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战争

法国大革命战争法語:)指的是1792年到1802年间新建立的法兰西共和国反法同盟之间的一系列戰爭。法國大革命战争在军事史上有重大意义,是历史上的第一场“现代战争”。在民族主义激励下的法国公民组成的軍隊打败了歐洲各国的职业军人,显示了民族主義和徵兵制相结合的巨大威力。法國軍队开创了以普遍征兵制,就地补给制和多兵种合成编制为核心的现代军事体制,成为现代军事体制的先导。新兴的民族主义和军事制度,随着拿破仑战争传遍了欧洲,彻底改变了人类战争的形态,使得席卷全民的残酷的世界大战成为可能。

法国大革命战争

瓦尔密战役(1792年9月20日)
日期1792年4月20日–1802年3月25日
(9年11月5日)
地点
结果
第一次反法同盟
法国胜利;巴塞尔和约坎波福尔米奥条约
第二次反法同盟
法国胜利;吕内维尔条约亚眠和约
领土变更
参战方

 神聖羅馬帝國[註 1]

 大不列顛  联合王国
(1793–1802)[註 3]
西班牙 西班牙帝國 (1793–95)
法国保皇党

  • 法蘭西王國 法国反革命力量

科西嘉 科西嘉叛軍
 荷蘭共和國 (1793–95)
 皮埃蒙特-撒丁
 舊瑞士邦聯 (1798)
 那不勒斯
馬爾他騎士團 圣约翰骑士团 (1798)
马耳他 (1798–1800)
 奥斯曼帝国
葡萄牙 葡萄牙帝國
 沙俄 (1799)
其他意大利国家[註 4]


南尼德蘭農民軍
(農民戰爭)


海地革命
法國 圣多明戈起义者(1791–1794)


准战争
美国
(1798–1800)

法兰西王国(至1792)[註 5]
法國 法兰西共和国(至1792)

指挥官与领导者

哈布斯堡君主國 弗朗茨二世
哈布斯堡君主國 卡尔大公
哈布斯堡君主國 拜勒·拉图
哈布斯堡君主國 克莱费伯爵
哈布斯堡君主國 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的约西亚斯亲王
哈布斯堡君主國 约瑟夫·阿尔文齐
哈布斯堡君主國 达格伯特·冯·维尔姆泽
哈布斯堡君主國 米歇尔·冯·梅拉斯
哈布斯堡君主國 保罗·克雷
普魯士王國 腓特烈·威廉二世
普魯士王國 不伦瑞克公爵
普魯士王國 霍恩洛厄亲王
大不列顛王國 威廉·皮特
大不列顛王國 亨利·阿丁顿
大不列顛王國 查尔斯·奥哈拉 投降
大不列顛王國 约克公爵
大不列顛王國 霍雷肖·纳尔逊
大不列顛王國 拉尔夫·阿伯克隆比
大不列顛王國 萨缪尔·胡德
俄罗斯帝国 保罗一世
俄罗斯帝国 亚历山大·苏沃洛夫
法蘭西王國 孔代亲王
西班牙 卡洛斯四世(1793–1795)
葡萄牙 玛丽亚一世
薩丁尼亞王國 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三世
那不勒斯王國 费迪南多四世
奥斯曼帝国 塞利姆三世
奥斯曼帝国 杰扎尔帕夏
荷蘭共和國 劳伦斯·彼得·范·德·斯皮格尔(1793–1795)
穆拉德贝伊
詹姆斯·华莱士
馬爾他騎士團 斐迪南·冯·赫姆佩施·波尔海姆 投降


海地 杜桑·卢维杜尔


美國 约翰·亚当斯

路易十六  處決
雅克·皮埃尔·布里索(1792–1793)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1793–1794)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保罗·巴拉斯(1795–1799)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拿破仑·波拿巴(自1799)
夏尔·弗朗索瓦·杜穆利埃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弗朗索瓦·克里斯多夫·凯勒曼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弗朗索瓦·埃蒂安·凯勒曼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夏尔·皮什格鲁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让-巴普蒂斯·儒尔当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屈斯汀伯爵 處決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拉扎尔·奥什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安德烈·马塞纳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让·维克多·马里·莫罗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路易·德赛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雅克·弗朗索瓦·杜戈梅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皮埃尔·奥热罗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让-巴普蒂斯特·克莱贝尔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雅克·麦克唐纳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托马-亚历山大·仲马
沃尔夫·托恩 

扬·亨利克·东布罗夫斯基

历史概述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的出逃失败被捕,加剧了法国人民对外国干涉的担心,也激化了欧洲君主对共和国的敌视。1792年4月20日,法国对奥地利宣战;8月,奥地利与普鲁士联军进逼巴黎,要求恢复路易十六的自由与统治。共和国的生存一度面临危机。但9月20日,临时组织的法军凭借“保卫共和国”的高昂热情,在瓦尔密战役中出人意料的击败了训练有素的普鲁士军队,扭转了不利的战局。

1793年1月21日,法国国民公会以叛国罪为由,处死了路易十六。这一行动激怒了欧洲几乎所有的君主。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那不勒斯王国,以及德意志意大利诸邦都加入了反法同盟,共和国再度面临危机。卡诺将军对法國軍制進行重大改革,实行全国普遍徵兵制,成年法国人都加入了军队。军事改革还包括:就地解决补给,多兵种混合编成。战术上的改进包括:使用步兵纵队代替步兵横队,以利于快速机动;大量使用散兵;大规模集中使用炮兵。经过改革的法国军队成了一支足以和欧洲各国职业军队抗衡的大军。法国和反法同盟在各条战线上展开了多年的拉锯战。1797年1月14日,拿破仑·波拿巴指挥法军在里沃利战役赢得了对奥军的决定性胜利,奥地利被迫和谈。法国赢得了对第一次反法同盟的胜利。

1799年,英国,俄罗斯,奥地利,那不勒斯,葡萄牙,和部分德意志邦国再次结成反法同盟。反法同盟在战场上取得了节节胜利,但1800年俄国退出同盟给了法国以喘息之机。远在非洲指挥埃及远征军的拿破仑秘密返回法国,重组政府和军队。1800年6月14日,法军在拿破仑指挥下取得了马伦哥之役的胜利,瓦解了第二次反法同盟

1802年3月27日,亚眠和约签订,英国和法国也结束了战争状态。法国大革命战争结束,欧洲获得了短暂的和平,但很快就卷入了规模更大的拿破仑战争

参见

注释

脚注

    1. 奥属尼德兰米兰公国属奥地利直辖。其他一些意大利国家(包括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托斯卡纳大公国)与哈布斯堡王朝关系密切。
    2. 1795年巴塞尔和约后中立。
    3. 1801年1月1日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4. 几乎所有意大利国家(包括中立的教宗国威尼斯共和国)都在1796年拿破仑入侵后被征服,成为其附庸国。
    5. 1792年4月20日国王路易十六在国民会议上向奥地利宣战,是时王国仍在名义上存在。8月10日杜伊勒里宫暴动后君主政权已近覆灭,1792年9月21日君主制被正式废除。
    6. 1798年爱尔兰叛乱开始反抗英国统治。
    7. 1795年波兰被瓜分后来到法国。
    8. 第二圣伊尔德丰索条约签订后作为法国盟友重新加入战事。

    参考来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