰爭第六次反法同盟戰爭期間於沃尚爆發的戰鬥,由拿破崙一世指揮的法國大軍團進攻格布哈德·馮·布呂歇爾指揮的西里西亞軍團。

沃尚之戰
第六次反法同盟的一部分

沃尚之戰的雕刻
日期1814年2月14日
地点48.8811°N 3.6164°E / 48.8811; 3.6164
结果 法國勝利
参战方
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蘭西帝國
指挥官与领导者
兵力
10,000人[1] 21,500人[1]
伤亡与损失
600人傷亡[2] 7,000人傷亡[3]
2,000人被俘[3]

1814年初,法蘭西帝國陸軍在拿破崙一世的指揮下奮力抵禦聯軍對法國東部的入侵。拿破崙面對著龐大的敵軍部隊,仍設法取得一些顯著勝利,並在2月10日至13日反覆擊敗布呂歇爾的西里西亞軍團。2月13日,不斷失利的布呂歇爾選擇脫離拿破崙,轉而進攻孤立的馬爾蒙第六軍。他在同日攻擊並擊退馬爾蒙,但立即被拿破崙發現他的意圖,前者隨即率領部隊前去支援馬爾蒙。

2月14日上午,布呂歇爾指揮一個普魯士軍與兩個俄羅斯軍,繼續向馬爾蒙進攻,迫使其繼續撤退直到增援抵達。拿破崙在下午率軍抵達後,發動一次決定性的反擊,擊退西里西亞軍團的先頭部隊。布呂歇爾發現他在面對拿破崙本人,決定撤退不與拿破崙再次交戰。然而,布呂歇爾的撤退之舉被證明極難執行,因為聯軍部隊此時處於前線陣地,沒有任何騎兵部隊得以掩護撤退,而敵對的法軍則準備投入大量騎兵部隊。

這場會戰的耗時很短,敗軍主要的損失都來自於格魯希將軍指揮的法軍騎兵與馬爾蒙元帥指揮的法軍步兵的追擊。聯軍步兵被迫在白天時組成方陣,沿著有利於騎兵作戰的地形撤退。法軍騎兵輕易地摧毀多個敵軍步兵方陣,給予慘重的損失。當夜色降臨時,布呂歇爾進行了一場倉促的強行軍,率領殘軍向沙隆撤退。

前奏

1814年2月中旬,法國皇帝拿破仑一世尚波貝爾之戰蒙米拉伊之戰蒂耶里堡之戰中擊敗反法同盟聯軍「西里西亞軍團」的部分部隊後[4],開始準備向南進攻堵住另一支聯軍部隊「波希米亞軍團」的前進道路[5]。然而他在2月13日吃驚地得知,布呂歇爾正沿著通往蒙米拉伊的道路前進[5],向位於埃托日馬爾蒙軍進攻[6]。布呂歇爾計劃摧毀這支實力弱小的軍,從而進攻拿破崙的後方[7]。拿破崙決定立即前去支援馬爾蒙,讓麥克唐納元帥與克勒曼將軍繼續向南與烏迪諾元帥會合,維克托元帥與熱拉爾將軍則移動至蒙特羅[8]。2月14日上午3點,拿破崙在將小部分部隊交給莫爾捷元帥指揮後,率領格魯希將軍的騎兵與近衛騎兵離開蒂耶里堡前往沃尚[6]

與此同時,布呂歇爾於2月13日晚在貝熱爾萊韋爾蒂重整隊伍,對馬爾蒙的一個師發動攻擊,將其趕出埃托日,並根據計劃向拿破崙部隊的後方,也就是尚波貝爾弗羅芒蒂耶爾推進。然而,拿破崙在明白布呂歇爾的意圖後,就將部隊集中於該地區[7]

交戰雙方

「西里西亞軍團」

「西里西亞軍團」司令格布哈德·莱贝雷希特·冯·布吕歇尔元帥

西里西亞軍團在2月14日的戰鬥中共有21,500人,其部隊大多為步兵[5]。包括:克萊斯特將軍指揮的普魯士第二軍的13,500人,卡普采維奇將軍指揮的俄羅斯第十軍的6,500人,以及在尚波貝爾之戰中被重創的俄羅斯第九軍的1,500人。第二軍共有八個6磅砲兵連、兩個12磅砲兵連,總砲數為80門。除此之外,該軍還有一個未知砲數的榴彈砲連。第十軍則有三個砲兵連,外加第九軍殘部的兩個砲兵連[9][lower-alpha 1]

