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洋

沈伯洋1982年6月7日),現任立法委員中華民國學者、律師、教育工作者、政治人物。長年關心人權議題、兒少議題、收養制度。

沈伯洋
 中華民國第11屆立法委員
现任
就任日期
2024年2月1日
选区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區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82-06-07) 1982年6月7日
 中華民國臺北市
国籍 中華民國
政党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母校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
职业大學教師、律師、非政府組織工作者
经历

沈伯洋早年學習法律,曾經是補習班的刑法名師,綽號撲馬Puma)。赴美留學時,修讀犯罪學法律社会学博士學位,研究專長在白領犯罪刑罰學刑事政策等領域。返台後任教於國立臺北大學,並開始研究中国大陆對台信息战認知作戰。創辦全民防衛教育機構黑熊學院,曾任台灣民主實驗室(Doublethink Lab)理事長[1]。2023年底,被民主進步黨列入2024年立法委員選舉不分區名單,排行第二順位。

沈伯洋曾經兼任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委員(2018年-2020年)、中央通訊社董事[2]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理事長,創辦黑熊學院、台灣民主實驗室,現為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黑熊學院院長(榮譽頭銜)。

早期生涯

沈伯洋,1982年6月7日在臺灣臺北市出生。[3]他的家庭從事工商業,父親曾赴厄瓜多經商,買賣可可。[4]幼時,沈伯洋健康狀況不佳,一度受皮膚病氣喘所苦。[5]早年的他求學成績優異,先後畢業於復興幼兒園、復興小學、復興中學(國民中學)、建國中學,並錄取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4]

在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就讀期間,沈伯洋受到教授李茂生很大的影響。[5]當時,李茂生經常帶著修課學生參訪少年監獄矯正學校,並為「非行少年」提供課後輔導。[6]考上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後,沈伯洋以「撲馬」(Puma)的藝名到保成補習班兼課,為參加中華民國國家考試的學生講授刑法[7][8]他的碩士論文由李茂生指導,也擔任李茂生的助理。

沈伯洋在補習班賺取足夠的留學費用後,便中斷在臺學業,赴美留學,獲賓州大學法學碩士學位。嗣後進入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犯罪與法律社會學博士班,修讀社會生態學(Social ecology),包含都市設計、社會心理學、犯罪學[9],專注於美中白領犯罪之比較研究,獲「犯罪與法律社會學」博士學位。[4][10]取得博士學位後,沈伯洋獲得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及另外一所私立大學的終身教職邀約,並未接受,選擇返臺。[4][10]

返臺之後

2017年,沈伯洋回臺後,受聘為國立臺北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他在學術領域主要關注的是刑法、法律社會學、刑事政策及白領犯罪等課題。[11]

2023年間,升等為副教授,並自2023年8月起擔任犯罪學研究所的所長。[12]

北京對臺資訊戰與認知作戰研究

沈伯洋自2018年起,開始研究北京政府試圖統一臺灣的行為,尤其是資訊戰[13]他也不時地就資訊戰與假新聞議題接受訪問[7]。後來,研究拓展到認知作戰。

防衛法制的倡議與國際合作

法制倡議:2019年間,為了讓北京政府透過臺灣當地人士進行的促進統一行為能夠透明化,沈伯洋與綠營立委合作推動「代理人法案」。[13]

國際合作:為了讓臺灣能與世界各國合作防禦來自北京的不利行為,沈伯洋發展能呈現一地被中共影響深淺的「中共滲透指數」。[13] 2023年間,獲選為世界民主運動委員。[14]

推動全民防衛教育

沈伯洋於2020年代初期,與戰略學者何澄輝一同發起針對臺灣一般民眾推廣全民防衛教育的「黑熊學院」,並獲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投資新台幣6億元贊助。[15]這個學院希望培養臺灣人的抗敵意識,也就是教育臺灣人:北京政府是臺灣的敵人,並且了解雙方之間的戰爭。此外,黑熊學院訓練民眾戰時的基本自衛能力,包含避難、急救等等。如果民眾具有能力與意願,也可以投入公開情報蒐集,在全民防衛層面協助國軍作戰。[16]

2022年5月13日,「黑熊社會企業有限公司」設立,最初由政治工作者曾柏瑜一人擔任董事、公司代表人,設在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50號5樓;同年12月,改以沈伯洋妻子、律師曾心慧為董事長,學者何澄輝、政治工作者林秉宥為董事;隔年8月,公司所在地改設在臺北市中正區武昌街1段18號3樓。[17]此外,沈伯洋等人也在2023年9月設立「社團法人黑熊民防教育協會」,由沈伯洋自己擔任理事長,妻子曾心慧為常務監事,何澄輝則是其中一名監事。他們也向法院聲請法人設立登記。[18]

政治參與

2018年10月,沈伯洋接受行政院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峯正的邀請而兼任黨產會委員。[19][20]2020年8月30日任期屆滿後,因為教學與研究事務繁忙,婉拒續任。[21][22]

