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本大作
河本大作(1883年1月24日—1955年8月25日),兵库县人,昭和时代日本陆军大佐,关东军参谋。刺杀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主谋。
河本 大作 | |
---|---|
![]() 佩带勳章正装的河本大作 | |
出生 | ![]() | 1883年1月24日
逝世 | 1955年8月25日![]() | (72岁)
效命 | ![]() ![]() |
军衔 | 陸軍大佐 |
统率 | 关东军高级参谋 |
其他工作 | 满州铁道理事、满州炭坑理事長 山西産業株式会社社長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
假名 | |
平文式罗马字 |
生平
1883年(明治16年)1月24日出生于兵库县佐用郡新月村(现今的佐用町)。
高等小学校毕业以后,进入大阪陆军地方幼年学校、陆军中央幼年学校。1903年11月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15期步兵科,毕业成绩排名第97号,同期知名者有:梅津美治郎、多田駿、谷壽夫、中島今朝吾。1904年参加日俄战争,负重伤,同为陆士15期步兵科的乃木保典(乃木希典次子)在日俄战争中战死。1914年毕业于陆军大学校26期,毕业成绩排名第24号。
1915年被派往中国汉口的华中派遣军司令部。1918年6月晋升为少佐,7月出兵西伯利亚干涉任西伯利亚派遣军第12師團参谋。曾在参谋本部任职。
1920年代,河本大作与永田铁山(陆士16期)、小畑敏四郎(陆士16期)、冈村宁次(陆士16期)、东条英机(陆士17期)以及土肥原贤二(陆士16期)、板垣征四郎(陆士16期)、矶谷廉介(陆士16期)等佐级军官共十九人结成了一个小团体“二叶会”,主要宗旨是「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体制」以及讨论向大陆发展,所谓的“滿洲”问题。
刺杀张作霖

1926年4月河本大作调任关东军司令部高级参谋,8月晋升大佐。由于不满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拒絕日本提出谋求中国东北地区“特殊”权益的要求,河本大作认为张作霖是日本所谓“满蒙生命线”的障碍,当时日本国内流传着“满蒙生命线论”。1928年6月4日凌晨关东军在奉天郊外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叉点的桥洞埋下炸药,炸毁从北京返回奉天的张作霖的专列,张作霖重伤不治身死。事后调查,作为具体幕后主谋的河本大作,并没受到军法审判,仅受到停职并于1929年4月转入预备役的处分。
事件之后
河本大作退出现役后继续在满洲活动,1932年担任“南滿洲鐵道”理事,1934年担任“满洲煤矿”理事长,是石原莞尔策划“满洲事变”阴谋时的主要资金来源,根据花谷正于1955年的回忆文章《满洲事变是这样计划的》中谈到“因为有河本前辈,用钱根本就不要考虑”。
傳記
- 平野零児. . 自由国民社. 1959年. ASIN B000JASZRG (日语).
- 相良俊輔. . 光人社. 1985年. ISBN 4-7698-0038-X (日语).
參考文獻
- 河本大作. . 陳鵬仁譯.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6年 [2018-04-15]. ISBN 9787805289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3).
- 河本大作. . 陳鵬仁譯. 水牛出版社. 1988-11-10 [2018-04-15]. OCLC 8137774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