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麗路餐廳
波麗路餐廳是位在台灣台北市大同區的西餐廳,成立於日治時期1934年(昭和9年),其本店建築在2006年(民國95年)被指定為臺北市歷史建築。
波麗路餐廳 | |
---|---|
民生西路314號波麗路餐廳本店 | |
位置 | 臺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314號 |
建成时间 | 1934年 |
网站 | www.bolero1934.com |
類型 | 登錄等級:臺北市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商店 |
评定时间 | 2018年9月6日 |
詳細登錄資料 |
歷史
波麗路餐廳為台灣現今僅存最具歷史的西餐廳,成立於1934年(昭和9年),名稱源自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的一首圓舞曲『BOLERO』(1928年完成),漢譯「波麗路」,臺語發音bo-lé-loh。波麗路餐廳創辦人廖水來,曾在日本人所開設的維特西餐廳學習。1934年,廖水來受友人鼓勵創立波麗路餐廳本店,位於民生西路314號,以「鄉村咖哩飯」和「精緻西式套餐」聞名。1976年,波麗路餐廳第二代兄弟分家,另於民生西路308號開設新店。
2006年(民國95年)5月17日,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府文化二字第09530253600號公告」,登錄民生西路314號波麗路餐廳本店為臺北市歷史建築。
特色
波麗路餐廳是台灣第一家西餐廳,許多出生在大稻埕的有錢人三不五時就跑到波麗路,一些台灣前輩藝術家也經常推薦波麗路。
創辦人廖水來以對藝術、音樂的喜愛,一生長期資助台灣年輕本土畫家,因此餐廳即以法國名作曲家拉威爾一首圓舞曲『BOLERO』作為店名,同時以擁有台灣第一流的音樂設備、播放進口古典音樂作為廣告,在物質貧乏的年代,吸引無數文人雅士、政商名流前往,而來波麗路『聽音樂、論時事』頓時成為當時台北人流行時尚指標之一。
至今還在營業的波麗路餐廳,是台灣新文化運動狂飆時期文學少年聚會的地方,他們在此述說豪情、伸展壯志。二次大戰後初期,主打茶點、音樂,吸引到不少的文人雅士前來一面用餐、一面輕談,同時聆聽優雅動人的音樂,不少創作靈感也油然而生。
波麗路餐廳的餐具非常有特色。台灣早期有許多老餐廳都將店名燒在瓷盤上;波麗露對於餐具則更加講究且更為大手筆,創業時就使用獨家訂製的不鏽鋼餐具與牛排餐盤。除了餐具以外,桌上的調味料也是特別的。
參考資料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波麗路餐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30年代西餐廳 波麗路復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大紀元.2012-01-25
外部連結
- 波麗路西餐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波麗路西餐的Facebook專頁