戰鬥序列[10]

  • 普魯士第二軍:弗里德里希·馮·克萊斯特將軍
    • 第10旅:格奧爾格·杜比斯拉夫·路德維希·馮·皮爾希將軍
    • 第11旅:漢斯·恩斯特·卡爾·馮·齊滕將軍
    • 第12旅:普魯士親王奧古斯特將軍
    • 騎兵旅:格奧爾格·卡爾·阿爾布雷希特·恩斯特·馮·哈克將軍
    • 騎兵旅:弗里德里希·埃哈德·馮·勒德爾將軍
    • 砲兵:約翰·卡爾·路德維希·布勞恩將軍
  • 俄羅斯第十軍:彼得·米哈伊洛维奇·卡普采維奇將軍
    • 第8師:亞歷山大·彼得羅維奇·烏魯索夫將軍
    • 第22師:帕維爾·彼得羅維奇·圖爾恰尼諾夫將軍
    • 俄羅斯第九軍殘部:葉夫斯塔菲·葉夫斯塔菲耶維奇·烏敦將軍

「大軍團」

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崙一世

拿破崙下令在沃尚附近集中兵力,共有25,000人被部署在該區域[6][11]。然而僅有19,000人成功即時趕到戰場,不超過10,000人參與了實際戰鬥[1]。格魯希指揮的第一騎兵軍第二騎兵軍各有兩個師,共有3,600名騎兵。南蘇蒂指揮的近衛軍騎兵有兩個師,共有3,300名騎兵。第一與第二老近衛師共有7,000人,而第一與第二青年近衛師共有6,500人。馬爾蒙的兩個師兵力不超過3,000人。勒瓦爾的第七軍大約有4,500人。在這些部隊中,僅有騎兵部隊、馬爾蒙的步兵以及一個營的老近衛軍真正參與到戰鬥,其他部隊仍在後頭[12]

戰鬥序列[1]

  • 法國第六軍:奧古斯特·德·馬爾蒙元帥
    • 第三師:約瑟夫·拉格朗日將軍
    • 第八師:艾蒂安·皮埃爾·西尔韋斯特·里卡爾將軍
    • 第七師(臨時增援):讓·法蘭索瓦·勒瓦爾將軍
  • 騎兵:埃马纽埃尔·德·格鲁希將軍
    • 騎兵師:安托萬·路易·德克雷·德·聖日爾曼將軍
    • 騎兵師:讓-皮埃爾·杜梅克將軍
    • 騎兵師:艾蒂安·塔迪夫·德·普默魯·德·博德蘇勒將軍
  • 帝國衛隊騎兵:艾蒂安·德·南苏蒂將軍
    • 第二師:夏爾·勒菲弗-德斯努埃特將軍
    • 第三師:路易·馬里·萊韋克·德·拉費里埃將軍
  • 帝國衛隊砲兵:安托萬·德魯奧將軍
  • 帝國衛隊步兵:米歇爾·內伊元帥(未參戰)
    • 第一近衛師(老近衛):路易·弗里昂將軍
    • 第二近衛師(青年近衛):菲利貝爾·讓-巴蒂斯特·屈里亞爾將軍

戰鬥

布呂歇爾在2月13日擊退馬爾蒙第六軍後,於隔日上午佔領尚波貝爾,並派遣前鋒繼續向弗羅芒蒂耶爾以及沃尚推進。馬爾蒙的部隊僅有拉格朗日師與來自里卡爾師的800人,被迫撤回蒙米拉伊,在該處等待增援部隊抵達[13]。上午9點,布呂歇爾派出齊滕旅與部分騎兵部隊從沃尚推進至蒙米拉伊。令普軍驚訝的是,馬爾蒙的部隊並未退縮,而是猛烈反擊將齊滕的前鋒逼回了沃尚村[14],隨行的普軍騎兵也被法軍砲火驅散[13]。此時里卡爾師的兩個旅都可投入作戰,馬爾蒙將這兩個旅派往沃尚的普軍陣地,第一旅走在蒙米拉伊-沃尚道路以南,在博蒙森林的掩護下進軍;第二旅走在蒙米拉伊-沃尚道路以北,正面地向普軍陣地進軍。利翁將軍指揮著馬爾蒙軍的騎兵,包括馬爾蒙的護衛騎兵中隊和四個精銳近衛騎兵中隊。馬爾蒙軍最左側的旅進入沃尚村,但由於該村被大量普軍佔據,該旅很快就被擊退出村莊。馬爾蒙隨後派遣五個騎兵中隊前往救援,法軍騎兵將普軍趕回村莊,並在孤立的農場中俘虜了一個普軍營[14]