2023年11月,沈伯洋獲民主進步黨列入2024年立法委員選舉不分區立委名單,排行第二順位,[23]正式成為有專業背景的政治人物。他認為北京對臺影響散布在各層面(法律戰、資訊戰/輿論戰、心戰),對應各種樣態的分化、統戰與威脅,有必要從立法的層次加以規範。未來想針對中共在臺代理人、灰色地帶行動應對、全民防衛改革等問題研修法案。[24]

個人

沈伯洋的妻子曾心慧(綽號千尋)是律師,也在補習班教民法。在沈伯洋創立黑熊學院後,她擔任黑熊學院公司法人(黑熊社會企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17][25]兩人透過勵馨基金會收養了一名暱稱「麻糬」的女孩。[6]

沈伯洋喜歡穿著短褲[26]

他也是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理事長[27]

觀點

假訊息與資訊戰

沈伯洋認為假訊息的威力很強大且在不同領域都會存在,在長期洗腦之下最可怕的是讓你自己得出結論,而不是人家告訴你結論。[7]他曾經多次指,中國共產黨及香港親建制派都不時在發佈假消息,甚至是進行資訊戰[28]他也指出,中國共產黨發起的資訊戰共有5條線路,分別為國安部統戰部國台辦解放軍以及共青團[8] 而要對付假訊息,他認為教育應該更強調獨立思考、挑戰權威,另外個人亦可以多看長文練習專注力,專注力變長可以抵制假訊息,可以進行長遠、脈絡化的思考。[7]多接觸大量、不同資訊,尤其不同語種資訊,也有幫助。[29]

作品

專書
  • 洪浩唐、沈伯洋等:《戰狼來了:關西機場事件的假新聞、資訊戰》(台北:新自然主義,2021)
  • 王立、沈伯洋(協助撰寫第三部):《阿共打來怎麼辦:你以為知道但實際一無所知的台海軍事常識》(台北:大塊文化,2021)
  • 撲馬, 傑米 :《撲馬老師開講-刑法總則-破》(志光教育保成數位出版,2022)
  • 撲馬, 傑米 :《撲馬老師開講-刑法分則-Q》(志光教育保成數位出版,2022)
學位論文

參考資料

  1. Doublethink Lab 台灣民主實驗室. . Doublethink Lab. 2023-11-16 [2024-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9).
  2. 李明宗 (编). . 台北[市]. 中央通訊社. 2023-11-28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3) (中文(臺灣)).
  3. 新北市選舉委員會. (PDF).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4-01-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06).
  4. 簡竹書. . 鏡週刊. 2019-04-30 [2022-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4) (中文(臺灣)).
  5. 張若瑤. . 中央通訊社. 2021-10-01 [202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5) (中文(臺灣)).
  6. 余玫鈴. . 未來Family未來親子學習平台. 2023-11-10 [202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9) (中文(臺灣)).
  7. 沈伯洋; 賓靜蓀. . opinion.cw.com.tw. [202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31).
  8. . businesstoday.com.tw. [202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6).
  9. 陳柏惟. . [2024-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4).
  10. 國立臺北大學. . 北大人物網. [2024-03-31] (中文(臺灣)).
  11. . 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 [202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9).
  12. 吳聲宗. . ntpu.edu.tw. [2023-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0).
  13. 陳昱婷. . 台北[市]. 中央通訊社. 2023-11-15 [202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4) (中文(臺灣)).
  14. 林惠華. . 國立臺北大學. 2023-10-20 [202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9) (中文(臺灣)).
  15. 陳鈺馥.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2-09-01 [2022-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4).
  16. 林浥樺; 歐祥義. . 自由時報. 2023-11-09 [202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9) (中文(臺灣)).
  17. . 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服務. 經濟部. [202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1) (中文(繁體)).
  18.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法人登記公告. 司法院. 2023-09-04 [202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9) (中文(臺灣)).
  19. . [202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4).
  20. 王寓中. . 聯合報. 2018-10-15 [2022-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6).
  21. 林縉明. . 中國時報. 2020-08-28 [2022-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6).
  22. 李欣芳. . 自由時報. 2020-08-28 [2022-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8).
  23. 楊子瑩; 洪詩宸; 黃瑀喬. . 公視新聞網. 2023-11-15 [202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1) (中文(臺灣)).
  24. 歐祥義. . 自由時報 (台北[市]). 2023-11-15 [202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9).
  25. . 民視新聞網. 2023-09-30 [202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4) (中文(繁體)).
  26. 簡竹書.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108年度補助辦理媒體識讀活動教材.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202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7) (中文(臺灣)).
  27. . [202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4).
  28. . 2020-05-29 [202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7).
  29. 簡欣儀; 王信璁; 張敏萱; 林碩槿. . 《瘋北大》 (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學生會). 2023-04, (127期): 10-14.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