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運動
法蘭西運動(法語:)是以1894年的德雷福斯事件为契机而組成的法国君主主義的右翼組織,名稱來自1899年创刊的同名机关报。
法蘭西運動 Action française | |
---|---|
簡稱 | AF |
总书记 | François Bel-Ker |
发言人 | Antoine Berth |
创办人 | Maurice Pujo, Henri Vaugeois 及夏爾·莫拉斯 |
成立 | 1899年6月20日 |
前身 | 法蘭西祖國聯盟 |
总部 | 法國巴黎小香榭麗舍大街10號 |
党报 | L'action française La Restauration Nationale |
青年组织 | Camelots du Roi |
学生组织 | National Federation of Students of the French Action (FNEAF) |
Women's wing | Ladies of the French Action (DAF) |
Social circle | Cercle Proudhon (1911–1944) |
党员 (2018) | 3,000[1] |
意識形態 | 奧爾良主義[2][3] 法蘭西民族主義 民族保守主義[4] |
政治立場 | 極右翼 |
国际组织 | 國際君主主義會議 |
口號 | "All that is national is ours" |
官方色彩 | Blue, yellow |
官方网站 | |
www | |
法國政治 政党 · 选举 |
夏尔·莫拉斯等在德雷福斯事件中反德雷福斯的知识分子為主要成員。在莫拉斯的影響下,法蘭西運動主張君主主義、否定法国大革命、反民主、整合主义、支持恢復天主教的國教地位。
在創立後不久,法蘭西運動便試圖透過其機關報及組織各種團體來影響公眾與論。战间期期間,法蘭西運動頗負盛名與影響力,直到法西斯主义崛起及與天主教會的決裂導致法蘭西運動的衰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法蘭西運動支持維琪政權與貝當。戰後,法蘭西運動的機關報遭禁,領導人莫拉斯也被捕入監。儘管因為政治局勢改變,但法蘭西運動仍持續存在,只是影響力不再如全盛期強大。
意识形态
法蘭西運動的意識型態受到夏尔·莫拉斯的主導,以廢除共和、王政復辟為目標。組織追求地方分权的聯邦君主制,希望內恢復法國大革命實施行省制所廢除的地方制度。雖然莫拉斯是名不可知論者,但在《1905年法國政教分離法案》後,運動還支持恢復天主教的國教地位。
然而,与其说法蘭西運動是为了恢复王政,不如说是为了攻擊第三共和国,提出了相反的君主制度。直到1937年,与奥尔良王朝发生衝突後,王政復辟就不再是法蘭西運動主要的訴求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受到意大利法西斯影響,法蘭西運動也開始轉向法西斯主义。在民族主義方面,法蘭西運動延續了从普法战争开始的反德情緒;宗教方面,反犹太人、反新教徒和反共济会,支持恢复作为国教的天主教地位。但因过激的言行,在1927年遭到破門;對於左翼方面,反對社会主义,在1917年十月革命後,更反對共产主义。
历史
创立 1898-1914
在德雷福斯事件中,對反德雷福斯派的法蘭西祖国同盟 方針改變不滿,哲学教授Henri Vaugeois,和记者Maurice Pujo決定創立反猶的法蘭西運動。1899年,兩人創立機關報《法蘭西運動》。1900年,夏尔·莫拉斯參與組織。
1905年,以Lucien Moreau組織學生團體為開端[7],作為政治團體的「法蘭西運動」開始發展。1908年,原本是雙周刊的《法蘭西運動》改為日刊[8],Georges Valois成為主筆。同年,外圍的青年團體「王党員」(Camelots du Roi)成立,先是負責在街上推銷《法蘭西運動》日報,後轉型成為對付「法蘭西運動」對手的準軍事組織。1914年之前,法蘭西運動已成為法國最具組織性、最危險的民族主義組織。[9]
第一次世界战争與戰间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 之際,基於民族主義與反德立場,法蘭西運動選擇與政府合作,支持克里蒙梭,以對德復仇的主張鼓舞國民。對於胜利之后的合約内容,主張將德國分割成統一前的諸小邦;瓦解奧匈帝國、土耳其。戰後簽訂的《凡爾賽條約》雖解體德奧土三帝國,但未與法蘭西運動的願望一致。
1919年,法蘭西運動參與選舉,但師出不利。[10]儘管如此,右翼人士的聲勢引起左派人事的憂慮,促成了1924年的左翼聯合政府。
教宗的譴責與跟奧爾良黨的決裂
1926年,因法蘭西運動激進的言論,教宗庇護十一世公開譴責法蘭西運動是异端邪说 。1928年前後,莫拉斯的作品被列為禁書 。[11]直到1939年,因西班牙内战,天主教會基於共同反共的立場,教宗庇護十二世結束譴責。
1934年,法蘭西運動參與了2月6日危機。
自1934起,奥尔良王朝的王位主張人吉斯公爵 和巴黎伯爵亨利 發起了自己的王政復辟运动。此舉加深奧爾良王室與法蘭西運動間的嫌隙。1937年,莫拉斯在《法蘭西運動》發表支持國民主權的言論,與奧爾良王室決裂。法蘭西運動繼續反共反德的立場,主張與進軍羅馬後取得政權的墨索里尼結盟,與法西斯越走越近。
外部聯結
- 法蘭西運動的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法文)
參考資料
- Action française 2000 ne paraîtra plu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Stéphane Piolenc. . L'Action française 2000. 21 April – 4 May 2011: 13.
- René Rémond. . Aubier. 1954 [2021-02-24]. ISBN 97827007053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 Mayeur, Jean-Mari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98.
- Jacques Prévotat. .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2 November 2004: 78.
- Eugen Weber. . Fayard. 1985: 47.
- Joly, Laurent (July 2006), "Les débuts de l'Action française (1899–1914) ou l'élaboration d'un nationalisme antisémite", Revue Historique (in French),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308 (3 (639)): 701, JSTOR 40957800
- Rémond, René (2006). "Action française". In Lawrence D. Kritzman.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 8. ISBN 978-0-231-10790-7.
- Judaken, Jonathan (2005). "Action française". In Richard S. Levy. Antisemitism: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of prejudice and persecution.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BC-CLIO. p. 1. ISBN 978-1-85109-439-4.
- Leymarie, Michel; Prévotat, Jacques (2008-02-10), L' Action française: culture, société, politique , Presses Univ. Septentrion, p. 139, ISBN 978-2-7574-0043-2, retrieved 2017-07-28
- "Holy See Bans French Paper". Salt Lake Tribune. January 10, 1927. p. 1.
- Cercle Jacques Decour (Chronology) Archived 2008-01-11 at the Wayback Machine. (in Fre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