齊滕決定將部隊撤回弗羅芒蒂耶爾村,在該處與克萊斯特卡普采維奇會合。馬爾蒙軍的拉格朗日師與里卡爾師向前推進,追擊向弗羅芒蒂耶爾撤退的普軍。馬爾蒙此時得到格魯希騎兵部隊的增援,該部隊的兩個師(杜梅克師與聖日爾曼師)移動至讓維利耶村,意圖切斷齊滕旅的撤退路線。其他法軍增援也逐漸抵達,包括出現勒瓦爾師與近衛砲兵。勒瓦爾師抵達戰場後就沿著小莫蘭河穩步推進,嘗試包抄普軍的側翼。齊滕旅在撤退中保持良好秩序,組成步兵方陣抵禦格魯希的騎兵進攻。下午2點,布呂歇爾在審視局勢後發現他面對著拿破崙本人,下令所有部隊立即經尚波貝爾撤退[15]

追擊

隨著聯軍發動全面撤退,馬爾蒙接令積極追擊敵軍。他的部隊包括兩個步兵師和即將抵達的勒瓦爾師,這些部隊由德魯奧的近衛砲兵支援。他的左翼為南蘇蒂的近衛騎兵,左翼則為格魯希的兩個騎兵師。在馬爾蒙的身後,是拿破崙本人坐鎮的近衛軍,包括內伊指揮的兩個近衛師(弗里昂師與屈里亞爾師)[13]。隊形的最後,是默尼耶指揮的「青年近衛」師[1]

法軍騎兵的作戰受限於破碎的地形,尚未無法對齊滕的步兵方陣做出干擾。因此布呂歇爾得以出色地的撤退至弗羅芒蒂耶爾讓維利耶。然而一但穿過那些村落,地形再次變為適合騎兵作戰的平原。此時,隨著法軍騎兵對齊滕旅的側翼與後衛越來越猛烈的攻勢,該旅逐漸脫離大部隊。格魯希率領杜梅克師與聖日爾曼師威嚇齊滕的右翼,南蘇蒂則率領拉費里埃師以及勒菲弗-德斯努埃特師的四個中隊威嚇其左翼[14][13]。法軍切斷齊滕旅與其他部隊的聯繫,該旅組成的步兵方陣隨後在格魯希的胸甲騎兵衝鋒後崩潰,超過2,000人被俘[14][8]

格魯希侯爵在沃尚之戰中出色地指揮重騎兵,突破並擊敗了數個敵軍步兵方陣

馬爾蒙的步兵發動突襲後,布呂歇爾放棄在弗羅芒蒂耶爾的陣地,下令向尚波貝爾埃托日撤退,克萊斯特軍部署在右側,道路以北;卡普采維奇軍部署在左側,道路以南[13]。格魯希得利於平坦的地形,迅速推進並到達聯軍步兵方陣的後方。聯軍繼續以斜線陣撤退,並有效地利用地形躲過法軍砲兵的轟擊。隨著夜幕降臨,聯軍向埃托日的撤退路線被法軍騎兵封鎖,聯軍方陣開始失去秩序[13]格魯希在發現敵軍弱點後,指揮三個騎兵師進攻聯軍,成功沖垮並擊潰方陣,潰兵們混亂地向埃托日森林逃難[3]。布呂歇爾英勇地奮戰於第一線,努力增強其部隊的士氣。他與所有的高階指揮官(如:格奈森瑙、克萊斯特、卡普采維奇與普魯士親王奧古斯特)都差點被俘[14][3]

布呂歇爾在逃脫圍剿後,越過韋爾蒂森林佔領埃托日,他留下烏敦將軍的1,800人與15門火砲作為後衛[14][16]。烏敦的部隊在漫長的戰鬥與撤退中筋疲力盡,本以為在夜色降臨後就已無憂,然而杜梅克的胸甲騎兵出人意料地殺出,僅用一次衝鋒就擊潰敵軍[3]。俄軍第八師司令烏魯索夫親王與600人和8門火砲在這次行動中被俘,法軍拉格朗日師的第一水手團隨後進入埃托日[3]。布呂歇爾也放棄了該陣地,繼續向韋爾蒂與貝熱拉撤退。然後他選擇在夜色中進行強行軍,率領殘軍匆忙向沙隆前進[17],並在該處與薩肯將軍和約克將軍的部隊會合[14][3]

結果

在這場長途騎兵追擊戰中,布呂歇爾的「西里西亞軍團」在當日遭受重創,估計損失最多可達10,000人。讓-皮埃爾·米爾在《哈瑙與蒙米拉伊:近衛軍取得勝利》一書中指出聯軍有多達7,000人傷亡與2,000人被俘,其中普軍傷亡3,500人、被俘2,000人,俄軍傷亡3,500人、無被俘數據,總共被繳獲15門火砲與10面旗幟[3]。阿蘭·皮雅爾在《拿破崙戰役辭典》中也指出西里西亞軍團在2月14日中損失高達9,000人至10,000人。皮雅爾稱在追擊普俄聯軍期間,普軍傷亡1,250人、被俘2,000人,俄軍損失2,000人[14],其並未仔細計算初始交戰中的傷亡(其中僅齊滕將軍的普魯士第11旅就有一個營被俘、另有2,000人在格魯希南蘇蒂的聯合行動中被俘)。在《拿破崙走投無路:1814年》一書中,弗朗西斯·洛蘭·彼得估計克萊斯特的普魯士第二軍損失4,000人與7門火砲、卡普采維奇的俄羅斯第十軍損失2,000人與9門火砲,但不確定其有無計算俄羅斯第九軍的損失數據[2]。在《拿破崙的戰役》一書中,大衛·G·錢德勒將聯軍損失定為7,000人,另有16門火砲與大量物資被俘[11]

軍事史學家雅克·加尼耶在讓·蒂拉爾編撰的《拿破崙辭典》中分析,僅因為泥濘與潮濕的地面阻礙法軍砲兵和步兵的有效部署,才未產生一場更輝煌的勝利[6]。「西里西亞軍團」作為反法聯軍最出色的軍團[5],在與拿破崙的六天戰鬥中,共損失了多達18,000人,而兵力為對手一半的法軍則僅損失了3,400人[18]。在擊敗布呂歇爾後,拿破崙快速南下進攻施瓦岑貝格的「波希米亞軍團」,在2月17日上午突襲維特根施泰因麾下的俄軍前衛,4,000名的俄軍前衛除了脫逃的騎兵以外全數被殲滅,拿破崙隨後將整個波希米亞軍團趕過塞納河[19]。2月18日,奉施瓦岑貝格之令堅守在蒙特羅的聯軍部隊被法軍擊敗,波希米亞軍團加速向特魯瓦撤退[20]。二月中旬的聯軍陷入低谷,法軍不斷的勝利加劇聯軍內部的矛盾,拿破崙的失敗再次看似遙不可及[19]

註釋

  1. 一個普魯士旅由多個團組成,其兵力大致相當於一個法國或俄羅斯師

註腳

  1. Pigeard 2004,第886頁.
  2. Petre 1914,第71頁.
  3. Mir 2009,第66頁.
  4. Connelly 2012,第195頁.
  5. 利芬 2015,第534頁.
  6. Tulard 1999,第920頁.
  7. Mir 2009,第63頁.
  8. Chandler 2009,第974頁.
  9. Nafziger 2015,第608–609頁.
  10. Nafziger 2015,第608-609頁.
  11. Chandler 2009,第975頁.
  12. Nafziger 2015,第170–171頁.
  13. Mir 2009,第65頁.
  14. Pigeard 2004,第887頁.
  15. Mir 2009,第63-65頁.
  16. Petre 1914,第75頁.
  17. Chandler 2009,第974-975頁.
  18. Colson & Mikaberidze 2022,第510頁.
  19. 利芬 2015,第537頁.
  20. Chandler 2009,第979頁.

參考文獻

  • (英文)Colson, Bruno; Mikaberidze, Alexander (编).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2. ISBN 978-1108284721.
  • (英文)Connelly, Owen. . Taylor & Francis. 2012. ISBN 978-1134552894.
  • (英文)Mir, Jean-Pierre. . Histoire et Collections. 2009. ISBN 978-2352500872.
  • (英文)Nafziger, George. . Helion & Company. 2015. ISBN 978-1909982963.
  • (英文)Petre, Francis Loraine. . John Lane. 1914.
  • (法文)Pigeard, Alain. . Tallandier. 2004. ISBN 978-2847340730.
  • (法文)Tulard, Jean. . Fayard. 1999. ISBN 978-2213604831.
  • (中文)多明尼克·利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0976311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